#為兩個孩子的懂事大大感恩
12/29 #Day29
如果問我,#父母在親子教養上最難的功課是什麼?
我可能會回答,「要如何做到不讓孩子覺得父母偏心,認為父母總是公平。」這一點最挑戰!
還好,我們家哥哥妹妹很少會斤斤計較爸媽如何對待他們,或抱怨有差別待遇,相反地,他們兄妹倒是蠻常會為對方著想,比如哥哥前兩天逛街,就順便幫妹妹挑了一件衣服送她;而妹妹更時常在我們買東西給她時,也希望我們幫不在場的哥哥挑一樣。雖然他們平常免不了還是會鬥個嘴,但兄妹倆從小到大的好感情,讓身為爸媽的我們,覺得真是福氣!
這真的要特別謝謝Kelly 何太!因為平時孩子教養的大小事,幾乎都是她在處理,難怪,有人說,#一個好媽媽可以影響並幫助孩子一輩子。👍🏼👍🏼👍🏼
#12月每天感恩一件事
#用感恩的心迎接2021
#每天都有可感恩的事
#大事小事都值得感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一個好媽媽可以影響並幫助孩子一輩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迷思,那就是「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命運』的存在?」聽到這樣的破題,會讓你想到什麼?
是不是像是「為什麼我老是遇到爛情人?」或者是「為什麼我總是懷才不遇?」,再不然就是「錢為什麼都留不住?」。
甚至於是「為什麼我一直跟爸媽吵架,難道命中注定相剋嗎?」這些是不是都比較偏向「宿命論」,而且這有可能都是你的疑問。
相信我問到這裡,你可能會有很多往事、歷歷在目,想要跟我分享。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很務實導向的心理學家。
因此喔,我能給你最誠懇的建議,就是請你把心力收回來,不要浪費在那些「過去」,否則啊你永遠會「過不去」。
我很喜歡的一個心理學家榮格,他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喔:「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缺乏自覺的認識的時候,它就會轉化成為命運。」
榮格所說的「缺乏自覺的認知」,其實就是我們東方人,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就是那些「積習難改」的事。
那什麼叫做「積習難改」的事呢?我來舉一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
這就像是一個放學準備要回家的孩子,因為同學的邀請,請他到同學家玩,結果玩到忘記時間了,匆匆忙忙的趕回家。
一打開門,看到媽媽生氣的臉,就會覺得自己很愧疚;才想要道歉,但是他還沒有開口,媽媽就已經開罵了,完全不聽他解釋。
他感覺到很刺耳、而且不被理解,所以呢,就生起了不耐煩的情緒,用力的把房間的門關上,並且藉著載上耳機打電動,來平復自己被媽媽責備的氣憤心情。
而媽媽呢,也因為被甩門,她更生氣,就更罵孩子罵得更用力;而孩子繼續把音樂開得更大聲,更不理會媽媽的怒罵。
這樣子是不是讓媽媽覺得,孩子更自我中心,完全聽不進去別人的關心,而且呢,孩子被誤會得就會更深、更不想解釋、更不想回家;下課就更容易的跑去同學家。
於是你聽到這裡,大聲斥責和我行我素,是不是就成了他們親子之間,完全沒有辦法擺脫的命運了,它根本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聽到這喔,你是不是也很熟悉這樣的母子互動的一個相處模式呢?沒有錯!這樣的熟悉感,其實就是大多數人很少覺察到的「習慣」。
然而如果我們回到最原初的動機,不管是媽媽的出發點,還是孩子的出發點;其實他們都不想要這樣的結果啊!
其實啊,最近的神經心理學家的研究,都己經證實;我們的大腦裡面有很多神經元,彼此之間的激發或者是抑制,透過很多重複的行為,就會讓神經區域之間的連結,發展成固定的神經迴路。
白話文就是「習慣的養成」。
那更簡單的說呢,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所謂「命運」的存在。你現在覺得的很多像「輪迴」一樣的重複,說穿了就只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它,而一再的放任它重複不斷的「神經迴路」,如此而已。
就拿剛剛的例子來說,覺得被誤解的孩子,和生氣罵人的母親之間,只要有一個人,先有意識的打破罵人和冷戰的行為,去改變這兩個人之間,對於「放學出去玩」這件事的反應,而建立新的互動習慣,所有的「輪迴」它其實就可以打破,親子關係就會變得有解。
所以,如果你想要打破生命裡面的輪迴,建立新的習慣,你就一定要先幫自己大腦,輸入三個觀念。
第一個觀念是,叫做「正確歸因自己的行為。」
先搞清楚哪些是環境,或者是先天的因素,而哪些是自己可以改變、可以控制的?
