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Delta疫情反撲全歐 歐盟出手搶購疫苗》
{內文}
如果八月的歐洲是一條曲線,那就是一條上升曲線。Delta病毒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在上升,感染新冠的年輕重症病患人數在上升,各國接種疫苗的人數在上升,但是走上街頭抗議健康通行證,與疫苗的人數也在上升。巴黎 柏林 倫敦 羅馬。
德國之聲新聞主播:Delta變種正在歐洲掀起一波新的疫情,在幾個月相對的平靜之後,新的確診病例正在增加。塞浦路斯新增的感染人數最多,上週平均每10萬人中有800人感染。其次是英國
,發病率是每10萬人中有500人感染,荷蘭正在經歷疫情的飆升,發病率為每10萬人接近400人感染,西班牙正在面臨他的第五波疫情。
但是八月初最引起關注的上升曲線,是疫苗不約而同漲價的曲線。根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1日的報導,輝瑞和莫德納已經提高了,向歐盟出售的疫苗價格。
新聞片段: 輝瑞疫苗從15.5歐元 漲為19.5歐元,莫德納則是從19歐元 漲為 21.5歐元。
輝瑞疫苗的價格漲幅為了25%,莫德納疫苗的漲幅超過十分之一。而這是在mRNA疫苗第三階段試驗,數據顯示出比AZ疫苗與嬌生疫苗,具有更高效率之後達成的訂購交易。今年5月份,歐盟一共訂購了21億劑疫苗,其中輝瑞疫苗多達18億劑,書面上預計在2023年之前交貨。
法國RFI 廣播電台主播:輝瑞疫苗每劑漲了4歐元,莫德納漲了2.5歐元,這是好幾千萬劑的疫苗,難道歐盟以及間接而言的歐洲人,沒有被這些製藥巨頭愚弄嗎?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我所能告訴您的是,歐盟還在與輝瑞和其他疫苗廠商,協商所要訂購的疫苗,並不是第一代的疫苗。我們要求依照變種病毒進行調整,這是明文寫在目前還在交涉的合約中,我們也要求主要的生產地,包括高達300種不同組件的生產線,必須要在歐洲領土境內。
被歐洲各國媒體追問的歐盟執委會,則以還在進行談判以及合約的機密性,迴避了所有評論。只有法國衛生部長接受媒體訪問時,確認了疫苗漲價。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之前人們說你們很笨,你們買的比以色列和英國便宜,他們付了高價所以最先得到疫苗,而現在人們又會說你們要求那麼多,買的那麼貴這很不合理等等。這需要理性對待,我們當然不能被愚弄,而應該要有更為嚴謹的合約,和可以回應變種病毒的疫苗。是的,疫苗的價格可能會比較貴,而且這不僅是對歐盟而言比較貴,而是對所有疫苗的購買者都比較貴。
Delta變種病毒,被認為是導致疫苗漲價的首要原因。即使7月初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已實現在7月底前,有足夠疫苗接種全歐70%的成年人口,相當於3.36億人。但是2020年因為聯合27國團購殺價,而造成落後於英美採購推遲的教訓,使得這次歐盟寧可接受漲價不敢怠慢。
在Delta變種疫情反撲的威脅下,英國和德國都已經確認將從9月份開始,向高危險人群提供第三劑的疫苗注射。
德國巴伐利亞邦衛生部長 Klaus Holetschek:我們現在有了足夠的疫苗,有兩個不同的疫苗都被核准,可以對這個年齡層(12+)施打,BNT輝瑞和莫德納,有鑑於此 我們對於下一步很有信心。
德國社民黨醫療政策發言人&科隆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Karl Lauterback:疫情的危險,是如此強烈地支持讓兒童免疫的說法,因為如果Delta變種病毒一旦進入教室,這將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
萬一讓Delta病毒疫苗進入教室,「會是一個絕對的悲劇」,不過這個悲劇也許不會發生。而另一個確定會發生的悲劇,是同樣面對肆虐的Delta變種病毒,但是在歐盟富有國家超前部署,重金加碼大量搶購第三劑,以及開始降低施打年齡層,擴大疫苗覆蓋率的背後,是將有更多買不到第一劑,遑論第二劑第三劑的國家。
2021/8/2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 Clément Beaune:歐盟不但要求疫苗要在歐洲境內生產,並且要有更精確的交貨時間表,若有交貨延誤將處以罰款。
輝瑞CEO Albert Bourla:好消息是我們對於第三劑加強針,非常非常有信心,它們可以增強免疫反應達到足夠水平,來抵抗Delta變種病毒,我們將在兩星期內八月中旬,將數據資料呈交給FDA。
