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直播_難以停止自責的媽媽,以及焦慮的孩子
.
▍千刀萬剮的自責
最近有個病人告訴我說她三歲的兒子可能患有「學習異常」。這個小朋友在幼稚園的故事時間顯得百無聊賴而靜不下來,同時對認識英文字母也意興闌珊。母親如潮水般湧出的感嘆是:「專家說小孩應該要在三到四歲之間認得二十六個字母!但我不能不上班,所以也許是我太少在家陪他了,也許是我不該讓他看週六早上的卡通。我知道我不應該,但我真的累了。我會念書給他聽,但他很少看到我讀閒書,所以也許是我的身教不夠。」
有些我的病人會很擔心孩子罹患嚴重的精神疾病或學習障礙,但實際上把他們很多人搞瘋掉的,幾乎都是放著不管,時間到了就會自動消失的正常過渡行為。我已經很習慣看到做母親的會反應過度,然後為了孩子的輕微發展遲緩或一點點躁動失控的行為就按下自責的開關。父親族群就鮮少有這種自我鞭笞的行為。
至於父母親在這一點上的差別,我們沒辦法斬釘截鐵地說就是因為什麼什麼。這可能單純是因為數千年來,人類育兒一直都是母親的責任,也可能牽涉到所謂的「自利偏誤」。自利偏誤作為一種認知現象,指的是男性會比較傾向於把負面的處境歸咎於外部的力量,為的是維繫自尊,而女性則比較傾向於自責並導致自尊受損。但不論問題的癥結是什麼,我的經驗是爸爸真的很少反應過度或認為孩子(在外界眼中)的行為不檢或表現不佳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而媽媽則經常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
母職對於大部分中高階層的人口而言,已經真的是一種專業了。我沒少聽說母親形容她們每天從事的是一種「奧運比賽項目」,由此他們也跟備戰奧運一樣需要最好的裝備、最頂級的訓練,並小心翼翼地讓孩子的天分獲得栽培。母親之間是競爭對手的觀念──誰更苗條、更能幹、養出的小孩更厲害、誰的年薪更高,誰就贏了──不會讓我們贏得任何獎品,反而會讓我們輸掉自己最需要的一樣東西:其他女性的支持。在職場與市場上競爭或許天經地義,但母職真的不需要做到這樣。
會讓母親在情緒困境中陷得更深的,還有另一樣東西,或者該說是一種觀念:一種我們為了積極投入親職而犧牲掉的東西(工作升遷、私人友誼、獨處時間、上健身房的餘裕)可以在親生骨肉的成功上獲得補償的想法。在臨床上與過度參與孩子生活的媽媽們進行過多年的對談後,我感覺到她們有一種往往自己也不諱言的期望,那就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因為自己的孩子是明星運動員、是畢業生致詞代表,或是頂大的新鮮人。
家長的參與,確實有助於讓有天分的孩子實現潛能,但那當中也有一種風險是會招致孩子的怨恨。我們不能拿自己許許多多的需求當祭品,然後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孩子的耀眼光芒中沐浴。合約要兩造合意才成立,而我們的孩子從未簽約同意這筆交易。
在體制給的支援少得可憐,伴侶的幫忙也往往不夠的同時,母親們只能一邊拼命在經濟上挹注家計,一邊還得照顧好孩子的現在跟預備好他們的未來。我們會告訴自己說老娘冰雪聰明──我們一定可以有辦法面面俱到。但憂鬱與焦慮比率在母親這個族群中的升高,已經證明了我們負荷過大,保險絲早就燒掉。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母職競爭心態所帶來的孤立與焦慮
■ 母職過度付出之後應運而生的要由孩子的成就來補償的心態
.
討論書籍:
《#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
放下憂懼,陪伴I世代孩子,共同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作者:瑪德琳‧勒文
直播時間:
6/23(三)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瑪德琳卡通」的推薦目錄: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心得] 古靈精怪瑪德琳(Madeline) 1998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找法國或英國卡通小女孩 - 動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瑪德琳卡通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瑪德琳卡通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MADELINE瑪德琳-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MADELINE瑪德琳-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Re: [問題] 找一部也是很久的卡通- 看板CartoonNet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閒聊] 有女孩也看過這部可愛的卡通嗎? - WomenTalk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瑪德琳卡通 在 覺醒線上看- 美劇 - PttPlay 的評價
瑪德琳卡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直播預告_難以停止自責的媽媽,以及焦慮的孩子
.
