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兒子去看了《煙囪小鎮的普佩》的電影試映。
好看!暖心!催淚!
毛哥更誇張,他在觀影的中途至少說了5次以上:
「這個真是太好看了!」
片尾燈亮他說:「這個好看到我剛剛差點要哭了。」
還問我:「麻吉妳哭了嗎?」
我啊,有好幾度鼻酸眼眶帶淚但是沒有狂流。
沒有噴出來的點我覺得是,
因為劇情是我稍微可以預期的走向
(所以很適合心思單純的孩子觀賞)。
但還是非常揪心喔!!
據說《煙囪小鎮的普佩》在日本被觀眾列為
需要帶「浴巾」入場抹眼淚的電影,面紙手帕可是不夠的。
而電影裡傳達「不管怎樣,總要心懷希望!」的正能量,
特別適合在疫情尚未散去的低迷時期一看。
《煙囪小鎮的普佩》電影,改編自西野亮廣創作的同名繪本。
講到這位作者西野亮廣,本身是一位演員、搞笑藝人,
現在還身為作家/繪本作家/導演,然後他還會作詞曲
(我看片尾曲是他寫的。)(實在好斜槓喔!)
西野亮廣不甘只當搞笑藝人,
(他覺得自己再厲害也超越不了他尊敬的前輩)
(也或許他發現自己其實還有創作繪本/好好說一個故事的才華?)
於是忍受同行和觀眾的不解/嘲笑
(「身為搞笑藝人不好好上電視節目,去畫什麼繪本?」之類)
默默朝自己的夢想邁進。
沒有錢實踐夢想?
《煙囪小鎮的普佩》當年線上募資,
可就創下近一萬人贊助的好成績。
知道自己第一次做繪本且可能畫功有限?
西野亮廣甚至找了30多位插畫家聯手來幫忙完成這個故事。
他的努力沒有徒然。
2016年推出繪本後,相當暢銷!
累積至今,日本已售出近70萬冊(驚人)。
而經過重重試煉&粉絲支持下,
《煙囪小鎮的普佩》在2019宣布電影化,
並於2020年聖誕節在日本上映。
然後現在還上映到台灣來了!是不是很勵志啊~~~~!
知道這些背後的故事,再看《煙囪小鎮的普佩》,
不由得覺得,這根本就是西野亮廣的自傳繪本/電影啊!
一個將信念堅持到底的故事。
簡介一下故事。(無雷)
《煙囪小鎮的普佩》就如它的名字,
故事發生在一個充滿煙囪的地方。
因為太多煙囪整天噴廢氣,所以這個小鎮到處灰矇矇,
沒有藍天,沒有星光,看不出白天黑暗,
仰頭望不見天空,只看得到煙霧瀰漫。
雖然沒有自然光,但是在整個小鎮的燈火烘托下,
氛圍還是相當美麗,畫風還有一點神隱少女夜晚油屋的奇幻感。
而那些煙霧,就像你有時候搞不清楚眼前的是霧還是霾那樣,
矇矇的霧氣搭上舊舊的城鎮(很工業風),暈黃的燈光,
整個小鎮呈現一種魔幻而迷人的氣質。
在這個與世隔絕、煙霧迷漫、仰頭不見天日的地方,
卻有個始終相信,在煙囪小鎮上空,
「星星」確實存在的少年-魯必奇。
因為他的爸爸失蹤前,一直是這樣告訴他的。
(小鎮居民被禁止出海,而爸爸謠傳是被海裡的魔物吞噬)
但這個小鎮從沒有人相信(星星什麼的)(畢竟沒有人看過啊)。
這位因為相信著而被排擠嘲笑的孩子,就這樣一直孤零零的。
直到某個萬聖節,有個從垃圾堆中誕生的垃圾人
(魯必奇後來幫他取名為普佩),成了這位少年唯一的朋友。
這位垃圾人到底是怎麼冒出來的.......?(當然不會是沒來由的)
倆人賭上「相信的勇氣」,冒險啟程.......。
穿過厚厚的有如梵谷畫裡的扭曲雲層背後.......
究竟有著什麼?會不會什麼都沒有?
為了要保留給大家觀影的樂趣,就說到這裡。
是說我一開始想說這煙囪小鎮到底是怎樣啦?
怎麼可能有人沒看過天空啊!
(身為一個實事求是的無聊大人的無聊質疑XD)
但看到後面,
最近追《進擊的巨人》漫畫追到138話,
殷殷期盼等著巨人收尾的我,
竟覺得《煙囪小鎮》的世界觀設定,
根本就是兒童版進擊巨人啊!!!(還是我太入戲XD)
想當初阿爾敏他們不是第一次看到大海也驚呆,一臉:
「什麼!?世界上真的有海欸!❤️」
為什麼沒看過天空,因為有人不讓他們看啊!
有人要讓他們覺得世界就是這樣,不容質疑。
關於煙囪小鎮的秘密,隨著電影一步步揭曉~
總之看到後面,有被我認可這個故事的宇宙觀設定。
(誰要我認可了啊~奇怪欸XD)
而且我還馬上買了繪本回來,回味這故事和細緻畫風。
整個小鎮氣氛營造在繪本裡就相當出色。
讀完發現繪本電影化後,故事改編滿多的欸,
但我相信看過繪本的人不會失望的。
故事更完整更精彩層次更多,
隨著出場角色增加,每個人個性更立體,
魯必奇的模樣也更可愛了!