這樣子你就能夠更客觀的,看待事情的因果關係,而不是一昧的去迷信「命運」這種絕對值信念。
也就是說喔,面對孩子溜出去玩的母親,可以先認清「玩」這件事,它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根本不可能壓抑,和完全消除「孩子想要出去玩」。
母親得花一點時間好好的覺察,真正引起她憤怒的事情,是孩子太愛玩?還是孩子沒有先告訴媽媽,要出去玩呢?
因為孩子沒有先告知這件事情,讓身為母親的自己,感覺到擔心跟害怕?所以一個媽媽,她憤怒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如果是後者,那其實只要好好告訴孩子:「我生氣的原因,是因為關心你,只要你能夠事先徵求我的同意,並且準時回家,這樣子我就不會罵人。」
如果能這樣子說清楚,孩子是不是就比較容易懂得母親的在乎,用媽媽可以接受的方法,去滿足自己的需要,自然也不會讓媽媽老是在罵人;而身為孩子的自己,也就不必甩門、冷戰,自然能夠化解母子之間的衝突。
但是如果是前者呢,媽媽這時候就可以繼續去思考,「愛玩」那會發生什麼事?你對孩子有什麼期待?
而這個期待,真的跟孩子本來的樣子有呼應嗎?還是只是我們個人的投射,硬是要把孩子變成另一個樣子,或者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在我們面對「習慣」的時候,你一定要先搞清楚,哪些是可以調整的,而哪些是很根本的需求?我們只能接受,你壓抑它是沒有用的。
就像是一個左撇子的孩子,你硬要他用右手拿筷子、用右手寫字,他就會變得很奇怪。
但如果你跟他說,為了不要跟旁邊的人打架,吃飯的時候去磕磕碰碰,那在吃飯的時候,如果可以選擇,自己的左邊盡量不要坐人,是不是也是個解決方案啊?
就像如果我們唸書不行,仍然可以找到自己優勢,好好的發揮,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我知道像這樣子理智的「自我歸因」,好好的去釐清,自己在意的是什麼;如果沒有經過刻意的練習,其實並不容易做到。
但是就像「麥克.阿瑟」的祈禱文裡面說的:「神阿,請賜給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請賜給我勇氣,讓我去改變那些能改變的,並且賜予我智慧,去區分這兩個的不同。」
唯有你努力的去嘗試,才能夠一次一次的,去靠近寧靜跟勇氣,還有智慧,進而才能夠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命運。
再來,第二個能協助你,建立新觀念的習慣,就是「具體的經驗,會大過抽象的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喔「做到」會比「知道」來得更為有效。
美國的教育學家,他也是一個哲學家,叫「杜威」;他所倡導的「生活就是教育」、「做中學」這些教學理念。它不只是受到全球教育界的肯定,更受到神經心理學領域的推祟。
因此呢,現今的心理治療,不僅限於在治療室裡面坐下來聊一聊,教育也不只是在教室裡上課,有很多的科學證據都顯示,多層面的實做技術的擴充,更有助於學習。
就像是剛剛那個媽媽,如果對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好好的說話,他也可以請朋友幫忙;請朋友扮演他的兒子,練習怎麼樣好好說話,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和用詞。不要小看這個模擬喔,我們的大腦,對於曾經說過的話,下一次要再說出來,就容易多了。
透過這些實做的方法,讓人重複並累積正向的經驗,這樣子就會直接產生「做到」的效果。
這是因為喔「知道」只是觀念的累積,而「做到」卻是讓我們的身體,擁有身體的記憶。深刻的程度,一定會大於「知道」這件事情,而且只要做到過一次,就更容易的讓人保持這樣的新習慣。
最後呢,第三個觀念,是「內在語言會影響心情感受」。
更直接的說,就是你怎麼詮釋這個世界,你就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打個比方喔,就是兩個人如果同時都踩到大便,但A呢,會覺得太幸運了,所以趕快跑去買彩券,而他就會有快樂的感覺。
但是另外一個B呢,他會覺得唉呀!觸霉頭、真得很倒霉,老是擔心因為踩到了一次大便,而後面會有壞事情發生,於是呢一整天悶悶不樂。
像這樣子遇到同樣的事情,但是卻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它的重點就在於「你怎麼看待你正在經歷的?」改變看待的方式,就能夠左右自己的情緒,並且決定我們接下來的行動。
就像剛剛的媽媽,她如果詮釋兒子的愛玩是「調皮」啊、「不好學」啊、「偷懶」啊;那麼她自然就會擔心孩子的未來,覺得兒子會跟不上人家,一輩子「撿角」。
可是如果她的詮釋是「喔~我的兒子很有活力」、「充滿創意」、而且「很會交朋友」,他根本是個「孩子王」、「很有領導能力」。
她就會看到孩子的競爭力,而知道這些特質,在現在的社群時代,是很吃得開的;而因此更加肯定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的孩子。親子關係在這裡,就會自然而然的變好,變正向的轉圜。
而更有趣的就是,許多內在的語言的這些實驗裡面,它的結論都告訴我們,唯有好的情緒,才能夠引發好事不斷的發生。
所以我邀請你想一想,假如你一直不意識自己的內在語言,是怎麼樣跟自己對話的,那麼你真的認為有一個叫「命運」的東西在折磨你;或者是,你根本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呢?