▍千刀萬剮的自責
最近有個病人告訴我說她三歲的兒子可能患有「學習異常」。這個小朋友在幼稚園的故事時間顯得百無聊賴而靜不下來,同時對認識英文字母也意興闌珊。母親如潮水般湧出的感嘆是:「專家說小孩應該要在三到四歲之間認得二十六個字母!但我不能不上班,所以也許是我太少在家陪他了,也許是我不該讓他看週六早上的卡通。我知道我不應該,但我真的累了。我會念書給他聽,但他很少看到我讀閒書,所以也許是我的身教不夠。」
有些我的病人會很擔心孩子罹患嚴重的精神疾病或學習障礙,但實際上把他們很多人搞瘋掉的,幾乎都是放著不管,時間到了就會自動消失的正常過渡行為。我已經很習慣看到做母親的會反應過度,然後為了孩子的輕微發展遲緩或一點點躁動失控的行為就按下自責的開關。父親族群就鮮少有這種自我鞭笞的行為。
至於父母親在這一點上的差別,我們沒辦法斬釘截鐵地說就是因為什麼什麼。這可能單純是因為數千年來,人類育兒一直都是母親的責任,也可能牽涉到所謂的「自利偏誤」。自利偏誤作為一種認知現象,指的是男性會比較傾向於把負面的處境歸咎於外部的力量,為的是維繫自尊,而女性則比較傾向於自責並導致自尊受損。但不論問題的癥結是什麼,我的經驗是爸爸真的很少反應過度或認為孩子(在外界眼中)的行為不檢或表現不佳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而媽媽則經常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
母職對於大部分中高階層的人口而言,已經真的是一種專業了。我沒少聽說母親形容她們每天從事的是一種「奧運比賽項目」,由此他們也跟備戰奧運一樣需要最好的裝備、最頂級的訓練,並小心翼翼地讓孩子的天分獲得栽培。母親之間是競爭對手的觀念──誰更苗條、更能幹、養出的小孩更厲害、誰的年薪更高,誰就贏了──不會讓我們贏得任何獎品,反而會讓我們輸掉自己最需要的一樣東西:其他女性的支持。在職場與市場上競爭或許天經地義,但母職真的不需要做到這樣。
會讓母親在情緒困境中陷得更深的,還有另一樣東西,或者該說是一種觀念:一種我們為了積極投入親職而犧牲掉的東西(工作升遷、私人友誼、獨處時間、上健身房的餘裕)可以在親生骨肉的成功上獲得補償的想法。在臨床上與過度參與孩子生活的媽媽們進行過多年的對談後,我感覺到她們有一種往往自己也不諱言的期望,那就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因為自己的孩子是明星運動員、是畢業生致詞代表,或是頂大的新鮮人。
家長的參與,確實有助於讓有天分的孩子實現潛能,但那當中也有一種風險是會招致孩子的怨恨。我們不能拿自己許許多多的需求當祭品,然後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孩子的耀眼光芒中沐浴。合約要兩造合意才成立,而我們的孩子從未簽約同意這筆交易。
在體制給的支援少得可憐,伴侶的幫忙也往往不夠的同時,母親們只能一邊拼命在經濟上挹注家計,一邊還得照顧好孩子的現在跟預備好他們的未來。我們會告訴自己說老娘冰雪聰明──我們一定可以有辦法面面俱到。但憂鬱與焦慮比率在母親這個族群中的升高,已經證明了我們負荷過大,保險絲早就燒掉。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母職競爭心態所帶來的孤立與焦慮
■ 母職過度付出之後應運而生的要由孩子的成就來補償的心態
.