如果第三劑加強針對抗Delta有效,是一個好消息,那也只限於對那些有辦法,買到第三劑的歐美國家。馮德萊恩表示「隨著病毒變種在歐洲傳播」,「簽訂的新合同是我們的額外保障」。在對於歐洲所有上升曲線中,持續上升的拒絕疫苗接種的抗議人數,他們對於個人自由華麗奢侈的捍衛,是那些沒有疫苗,只能被鎖在疫情升溫恐懼中的人們,所無法理解的荒謬。是那些有錢也買不到疫苗的國家,和那些沒有錢,也等不到COVAX平台支援的國家,除了病毒之外還必須要面對的,疫苗既患寡也患不均,赤裸裸的不平等。
https://youtu.be/inAMyEImaN0
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其實昨晚FOMC會議記錄,我認為沒有那麼鷹派的,搞不好年底才會縮減QE,而不是9月,但是市場就是先殺科技股和成長股,扣除大型的科技權值股,很多成長股其實跌得東倒西歪了。」
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美國進一步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並警告正出現物價持續上漲的風險,可能需要提前升息,這可能導致全球金融情勢急劇收緊,新興、開發中經濟體的資本大量流出,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說,美國正從疫情中加速復甦,預計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達到7%,這會透過增加貿易使許多國家間接受惠。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6%。然而,通貨膨脹持續上升情形比預期還要持久。
IMF表示,其他國家面臨大宗商品和食品價格上漲,目前正處於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儘管市場預期未來幾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受到抑制,但已開發國家通貨膨脹發展各不相同,英國、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貨膨脹將上升更快,而諸如日本等其他國家則保持低迷,雖然美國等一些主要已開發國家考慮進一步推出財政刺激政策將有利更普遍的成長,但也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若價格持續上漲可能使美國提前收緊貨幣政策,這恐對新興、開發中國家造成特別嚴重的打擊,擴大經濟復甦程度的差距。
Kristalina Georgieva再次呼籲G20國家採取緊急行動,應加快對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她還示警全球正出現「雙軌復甦」惡化的現象,美國、中國、歐元區等國家正在迅速反彈時,許多國家經濟復甦狀況正在落後,若接下來6個月迅速採取行動便能拯救超過50萬人的生命,IMF正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計劃推動500億美元資金以終結疫情,越快接種疫苗將能使全球經濟產出增加數兆美元。
IMF敦促各國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並密切關注通貨膨脹和金融穩定風險。美國銀行認為,未來2~4年內美國通貨膨脹率至少有2%到4%,而全球央行未來6個月內就將開始緊縮,只有一場大崩盤才能防止他們這麼做,推升通貨膨脹的主因是資產、商品和住宅的漲價。事實上,5 月美股財報季中,美國企業提及通貨膨脹次數是2020年3倍之多,美銀策略師當時就示警,「暫時性」的惡性通貨膨脹已在不遠處。德意志銀行日前也警告,聯準會對於高通貨膨脹現況無視,使全球經濟坐在「定時炸彈」上。儘管對於Fed所謂的「暫時性」,市場一直是持高度懷疑態度,但這還是被Fed作為決定貨幣政策的基礎,從目前的點陣信號看,Fed要到2023年才升息,而那時候,通貨膨脹率很可能已經來到了兩位數。
美銀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為,雖然美國過去10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3%,2010年代為2%,2020年為1%,但 2021年迄今,通貨膨脹的年化成長率為8%,在財政刺激、經濟成長、商品及住宅通貨膨脹實質上已經永久化的情況下,還是有這麼多人相信通貨膨脹只暫時性的,這實在是令人摸不著頭腦,雖然美股幾乎每天都在創下歷史新高,但是這超級派對現在正在走向散場,而導致其落幕的因素包括高價股票的通貨膨脹,轉向鷹派的央行,疲軟的經濟成長等。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6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Fed官員在會議中談到了縮減購債,部分官員暗示經濟復甦速度比預期來得更快,並且當中伴隨著通貨膨脹升溫過快,不過官員多數心態認為不應操之過急,並且任何政策轉變必須在市場做好充分準備下進行。多數官員同意,經濟尚未達到重大政策轉變所需的「實質進一步進展」標準,部份官員認為,縮減購債的標準比原先預期的還要更快達到,其他官員則表示應該在評估進展及宣布改變購債計劃上保持耐心。