說到這裡喔,我們總結一下,我想強調的其實就是「積習可改,命運可變」。
只要你能夠開始懂得「正確歸因自己的行為」、「做到會比知道更有效」還有「我們內在語言會影響心情感受」這三個重要的觀念。
你就能夠打破舊的習慣,還有舊的反應連結,並且有意識的擁有好心情,幫自己建立新的習慣。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就如同在內容當中舉到的例子,媽媽跟孩子。
我想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情境,可能是我們需要跟他達成共識、我們需要好好跟他相處,但是可能有一些基本的立場、有一些衝撞、有一些辛苦的對話。
當我們面對到這樣的情境的時候,怎麼樣能夠真正的看懂、聽懂,對方的言下之意,並且透過好的問句,引導出必要的共識。
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學習、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好好的把握,我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程,是我在2019年,最後一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希望你能夠一起進教室,我們一起前進。
如果你錯過這一次的機會,下一次的【高難度對話】課程,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
我常常會有一個感覺,我們都不想要對命運低頭,但是常常會有一種「半點不由人」的感受。然而要突破這樣的困境,就如同你花時間看這一段影片到了現在,其實你是願意學習的。
如果你已經有這個意願,何不給自己一個決定,再跨出那重要的一步。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
詳細的課程資訊跟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P7QETP7s/hqdefault.jpg)
一個好媽媽可以影響並幫助孩子一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用情緒牽引一個小四的孩子來 的推薦與評價
... 趴在桌上,顯然心情不太好。媽媽說明了原因,並安撫了孩子,我同理了孩子一句,「你看起來有點難過」,就繼續上課了。 ... 長期來說,更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榜樣。 ... <看更多>
一個好媽媽可以影響並幫助孩子一輩子 在 Re: [求助] 不曉得溝通哪裡出了問題-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不反擊?
有些人就是這樣,因為身邊都沒人反擊,所以習以為常的做自己的機車人,如果你問他,他
就會說怎樣怎樣一堆理由來說明自己一點都不機車,現在你隱忍,難道要忍一輩子,到老了
還讓他這樣懟你?就算他改不了,你有什麼理由被他言語欺壓?
以下示範
※ 引述《r03636018 (jenny)》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結婚三年
: 沒有婆媳或經濟問題
: 感情穩定不常吵架
: 只有偶爾聊天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
: 原本好好的在聊事情(無論是家事或聊天氣)
: 會莫名的擦槍走火氣氛很不愉快
: 所以想來請教版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感謝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件一
: 看電視世界新聞某國經濟狀況不好導致房價大漲
: 租屋價格大漲40%(數字忘了)
: 妻:「好可憐喔連租屋都漲成這樣生活一定很辛苦。」
: 夫:「你不知道他們都住國宅嗎很便宜,而且租遠一點就好了哪會辛苦。」
妻:你是沒同情心,還是只是要針對我?
: 妻:「如果是我們房租漲那麼多倍被迫搬家的確很辛苦啊,通勤很累,他們很可憐耶怎麼
: 沒有同理心。」
: 夫:「那不然你要捐錢給他們嗎?」
: 妻:「我單純看到新聞的有感而發說他們房租暴漲很可憐,為什麼要扯到捐錢?」
: 夫:「你覺得他們可憐就捐款啊我有說錯嗎?」
: 事件二
: 最近颱風的關係風切聲很大
: 妻:「有點擔心颱風已經走了風切聲還那麼大,冬天東北季風感覺也會很大聲。」
: 夫:「不會,颱風的風是四面八方吹過來才那麼吵,東北季風只有一個方向不會那麼大聲
: 。」
: 妻:「東北方正對主臥衛浴的窗戶,我就是擔心衛浴那個方向的聲音啊。」
: 夫:「不會,東北季風是有方向的。」
: 妻:「對啊我指的就是衛浴的方向啊。」
妻:你知道你在講什麼嗎?還是又要針對我?