(很喜歡他閃著光芒的靈動藍眼珠)
而且裡面的主題曲都好好聽喔!
是說吾兒現在很分得出誰是主角,
他堅信主角絕對不會死的信念非常強烈。
魯必奇和普佩中間經歷幾次危機,
他都在我旁邊喃喃著:「他們一定不會死的!」
如果又逃過一劫他就鬆口氣一副「我就說吧」的模樣
我覺得滿有趣的。
主角最後死了或是沒有好結局的故事,
小小孩好像真的不太能接受
比如說我深愛的《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他聽過一次就不想再聽了
我覺得有點好笑的《夏綠蒂的撲滿》他也「蛤?怎麼會這樣?!」
對結局表示不滿意。
啊,畢竟還是沒有遭受人生殘酷對待過的孩子啊~XD
我好像又扯遠了。
總之推薦大家看這部《煙囪小鎮的普佩》。
我也滿喜歡裡頭角色善惡模糊/反轉的部分。
不要輕易判定孰善孰惡,
也許人本來就是善與惡的混合,
你自以為是的善可能是另一人眼裡的惡。
而你做了似乎不對勁的事卻碰巧幫助了另一個人。
然後啊,
理想這種東西,就像隱藏在厚厚霧霾後方的星光,
偶爾閃爍一下,然後又消失不見。
大多數的時間你抬頭仰望,還是只見一片煙霧瀰漫。
但「你要相那一天、那個時候、看到那道光的自己。
你要繼續相信下去。就算只有你一個人。」
-魯必奇的爸爸這麼說。
《煙囪小鎮的普佩》 4/1 全台中日文版 暖心上映
電影預告: https://youtu.be/q3oLohfCLZ8
普佩日本官網:https://poupelle.com/
(上面甚至把整本繪本無料放上去,有興趣可以看看喔!)
#車庫娛樂 #煙囪小鎮的普佩 #えんとつ町のプペル #只要願意相信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eria100円店 #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 #MarieKondo #大掃除 http://yt1.piee.pw/KZGRS Hello大家好, 我是呀Tsar 今次除了介紹池袋一間日本第二最大的百元商店seria十大必買 我還會融合一位國際知名的80後日本整理...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徒然喜歡你- 動漫全集線上看- Gimy劇迷 的評價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徒然喜歡你第04話(1080p) 的評價
- 關於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巴哈姆特動畫瘋 - Facebook 的評價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書生是多年網友,經營這個專頁十分用心,充滿original content,這篇關於「反TVB價值的TVB單元劇」,很值得向藍絲長輩推介
//劇中最後,東東父母並沒有「救出」東東。東東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永遠活在異世界。小惠和其他人一樣失去了東東存在的記憶,東東真正徹底的「死亡」了…不,還有爸爸,他選擇了默默記住東東一切,包括東東曾告訴他的EMAIL密碼——在搬家過「新生活」之前,他傳送信息給東東:「如果你收到依個信息,我希望你知道係半夢半醒間,存在一個地方,一個你可以記住自己做夢的地方,係果度我永遠愛你。」
這結局不就是香港社會現實嗎?當父母發現自己一直迫小孩參與一場根本不可能贏的比賽,已經是失去孩子的時候,追悔來遲。世上沒有多少歡喜的結局,人離開了,剩下的只有逐漸遺忘,或者守住記憶,但無論何者同樣令人悲傷,像東東唸的詩歌一樣:
「Or to go back even more, being a kid in a candy store.
(噢,我多懷念能返回從前…做回一個糖果店裡的孩童)
How I miss the way I used to feel on Christmas day when Santa was real.
(我多懷念當時的感覺,在聖誕節,相信聖誕老人是真的)
But back to reality...back to today, family is scarce and memories continue to fade away.
(但回到現實,回到今天,家人已經離散,記憶亦逐漸消逝)
Tick tock...tick tock... How I wish I could control this clock.