Capital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表示,6月份會議紀要顯示「Fed不如我們所想像一般那麼鷹派」,特別是Fed對於短期內縮減購債的支持力道有限。在6月份的會議中,Fed維持利率接近於零及購債速度不變,不過暗示可能開始討論調整政策,官員也預測可能提早升息。自上次利率決策以來,多位Fed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是時候啟動如何縮減購債的進程。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Mary Daly表示,聯準會(Fed)或許會在年底前開始縮減購債,稍微收回對美國經濟的額外支持,但主張 Fed 不急於升息,美國經濟表現良好,考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縮減購債是合宜的,「當然時間表可能隨著時間推進而有變化,但我認為經濟的確開始靠自己運轉得愈來愈好,代表我們可以收回一點貨幣寬鬆,但當然不是全部收回。」
Fed內部正在辯論何時與如何展開縮減購債。目前Fed透過每月收購800億美元公債和400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MBS)支撐經濟,直到就業和通貨膨脹朝Fed目標有「顯著的實質進展」,Daly是今年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成員,有貨幣政策投票權,亞太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aphael Bostic預測Fed最快將在2022年底前升息,到了2023年Fed將會有兩次(升息)行動。Bostic還提到,經濟正朝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方向前進,預估2021年稍晚 (多月後) 放緩購債步伐。
Bostic:「若接下來數據與近期水平相當,我會感覺我們已經達到那個標準。鑒於可能性極大,我認為未來數月籌劃啟動減碼購債是完全適合的。」
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obert Kaplan表示,今年和明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超過2%,失業率降至4%以下,因此預測Fed 最快明年會升息,Kaplan不是今、明年FOMC票委,但到2023年將有投票權。他提到,經濟可能會比人們預期地更快達到Fed減碼購債的門檻,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呼籲Fed要盡早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計畫。
截至目前,聯準會已有三位官員表態明年升息,包括Raphael Bostic、Robert Kaplan,還有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Bullard為明年FOMC票委,他表示,在經濟成長快於預期,尤其是通貨膨脹速度,物價壓力正處於上世紀80年代初來的最顛峰,預測Fed將在2022年末首次升息,因為Fed在遏制通貨膨脹壓力,傾向更為強硬是很自然的。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3705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7899?exp=a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708/5ZXLVYBYJFAMDNOXAI5DFFQRCA/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0307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4743?exp=a
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聯準會提前升息可能是假訊號?