: 夫:「好好好你說得對。」
: 事件三
: 妻:「昨天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心情不太好睡不著失眠了。」
: 夫:「我昨天也因為思考股票不知道要買哪支所以也失眠了。
妻:聽到你失眠,很開心,你這樣一直針對我,我就會想針對你,你以為我是沒脾氣的嗎?
: 妻:「為什麼我跟你說我心情不好,你不是應該要先問怎麼了嗎,而是直接忽略講你自己
: 的事。」
: 夫:「沒有啊因為你跟我說你失眠,我也跟你說我也失眠啊,難道只有你可以講你失眠我
: 不可以講我也失眠嗎?」
: 妻:「你可以主動跟我講啊,但因為是我先講的,先後順序不是應該你先關心我再換我關
: 心你嗎?」
: 事件四
: 夫:「以前這條商店街很多店家現在都倒光了。」
: 妻:「對啊,可能疫情期間成本太高了撐不住了。」
: 夫:「不是,是現在人力資源基本時薪一直調高,但來店客量又不足,店家會精算開店根
: 本賺不到錢,不如關起來不做了。」
妻:不是什麼!明明講一樣的事,偏偏又針對我!不這樣針對我你很難過嗎?
: 妻:「我們講的原因不是一樣嗎?」
: 夫:「沒有,不太一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類似的事件很多
: 每次聊到一半都會有一方不是很開心
: 就會草草結束話題
: 或是原本還想再講什麼都不想講了
: 我們並沒有吵架或冷戰
就是要吵架,或是擺明立場,有些人就是這樣,你以為總有一天他會變,他會明白,錯了,
有一天,你會變,變得委屈,變得容易生氣,你也會明白,明白以前的吞忍都是白費。而他
只是他,他還是他,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你有多不爽,但他知道自己過得很爽。
: 但總覺得夫妻這樣相處久了對感情不太好
: 雙方也曾經為了這個問題有溝通過
: 夫的角度:「覺得妳滿容易講到一半就會突然生氣,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話,所以只要看
: 到臉色不對就會趕快結束話題逃走。」
是不是跟我說的一樣,他永遠有理由保護傘,永遠可以對你做一樣的事,然後結論是你有錯
,你太兇??明明網友更高比例都認為是他的問題比較大。
: 妻的角度:「因為你有時候講話滿難聽的而不自覺,或是我覺得你總是跟我唱反調在否定
: 我的想法。」
: 雙方雖然有共識要改進但好像沒什麼進度
因為你給他軟墊子,他就爽爽過,你每次當下就反擊,不管他改不改,至少為自己出口氣,
別再覺得自己應該忍或自己不對。
: 可能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溝通建議呢
: 再次感謝大家
你不硬起來,就是到老都被他這樣對待,你如不想要就該堅定不被欺壓的立場。
看了下面幾則推文,大家都覺得以和為貴,但卻是我和他貴,夫妻感情不好,這樣下去就更
不好,夫妻感情好,幾次反擊對方就會修正,他會這樣對老闆抬槓嗎?會跟他爸媽頂嘴?就
算真有這麼白目,也讓他知道不能這樣對我。
有一個重點是,不是他不會講話,而是你允許他一直這樣跟你講話。
為了避免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或霸凌別人,我們都會教導不舒服要跟對方表明:我不喜歡你這
樣對我。
同時要教導孩子不能使用歧視欺侮排擠的語句跟眼神行為。
為什麼回到自己的家庭卻反而沒辦法處理這樣的問題,好好的提出來,你讓我感覺針對我,
請你下次想一下再說話,我不喜歡你一直針對我或是想展示你比較厲害。
這樣簡單的事不講,還要繞圈子,想講話技巧、反駁技巧、安撫技巧,日子簡單一點,不就
可以了嗎?明明是對方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幫他想理由藉口,還要想辦法改善?都是成年
人,自己的問題應該自己解決才是啊~
怎麼會只是跟他說清楚自己的感受,下一句是離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215.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91635974.A.8B6.html
嗎?
頂嘴,那就要脫離親子關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