(滴答,滴答,我多盼望能控制這時鐘)」//
▶️「以小事大」不對稱聯邦制 vs 香港一國兩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rkNuaRnlA
《金宵大廈》的〈鴉烏〉篇,是套反TVB價值的TVB單元劇。就連一些內地網民也稱看完這劇,理解多了香港年青人的絕望和感受。
廣東一直有個「鴉烏婆」傳說:如果小朋友不聽話,晚上就會被鴉烏婆捉來吃掉。〈鴉烏〉篇也是圍繞著這個傳說展開,但它顛覆了傳說的設定,從奇幻劇情中訴說香港社會殘酷的現實……
東東是個表面開朗但內心寂寞的小孩。父母分居,跟父親住在金宵大廈的劏房,可是父親經常因工作不在家。金宵大廈「品流複雜」,住著各種「千奇百怪」的低下階層,有鳳姐,有金盤洗手的黑社會、有懂巫術的女人。東東從這些人身上學懂了底層的生存法則,人細鬼大,例如經常向男主開玩笑「又禁鐘仔(召妓)」,又會幫喜歡打手遊的電話鋪老闆打機過關,以幫父親換取更便宜的二手手機。
東東父親忠廣做中港旅遊巴司機,是個信奉「做人應該腳踏實地」的老實人,雖然生活貧困,但只要孩子開心,他會寧願一直活在這個「舒適圈」。
東東的母親小惠則不同,她由內地嫁到香港,追求生活品質,希望孩子過好生活,但奈何家庭環境一日比一日差。她決定投入職場,但一開始因缺乏人脈和資源,連廣東話都講不好,相當自卑。後來她做(層壓式)傳銷,被公司的「正向心理學」洗腦,賺到可觀收入,就愈來愈嫌棄丈夫「停滯不前」,追不上自己步伐,即使仍對丈夫有感情卻選擇分居。另一方面,小惠深知自己「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把希望都壓在東東身上。她希望東東能讀名校,將來大學畢業後一家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好。
東東就在父母的分居和價值衝突中成長,他缺乏愛,但沒有人知道。不論是父母,還是整座大廈的其他人都覺得他很聰明,很獨立,所以他常常不知溜去哪裡,也沒有人擔心。但其實東東很寂寞,他只想當個被人疼錫和關心的小孩。他常躲在大廈地牢骯髒雜亂的暗角獨自對牆玩乒乓球,只因為他想念小時候父母和他一起乒乓雙打的日子。
東東為了讓父母復合,他變得更乖巧、更聰明。他接受媽媽「正向心理學」的思想改造,承認自己「輸在起跑線上」,必須急起力追才能快過其他人衝線。他也接受媽媽各式各樣的生活安排,即使小孩最討厭的「轉校」,他也欣然接受。他不斷練好英文詩朗誦,因為只要名校面試成功,父母就會高興,會和自己一起去旅行,破碎的家庭就有機會變回完整。
他確實聰明,很快就把英文詩背誦如流:「Tick tock...tick tock... Life is counting down on your internal clock. Memories that feel as if they occurred yesterday,,turn to flashes of moments that seem to fade away. (滴答,滴答, 生命一分一秒的流逝,仿如發生在昨天的記憶,變成細碎片段漸漸消退)……Oh, how I wish I could turn back time, …, being a kid in a candy store. How I miss the way I used to feel on Christmas day when Santa was real.(噢,我多懷念能返回從前…做回一個糖果店裡的孩童,我懷念當時的感覺,在聖誕節,相信聖誕老人是真的)。」
可是,世界沒有童話,聖誕老人不是真實。在面試之前,他和一個同樣來面試的小孩談天,才知道原來插班生名額早已內定。面前的小孩,他的爸爸是捐錢給學校一百萬的富豪校友。對方從一出世就已經衝線,自己再急起直追也是徒然。於是他在面試上,默不作聲,一句詩都沒唸出來。
面試失敗。小惠相當生氣,和忠廣大鬧一場。父母更不可能復合。回到家後,東東又再回到他的「秘密基地」,獨自玩乒乓球。噗咚、噗咚,這時一直潛伏在東東身邊的鴉烏婆終於出現了,她跟隨乒乓球聲一步一步接近東東,最後把他拐走,並消除了世界上所有人對東東的記憶。但東東父母因對孩子的執念,東東存在的記憶仍在他們心中。小惠和忠廣不斷宣問大廈裡的其他人東東去了哪裡,但沒有人記得東東。報警沒用,找學校沒用。終於他們找到了地牢,遇見了鴉烏婆。
鴉烏婆把所有「真相」和東東的感受都傳送到他們腦海裡,他們才知道原來東東過得那麼痛苦和寂寞。原來東東在離開世界前,從鴉烏婆中得知他再努力,長大後還是不能幫爸媽改變生活,自己也要承擔大學讀書的債務、月入不過萬多元、買不起樓,會被社會話「廢青」、「剩係識得搞事」、「高分低能」,他不想成長,於是決定讓鴉烏婆消除世人對自己的記憶,讓她接自己到異空間的遊樂園,離開這個殘忍無比的現實世界,一世不長大……
劇中有一句定義死亡的對白:「世上有三種死亡,一種是生理上的死亡,一種是社交斷絕的死亡;一種是被所有人遺忘;最後一種是真正徹底的死亡。」東東的選擇,無疑是暗喻著小孩得知社會的殘酷後選擇「自殺」——而這正是香港過去幾年的社會現實。
至於鴉烏婆,與其說是魔鬼,她更像是慈愛小孩的天使。她專門把寂寞缺乏愛的小孩帶到她的天堂樂園裡,讓他們永遠不要長大成人,不要受大人的苦難。她幫小朋友消除現實世界的痛苦記憶,也消除世人及父母對小孩的記憶,免卻了所有人痛苦。
劇中最後,東東父母並沒有「救出」東東。東東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永遠活在異世界。小惠和其他人一樣失去了東東存在的記憶,東東真正徹底的「死亡」了…不,還有爸爸,他選擇了默默記住東東一切,包括東東曾告訴他的EMAIL密碼——在搬家過「新生活」之前,他傳送信息給東東:「如果你收到依個信息,我希望你知道係半夢半醒間,存在一個地方,一個你可以記住自己做夢的地方,係果度我永遠愛你。」
這結局不就是香港社會現實嗎?當父母發現自己一直迫小孩參與一場根本不可能贏的比賽,已經是失去孩子的時候,追悔來遲。世上沒有多少歡喜的結局,人離開了,剩下的只有逐漸遺忘,或者守住記憶,但無論何者同樣令人悲傷,像東東唸的詩歌一樣:
「Or to go back even more, being a kid in a candy store.