討論書籍:
《#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
放下憂懼,陪伴I世代孩子,共同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作者:瑪德琳‧勒文
直播時間:
6/23(三)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瑪德琳卡通 在 #找法國或英國卡通小女孩 - 動漫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嗎你看的那部卡通是1999年的電影-瑪德琳巴黎歷險記Madeline: Lost in Paris 瑪德琳被自稱是她親戚的人從孤兒院帶走,但是那個人卻將她帶到一間 ... ... <看更多>
瑪德琳卡通 在 瑪德琳卡通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瑪德琳卡通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瑪德琳卡通、瑪德琳繪本、瑪德琳失蹤案ptt有關星座與運勢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星公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瑪德琳卡通 在 [心得] 古靈精怪瑪德琳(Madeline) 1998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剛在HBO看了這部電影,覺得很不錯,所以上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部片子主要在談一位愛搗蛋的小女孩在一間小巧的寄宿學校所發生的故
事。詳細劇情就不多說,這邊來談這部電影我最受感動的一幕。
瑪德琳患了盲腸炎,病癒後學校的老師──一位修女──與一位在學校做
事的大媽開車將她從醫院接回學校。車上還順便帶了隻雞,那是大媽為了慶祝
瑪德琳康復準備的食材。到了晚上,香噴噴的烤雞被端上了餐桌,但這時瑪德
琳卻不高興了。
「這隻雞曾和我一起待在汽車的後座,我甚至還幫牠取了個名字,我才不
要吃牠咧!從現在起我就是一個素食者了。」瑪德琳高聲地說道。她不只把餐
盤遠遠推開,甚至還鼓動其他同學,於是有好幾位平素和瑪德琳交好的同學也
把餐盤推出,拒絕大媽精心調製的餐點。
當然,並不是每位女孩都有樣學樣,就有人主張不同的意見:「認識那隻
雞的是你不是我,我才不要學你做什麼素食者哩!」「雞本來就是拿來吃的,
和認不認識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呀!」於是兩幫少女吵了起來,瑪德琳甚至跳上
椅子舉手畫腳、大放厥詞。
這一切都看在修女老師的眼裡,但她並沒有阻止這一切,只是默默地、面
帶微笑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在她眼底吃不吃雞根本沒有對錯可言,女孩們為了
這件事吵成一團固然可笑,但也處處充滿了少女的活力。對她而言,這才是真
正可貴的地方。
就在這時一位年邁的紳士敲門進來並把修女請了出去。這間寄宿學校是由
一個家族世代贊助的,上一任屋主──同時也曾是這間學校的學生──不幸在
不久前過世了,新屋主是她的夫婿,決定解散學校並將屋子賣出。老紳士此來
便是要把這個決定告訴修女,並請她做好準備。
得知這個消息的修女原本瀰漫在胸口的好心情瞬間煙消雲散。當她回到餐
桌上,看到女孩們還在為了要不要吃雞而爭執,不禁感到無限的煩悶與委屈。
於是修女低喝道:「不願意吃雞的,都給我回房間睡覺。」
女孩們都嚇到了,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從餐桌上下來,魚貫而出,還有人咕
噥著:「怎麼忽然間生氣了呢?」當然這時的少女們還不知道一場無聲風暴便
要席捲而來。
這幕戲用了兩個衝突來表現。少女與少女為了吃不吃雞而衝突;修女與屋
主為了是否解散學校而衝突。最末由修女以強勢的姿態結束一切,卻借助女孩
一句無心的話語留下一寸不安的尾巴。以情節的安排而言,作者塑造了一段非
常巧妙的劇情高潮,但真正讓我感動的並不是其中的文學技巧,而是劇中修女
這個角色。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是劇中的修女。修女熱愛她的學生,不希望她的學生
受到傷害;正如同我們懷念童年的純真,不希望昔日的童真伴隨年齡的增長而
消弭。然而社會是現實的,修女受了屋主的氣便發洩在女孩們的身上;我們面
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也不自主地逐步忘卻兒時的純真。驀然回首,有時竟連
「我是否已成為小時候期待的自己」這個簡單的問題都不願意面對。
這部片子最後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瑪德琳保住了學校,修女對學生的愛
也得要了回報。看到「劇終」的字幕浮現時,不禁有些期待自己也能堅持而不
喪失這份赤子之心。希望如此。
雖然是98年的片子,不論從哪個標準來看也只能算是小品,不過還是希
望電臺重播的時候沒看過的人不要輕易地轉臺。或許看完的朋友也能在會心一
笑之餘有所感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22.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