聯準會釋放出升息訊號 股市不跌反漲
聯準會在6月17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聯準會利率點陣圖(附註2)釋放出升息的訊號,如圖1所示,但這幾天資本市場表現詭譎多變,美股S&P 500指數先跌後漲,指數在6月24日創新高,不僅如此,Nasdaq走勢反覆震盪後,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此外,雙率表現也呈現不一,美元指數呈現大幅反彈,短期公債市場反應較大,2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反彈,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怪異不漲反跌。以學術的理論上來分析,目前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將近8.06兆美元,一旦聯準會釋放出升息的訊號,市場預期資金恐將會回收,則股市容易呈現震盪下挫、公債殖利率容易呈現反彈、美元指數容易呈現回升,但事實與理論呈現相反。
目前市場主要爭論的地方在於通膨的看法,有人預警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但另一方面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6月22日國會作証時重申,通膨會向聯準會長期目標水準2.0%回落。我們也認為物價將會暫時性攀高,主要因素除了基期影響之外,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混亂,部份商品價格也呈現暫時性攀高。對於聯準會利率點陣圖所釋放出升息訊號,以目前美國就業市場來分析,仍不足以討論升息議題。當前經濟情勢類似2012年,當時也物價呈現攀高,如圖2所示,同樣聯準會利率點陣圖,也釋放出2014年升息的訊號,但最後聯準會官員在2012年底時又預期2014年零利率政策不變。
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相對應政策
回想聯準會在6月17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主席包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沒有真正討論過在任何時點升息是否合適,因為目前討論升息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且對於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也沒有談到,所以,真正影響到聯準會決策的關鍵點在於,長期預期通膨是否穩固及就業市場是否回升到足以讓聯準會討論升息。我們經常會在聯準會公開的聲明稿中看到,「聯準會委員會尋求最大就業與長期物價穩定在2.0%附近」。以2020年美國經濟結構來看,實質國民生產毛額 (實質GDP)為18.42兆美元,民間消費占GDP比例約69.0%,私人投資占GDP比例約17.7%,出口(含服務)占GDP比例約12.0%等等,所以美國是以內需市場導向的國家,民間消費對GDP影響較大,就業市場越活絡緊俏,人們薪資上漲機率越高,物價上漲的機率越大,聯準會越有理由調升利率,如圖3所示。以下我們將回顧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政策與就業市場變化,並且推論未來聯準會政策可能的趨勢。
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不僅把利率降至零的水準,為了讓經濟不陷入通貨緊縮,持續挹注資金到銀行體系,還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從2009年開始實施QE1、QE2與QE3至2013年,期間還實施扭轉性操作(Operation Twist,簡稱OT)。有關聯準會實施貨幣政策時間表與相對應就業市場情況如表1所示。
2021美國經濟呈現復甦 但2023年升息機率不高
如今2021年6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中,主席包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沒有真正討論過在任何時點升息是否合適,因為目前討論升息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且對於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也沒有談到,聲明中維持貨幣政策的寬鬆立場,維持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不變,直到就業與通膨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substantial further progress)。所以回頭檢視目前就業表現,非農業就業人口距離金融風暴前的缺口約750萬人、且失業27週以上占總失業人口40.9%,若每個月非農業就業人口能夠平均增加50萬人,則13個月後約在2022Q2,非農業就業人口距離金融風暴前的缺口約98萬人,則類似2014年初聯準會開始縮減QE規模。
依上依分析,預期2022年第二季開始縮減QE規模,2023年第二季結束QE政策,之後為了不使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快速萎縮,且持續觀察經濟表現,會把到期本金再投資到相關資產,所以即使2023年第二季聯準會退出QE政策也不會馬上升息,升息的時間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有“一段期間的距離”,至少2023年升息的機率不高。
附註:
1. 有關最新聯準會決策會議可參考「美國聯準會最新決策,調高物價預期、2023年升息」一文。
2. 所謂聯準會利率點陣圖即為,聯準會官員們對於未來利率走向投票結果。
3. 有關聯準會縮減QE規模可參考「美國聯準會想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可能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一文。
4. 雖然這次聯準會釋放提前升息資訊,並沒有造成資產價格的變化,可參考「通膨攀升,聯準會為什麼不會「緊」張」與「經濟循環與股市之關連」一文。
之前所介紹的電動車相關題材以及生技ETF連續幾天呈現上漲,本次介紹是一檔主動式管理ETF,該基金將“顛覆性創新”定義為引入技術支持的新產品或服務。
更多的內容與ETF,培養你的全球經濟觀點與ETF養錢術$299,請點入以下網址閱讀:
https://pse.is/3hhkb3
一天不到10元,每周讓你了解全球重要經濟議題,運用ETF,增加你的財富。
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在 重要必看!聯準會能解決這次危機嗎?美國加息未能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60分鐘免費股票公益課報名連結(名額有限)https://www.chiefpapa.com/10X-class ▶︎ 公開給你【如何在股市長期安心超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