(噢,我多懷念能返回從前…做回一個糖果店裡的孩童)
How I miss the way I used to feel on Christmas day when Santa was real.
(我多懷念當時的感覺,在聖誕節,相信聖誕老人是真的)
But back to reality...back to today, family is scarce and memories continue to fade away.
(但回到現實,回到今天,家人已經離散,記憶亦逐漸消逝)
Tick tock...tick tock... How I wish I could control this clock.
(滴答,滴答,我多盼望能控制這時鐘)」
圖片:劇集截圖
@書生百用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長文,建議大家花時間去讀讀。
面書今早提醒我:「用戶很久沒有看到你的更新消息了!」
在極端膚淺,非黑即白,而且被少數「積極發言者」佔據社交網絡的時代,厭倦為掌聲抽水,更厭倦被人曲解扣帽。說是精英心態也好,中產包袱也好,面書的確離我越來越遠。這篇文章解構了當中不少的結,值得大家細心去解讀。
[#沈旭暉隨緣家書📖] 很久沒有在媒體寫5000字的文章,近年和不少朋友都在思考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理論,感謝《信報》讓我全文分享。
你的受眾是誰人? ──互聯網3.0如何顛覆「共識民主」,又如何重生
日前和研究網絡民族主義的荷蘭同行聚舊,我們一直觀察每人都是自媒體、人工智能已介入的互聯網3.0,對民主理論不少假設被網絡顛覆的終局,深以為憂,但也依稀看見改變的契機。無論是個人也好、報紙也好,總要思考自身的目標受眾和定位,而要前瞻未來秩序,還得從民主政治的精英共識被瓦解談起。
一去不返的超穩定結構: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
民主除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等原則,經典理論還強調參與者應是理性、主動的公民,他們會充份了解不同資訊,經反覆討論,才按民主程序參與、投票。然而隨著民主化陸續普及,以上假設明顯顯得「離地」,因為一般人平日都是討厭政治、非理性、被動的,只有自身利益被挑起/曲解時(例如英國脫歐),才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慾望。
既然選民平日不關心政治,不少學者主張民主制度是否有效,並非取決於大眾,而是全賴制度中的精英,這就是「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這些「政治企業家」通過和平、有限度的競爭,維護民主制度的運作,同時排拒了種種極端選擇,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是「搞莊式」競爭,競爭過後,精英還是各司其職,不論在朝在野,依然通過同一制度獲利。權力名義上歸於人民,但這是鳥籠式民主,目的只是增加政治家對大眾的責任感和認受性;制度的「開放幻覺」,就是為了維持精英的「道德戒命」。所以二戰後,各國制度都設了安全閥,例如在歐洲和日本,極右思想成為非法,美式馬拉松民主則強調競選經費大比併,一般人總覺得「選來選去都是同一群人」,這就是麥高風傳來傳去、但權力永遠在小圈子流傳的「卡拉ok政治」。
即使是威權政府,也是背景相近的精英控制,於是民主、威權國家之間,也容易達成妥協,違背理性的舉措,始終不常出現。香港的「一國兩制」,就是典型的精英產品,來自制度截然不同的中英兩國精英共識,也為香港中產接受。但假如當年就有網絡3.0,內地網民、英國網民、香港網民如何反應,則是另一回事。
互聯網3.0,瓦解精英共識的十個關鍵
精英共識的好處,是令社會穩定操作,建構規範,讓鐘擺到極端前遇上防火牆,但弊端自然是僵化,成為既得利益者操控的超穩定結構,令社會停滯不前。互聯網3.0本來是很好的工具改變弊端,問題是同時也破壞了安全閥,破而不能立。整個共識政治的瓦解,可以歸納為下列十點,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自覺的參與其中:
1. 話語權的顛覆:資訊來源無窮盡之後
精英從前通過影響主流媒體,定義何謂難登大雅之堂的雜音,令社會共識比較單一。但在互聯網3.0,所有人都可以輕易入場,對任何議題發表意見、不受審查,而且反過來「佔領」主流傳媒,因為互聯網的實時性質,讓話語權掌握在無時無刻都在屏幕旁邊的網民之手。他們沒有精英的枷鎖,自居非既得利益者,沒有責任管治,發表意見的目標不是為了共識、也不是為了提出可行方案,反而樂見爭議沒有Endgame。此所以反對派群組的內部獵巫,從來都比攻擊對手更熾熱。
2. 迷因時代:Too Long Didn’t Read
人類有文明以來,資訊傳播的形式,一直影響思維方式,正如數學算式與圖表較文字容易表達抽象思維,英文則比中文適合邏輯。網絡世界由於資訊極度氾濫,一篇一萬字長文和一幅「抽水圖」能吸引的眼球,一律是1/10秒,而且後者必然更受青睞。當怎樣上載角度、濾鏡合適「呃like」的照片或影音,已成為取代文字的「語言」,慣於視角衝擊,就再難接受複雜的論說。傳統教育要學生博覽群書,得出自身結論,但網絡圖片完全反其道而行,每每是「小編」把一萬字化成「一句到尾圖」。這不只是賦予資訊第二生命,還是將之變成「迷因」(meme),再認真討論,「就輸了」。
3. 釋放犬儒:陰謀論主流化
在現實生活,我們都受制於各種制度,而凡是制度,自然都有官僚、不合理之處,才能同時擁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問題是制度的正面功能,不會被網絡討論,因為那是無形的;制度的負面問題,通常是有型的,輕易成為討論焦點,產生龐大的失信效果,成為陰謀論的泉源。美國策略師Roger Stone是最懂得普及這潛能的高人:他是特朗普昔日的顧問,以旁門左道成名,統戰陰謀論網站Infowars為特朗普競選的奇兵,是平生得意之作。Infowars散播的都是「美國利益集團策劃9/11」一類「驚天大陰謀」,天天製造fake news、毫無公信力,只以宣揚精英不可信為己任。但Roger Stone說得對:別管那些,這網站每月有超過一千萬點擊率,比《經濟學人》、《新聞週刊》傳播得更廣,於是創辦人Alex Jones就成為特朗普的貴賓。順帶一提,Jones剛被Facebook封鎖了,自然也是他口中的陰謀論一部份。
4. 撕裂國度:演算法的絕對化
資訊爆炸後,怎樣判斷實用、高質資訊的「交易費用」極高,結果就交由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代勞。演算法除了分析用戶喜好,還會派發他們喜歡的內容。久而久之,用戶會以為自己在同溫層看到的東西,就是全世界;不少人都發現自己和朋友在社交網絡中、特別是在現實不大有自信的一群,一旦被「充權」,會變得自我特別大,容易罵戰、變得極端,甚至有上癮和情緒問題,不能自拔。
問題是這樣的演算法,只是把一個極度複雜的世界,化作極度簡化的二元對立。在美國,一般人的立場不會完全認同單一陣營,可以是55%傾向民主黨、45%傾向共和黨(香港則是「55%黃:45%藍」),但一旦網絡記錄了喜好,55%的傾向,就會看到100%的親民主黨內容。同樣道理,演算法不會把這裏99%的國際關係文章派送給你,卻會把我們1%的「抽水圖」送到面前,那可能卻是你認識我們的全部。網中人當局者迷,除了55%的傾向逐漸被洗腦到100%,也以為在Newsfeed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供閱讀、而是供發洩,哪怕顯示的是動物新聞,兩極留言依然是「libtard Vs fascist」、「共匪Vs漢奸」,正常用戶自然卻步。
5. FOMO:注意力經濟體
現實社會的做deal來來往往多輪,但社交媒體是注意力經濟,注意力聚散極快,「抽水」的時限也極快。不少網民產生了一種新情緒:「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很擔心不能及時對正在發生的「大事」發表「評論」,繼而失去最後的存在感;既然假定每一秒都有「大事」發生,就養成手機不離手的生物性依賴。為照顧FOMO患者,根據演算法,人多者勝,能掀動即時回應的,不是客觀事實、深度分析,而是訴諸爭議、嘩眾取寵和罵戰,特朗普就是這樣起家的。觀眾不需要同意小報內容,但觀看激烈的表演、在場邊「食花生」,也是另類紓壓、娛樂。為了曝光這利益,網紅故意「玩膠」、意見極端化和人身攻擊,成為心照不宣的行規,有時甚或要自製罵戰──光譜一端的激進,引來另一端謾罵,兩者「鬥爭」推高收視,才互利互惠。即使是嚴肅的研究,也自行「加圖加辣」,一切就本末倒置。
6. 騎劫效應:你的受眾是什麼人,你才是什麼人
傳統精英就是掌握互聯網3.0的定律,也因為要照顧現實社會的目標群組,不能網紅上身;一旦豁了出去,卻每每被更激進的聲音騎劫,回到現實,則過猶不及。這解釋了為甚麼好些公眾人物真人「正正常常」,但到了各自的網絡,就判若兩人,天天詛咒別人死亡:只要看粉絲留言,就明白何謂「殺君馬者道旁兒」。畢竟最積極參與討論的網民,大多是同質性強的少數人,但因為大多數人是沉默的,他們就能以少數的比例,左右內容生產;Youtube的小額支付系統,也是令少量金錢左右網紅方向。結果,看似坐擁數以十萬計粉絲的網紅,有時只是被少數網民、情報機構、公關公司玩弄的網中人。
7. 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自由」
納粹是怎樣覆亡的?不是因為意識形態激進、政治不正確,而是因為戰敗;戰後西方奉行反種族主義、和平反戰等「普世價值」,但不代表種種政治不正確思想不存在。到了互聯網3.0,新納粹一類公然反對戰後普世價值的思想重新聚集,包裝為「言論自由」的一種,並已通過民主制度進入建制,代言人變得更「敢言」;市場增加了,也會創造供應,特朗普、約翰遜等都是精英,卻刻意強調政治不正確,進一步瓦解了剩餘的共識。即使是紐西蘭恐襲,不少網民也說「殺得好」,這種聲音是永不應「包容」的,可惜卻會永存,就像孌童小電影充斥在深網一樣。
8. 中產失語症
穩定的社會,需要龐大的中產階級支持。中產雖然術業專攻,也有較強的社會資本,但要付出大量心力維護「第一身份」,可以攤分去經營網絡的時間,可想而知。結果這片處女地,就由網絡原住民佔據,一個喚風換雨的網紅,可能在現實世界沒有資源,但在網絡如魚得水;他們的生存由廣告費、甚至單純的快感支持,可以與現實社會毫無關係,也毋需理會舊世界的共識。作為普世價值守護者的中產階級,慢慢陷入失語,對普世價值的全球反動,則應運而生。
9. 反精英的弔詭:否定的肯定
傳統精英認同「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網絡世代剛好相反:自己既然是輸家,妥協是輸、不妥協也是輸,唯有否定對方,才能肯定自己。網民清算精英共識,例如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其實是爭取話語權。那當新一代成為新精英,是否可以建構新共識?卻不一定。這是有趣的弔詭:網民潛意識習慣「否定的肯定」,只會找有價值的稻草人,不會浪費時間否定沒有價值的人;同時,也不會肯定沒有被潛在否定價值的人。所以邏輯上,網紅成為社會精英,早晚要經過被否定的「認證」,很難存在現實、網絡同步被肯定的領袖和共識──直到兩個平行時空合體的一天。
10. 有圖無真相:外力大規模介入之後
當以上現象變成「結構」,下一步就呼之欲出:互聯網3.0變成兵家必爭之地,擁有龐大資源的企業、政府紛紛介入,各取所需。大國特工固然會通過非常手段,影響輿論、乃至策劃騷亂,而且由於操作成本不高,任何商業公司,都可以將之變成一門業務,劍橋分析、「fake news」製作公司、討論區早已充斥的「殭屍用戶」,都是如此。最新人工智能技術更能產生「深偽短片」,模仿名人的口音、影像,偽造他們沒有發表過的言論視頻,比單純的fake news欺騙性更大。網絡本應為一般網民充權的特點,反過來,又變回可供精英利用的缺點:最終一小撮新精英君臨天下,掌握資源的比例可能更高,只是舊精英的共識,卻一去不返了。
破立:朱克伯格的FB5實驗,其實是甚麼?
然而,時代是不應悲觀的。互聯網3.0能瓦解精英共識,卻不能瓦解追求穩定、知識和品味的中產,他們也會產生自己平衡線上、線下生活的心得。以本人為例,一方面是典型傳統精英產品,雖然與政府有不少合作、也同情公民社會不少訴求,但第一身份從來是自己的專業,只會圍繞專業發展產業;第二身份則是世界公民,要同時在幾個地方擁有事業、物業與朋友圈;明白的不用說也明白,不明白的說一萬遍也是徒然。但我也有一個網絡身份、為數不少的followers,每天在平行時空,都遇見強烈非黑即白、概念上只能在單一地方生活、習慣了平面套版形象的網友,加上我名字的點擊率在演算法從來很高,每隔一陣子,就得到光譜各極的關愛。回到現實的朋友,卻視我的網絡分身為可用的「影響因子」,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就這樣操作了十多年。但我深信,線上、線下時空並存,只是新舊時代的過渡;在共識已被瓦解的當下,誰都不應不自量力談大和解,只應該通過定義自己的社群,知道誰是、誰不是目標受眾,建立線上、線下大同小異的圈子,才能走出離開上述十大機制的第一步。
很抽象?不是的。Facebook的朱克伯格日前宣佈大改版,目標是令第五代「FB5」的Newsfeed重要性下降,希望不再被fake news、低質資訊濫用,還原基本步為朋友、群組「小feed」的交流市集。他也實驗Instagram不公開顯示Likes數,以免製造「高壓的社媒環境」。這固然是回應Facebook的自身危機,但也是新精英對舊共識溶解後遲來的回應。我們不清楚FB5走向何方,但Facebook近年的老化,與及Instagram、Snapchat、抖音等的興起,都反映上述機制不容易永續。即使是目前的Instagram,訊息結構也是將網路生態推回學者Robert Dahl提出的「多頭政體」,重新肯定能凝聚共識的中介人。當社交媒體以Messenger一類較私人的溝通主導,「網絡共同話題」逐步被「群組話題」取代,新的訊息結構更強調訂閱、社群管理,以及社群議題的製造、深耕。使用IG Story的朋友會明白,「你問我答」,目的就是展現媒體持有者的個性,來凝聚社群歸屬感;有能力建立獨特性、願意花時間資源深耕的社群主人,才是未來同步生活於線上、線下的精英。Facebook曾邀請一些活躍網絡的各地學者參與官方focus group,筆者也身在其中,當時談及對未來網絡結構的意見,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交媒體「化零為整」的現狀流弊叢生,應變成「化整為零」的未來。
化整為零:由瓦解舊共識過渡到新共識,可能嗎?
未來網絡烏托邦的理念很簡單:任何人、媒體和品牌,都要先精準定義自己的受眾,受眾並非越多越好,「抽水呃like」得回來的沒有多大用途,只有反效果。雖然網絡並非凝聚共識的地方,演算法催生的大眾共同話題不可能高質,潛在卻是高質群組的育成所。「大台」的需求日益下降,網民不會對品牌產生無可動搖的忠誠,卻期望每個品牌最精的一環做得更好;只要第一步踏穩,品牌/網紅成為一個「斜槓身份」(slasher)、而不是單一工作者,逐步發展週邊產業,卻是理所當然。
當每個群組化為一個由參與者塑造的利益團體,上層精英的角色是議題生產、問責,成為名實相符的KOL,以其「關鍵意見」開拓新的經濟、社會潛力,同時也有責任維持群組的質素和利益,否則可以直接被取代。這結構會令每一個範疇、圈子的新權威慢慢產生,而且凝聚了由下而上、經peer review產生的小共識,再移植到現實世界,比傳統共識的產生方式更穩固,令未來精英毋需再溝通線上、線下,平行時空逐步合二為一;他們在時空壓縮的全球化時代,更不會被地域所限,定能擁有不同地方的基地。至於消閒資訊、fake news和haters,自然還是鋪天蓋地,但隨著下一代每人都懂得這些伎倆,最終也會與嚴肅資訊分流。在這轉型期,每人都要選擇自己的角色;假如繼續在傳統單一職業打滾,或以此刻的網絡常態為永恆,後悔就晚了。
延伸閱讀:
-哈拉瑞《人類大未來:從智人到神人》
-鐵馬克《生命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5月6日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eria100円店 #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 #MarieKondo
#大掃除
http://yt1.piee.pw/KZGRS
Hello大家好, 我是呀Tsar
今次除了介紹池袋一間日本第二最大的百元商店seria十大必買
我還會融合一位國際知名的80後日本整理收納專家近藤麻理惠
Marie Kondo曾經因為Netflix真人騷節目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而爆紅,
亦曾經接受美國多間財經雜誌訪問, 她的影響力
更在2015年,被入選為美國《時代雜誌》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我阿Tsar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 希望今次由百元店
可以令大家擴闊視野, 如果你想免費看她的netflix節目
只要在網上面搜索 “麻理惠的整理秘訣/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線上看
就可以免費睇到她的節目, 這就是我不用洗錢可以享受和學習生活方式
現在我在家這邊家務助理的收費是一百蚊至百二港元一個鐘頭
這條影片又是我的孤九寒系列, 我真的不捨得洗這些錢
寧願自己學習一下怎樣執屋
嚟緊年尾大掃除, 希望大家喜歡我今次的介紹
睇完記得留表情符號以示支持, are u ready?
第一必買, 垃圾桶
Marie Kondo 其中一個收納理論, 明知道有些東西是要捨棄的
由於沒有垃圾桶在身邊, 結果一放就忘記了
反而變成凌亂的根源,
麻理惠嘅收納法則, 分為五大類別
衣物 2. 書本 3. 紙張 4. 小件物品, 包括(廚房、浴室、雜項) 5. 紀念價值物品
所以書房、廚房、浴室都應該有一個垃圾桶
給你隨手可揼, 又永遠喺掌握之內
貪求舊物只因懶, 一切紙張、舊衫都係徒然
我經常會放一小包梳打粉落去廚房個垃圾桶度
因為廚房垃圾桶有肉類的氣味, 如果不處理會好臭
只要將小蘇打粉,配合不同的簡單常見材料,
例如熱水、食鹽、檸檬、白醋等,
你亦可以輕輕鬆鬆處理油煙異味等難題,成為家居清潔專家。
梳打粉清潔洗衣機 ,洗衣機潮濕易生細菌霉菌,
亦可以試下這個洗衣機槽清潔劑,
是一次性用, 7g的份量,100 yen咋
梳打粉可以加熱水去油脂, 我連好頑固的抽油煙機油漬都是這樣清洗得乾乾淨淨
白醋加梳打粉加熱水, 就係一級的通渠水, 記得帶手套呀
大家唔知對這個美國嘅小梳打粉有冇認識呢
超市係買15港元一盒, 街邊啲藥房係咪12港元一盒
第二必買, 可愛水龍頭
生活整理學博大精深,涉及美學、設計學、心理學、色彩學、
包裝學、管理學、人體工學等知識,
最近我看書發覺有一句說話好好
貴人不是主動求來, 是被你吸引而來
為何由水龍頭講到貴人呢
因為好多人食完飯,那些碗碟揼在廚房
諗住遲些先洗啦, 積下積下可能已經是一兩日的碗碟
這些咪就是叫做惰性
我們出嚟社會做事,學習見微知著
如果你揼曬那些碗喺度, 個廚房臭味就會吸引蟲蟻
你自己不經不覺可能心上面都有這一陣臭味
那些人寧願用十個鐘頭打機,都不情願花20分鐘洗了啲碗碟
難道你真的相信, 沉迷打機, 科科攞A?!
所以我覺得買一個可愛的水龍頭, 首先要你自己喜歡在廚房先啦
你看我為何這麼喜歡在廚房唱歌, 因為我每一日在家留得
最耐時間的兩個地方, 就是廚房和書房
書房是學習的地方, 廚房就是醫治心靈的地方
請你著緊, 能否先將碗碟洗清新
廚房潔淨得滿分 把貴人吸引
當你每次食完啲碗碟立刻洗的時候
潛意識, 你就是一個喜歡盡快解決問題嘅人
貴人都是因為睇到你有能力, 先至會給予機會你㗎
.............
.............................好啦最後一點, 我送給大家四個字
好讓大家大掃除的時候, 記住這個重點
最上乘的風水就是這四個字啦, “藏風聚氣”
簡單嚟講, 將屋企執得乾淨整齊
就可以聚到正能量嘅磁場、
又或者你可以講是氣場呀
如果間屋雜亂無章, 是沒有辦法聚到旺氣的
如果間屋太污糟, 亦容易惹灰塵惹臭味
這些就是叫做聚了衰氣
不用特別擺咩風水陣呀, 搞到自己疑神疑鬼
總之將間屋執得乾淨整齊, 個人在屋裏面心安神寧
心情自然會好、返到一個好覺、夠精神夠衝勁有活力
去迎接每一日的新挑戰, 我喺這裏預祝大家
有一個豐收順利嘅2020年, 財神到, 接財神呀各位!!!
得到佢睇起你, 你有錢途!!!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平買貴用,比Daiso更精緻100円店,Seria (10大必買)2019. 2nd largest 100yen shop Seria in Japan 10 must buy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傳統名校校風好、師資優良,能夠升讀是不少人趨之若鶩的事,但本來是「華仁仔」的祝鴻鋒(Daniel),卻為了做電競選手而放棄學業。
Daniel現年20歲,自小就喜歡玩電腦線上遊戲,就讀中三時從網上認識電子競技後,便開始夢想將來要當個職業電競選手。自言有點天分的他,曾經連續三年包辦線上射擊遊戲 「Gunz」的美國和香港排行榜第一名。
父母自他小時候便望子成龍,想他升讀大學,將來做份安穩的政府工。當父親發現他因「打機」而不專心向學,便請了幾個補習老師上門幫他補習,但都不湊效。Daniel中三、中四都先後重讀了一年。到了中五,他又因代表校外電競隊參加世界賽,荒廢了學業,去年學校再要求他重讀中五。
眼見兒子醉心電競,爸爸深知要他重讀中五也是徒然,便替他申請退學,讓他提早進入「社會大學」,更訓斥兒子:「你咁鍾意打機,打機會做乞丐㗎。你唔好讀書,直接打機,睇下你每個月賺到幾多錢。」
輟學後,Daniel全力投入電競訓練。他不但每天最少打機8小時,最瘋狂的一次更開著直播連續打機23小時。
他指出,電競不等同打機,前者是需要付出很多苦功,包括學習遊戲的運作和研發新的戰術,不似後者一樣可以沒戰術或一班人「圍威喂」地玩。他每天都會抽出2小時觀看網上遊戲高手分析戰術的影片,抄下筆記,向前輩們學習。
Daniel說,每場電競比賽有時會長達7、8個小時,令參加者十分疲倦。因此,他每兩天就會跑步一次,一星期又會有兩、三天練習街舞,訓練自己的集中力,同時讓自己從密集的打機訓練中喘息。
他又說,傳統的電腦硬盤如滑鼠和鍵盤等,靈敏度不夠高,不夠玩電競之用:「我哋一郁錯位、點錯一個位,就會有懲罰出現。」所以有時候,他會物色電競專用的設備,讓自己做電競訓練時事半功倍。
Daniel的努力終於有回報。自己在家訓練一段時間後,有不少人接洽Daniel,邀請他受薪做電競相關的工作,如「遊戲實況主」等,他一個月能靠電競賺取約六千元收入。
看到兒子用心在電競行業發展,又賺取到收入,Daniel父親開始放心,現在更表示「百分百支持」兒子,再貴的器材都會買給他。由於電競手一般在25歲左右就要退休,父親亦鼓勵Daniel有時間就多些打機,在未來幾年做出好成績:「做人最緊要係好專注同專心,先至做到有效果。」
現時,Daniel的夢想是代表香港參與國際比賽並取得冠軍,為香港增光,長遠而言則想到加拿大或韓國,修讀與電競相關的課程,為將來的香港電競行業出一分力。
雖然做電競手的前景不明朗,Daniel亦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否成功,但他認為有夢便應去追:「有鍾意嘅嘢,我就要去做。我係講夢想嘅,我係唔太現實嘅人。」
《港。故》帶大家去看看Daniel怎樣追尋他的「電競夢」。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巴哈姆特動畫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叫我對大哥(WEB版) [52] 線上看! 「我是對馬。」喜歡貓咪的「爺爺(女性)」某天在路上遇見了一隻會說話(?)的貓 ... ... <看更多>
徒然喜歡你線上看 在 徒然喜歡你- 動漫全集線上看- Gimy劇迷 的推薦與評價
徒然喜歡你 劇情:|已完結|故事講述了青梅竹馬之間、學生會長與不良少女之間、前輩與後輩之間、同學之間等多種不同角色的戀愛群像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