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箱掐尖”損害義務教育公平公正
由於中國各地民辦初中的興起,上海和廣州多地,小升初秘密考試盛行。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暗箱掐尖”違反了中國的義務教育法,損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道說,《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免試就近入學,不得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教育部也三令五申,嚴禁奧數與升學掛鉤。然而近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多地,小升初秘密考試盛行,不僅報考資格、考試內容與奧賽成績、奧數有關,而且普遍以校外培優機構的統測排名為重要選拔依據。
現階段,中國教育資源在區域、城際間分配不均,短期內還難以做到完全均衡,因此,孩子在入學升學中能否真正享有平等權利,就有了更大的現實參考價值。可是,秘密組織考試掐尖,為重點班挑選苗子,已經人為地把幼小的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在其選拔過程中,還參考校外培優機構的統測排名,更為近年高燒不退的“培優熱”推波助瀾。
北京的律師李靜林對此表示,公辦中學改為民辦學校不僅出現在一線城市,全國各地都有,
“這是官僚體系腐敗造成的一個現像,在我的老家四川遂寧,當地的遂寧中學很有名,幾年前成立了新校區,高價學費,後來更加貪婪,直接改為私立學校,由校長和教育局長接手,建立了股份公司。”
李靜林律師說,由於缺乏監管,各地政府官員試圖從公共資源的分配上謀取利益,
“不僅學校有這個問題,公立醫院也是如此,我們老家的公立醫院前幾年也說要改為私立醫院。這樣的事情老百姓管不了,媒體也不敢報道。現在國家都承認有利益集團,那麼教育官員當然希望建立自己的利益集團。”
報道說,校外培優的火爆有其歷史原因。以廣州為例,2000年前後,廣東一些公辦中學以國家要重點發展示範高中之名,紛紛停辦初中。為保留這些優質教育資源,政府當時鼓勵引進社會力量合辦初中,於是出現了一大批“名校辦民校”的初中。
民辦初中為搶奪優質生源,打著公辦名校的招牌, 享有民辦學校招生自主權,在義務教育小升初階段大肆選拔掐尖。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鬥對此表示,這種做法違反了中國的義務教育法,各地政府應當保證居民的子女享有免費的義務教育,
“過去一些年的教育產業化是錯誤的,義務教育必須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聯合出資興辦。即使在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公民的義務教育也使各級政府出資興辦。地方政府沒有權利逼迫民眾去上私立學校。”
胡星鬥教授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圍著考分轉,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他希望各地家長不要迷信升學率高的私立學校,
“升學率高不代表學校好,如果一個私立學校看重中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如果該校的老師僅僅會出怪題難題,圍著高考轉,這樣的私立學校不值得花高價去上。”
胡星鬥教授說,各地教育部門應該對“暗箱掐尖”現像加強監管,切斷公立學校和民辦學校以及培訓機構的利益鏈,讓公辦中小學回歸依法依規辦學和招生的軌道,給所有的孩子一個公平的教育機會。
(記者:高山;責編:嘉華 網編:李想)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就近入學定義 在 邱靖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區劃分調整,從104學年起,正式回歸新竹縣政府。
今年初,開了一個看似要來解決問題,但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引起里民大戰的會議。然後,所有問題,都是敬請期待下一集。
這個下一集,因為委外研究,千呼萬喚的終於在10月有了第一次諮詢會議,在12/13公開了調整資料初稿。
這次,縣府教育處不斷強調:一定會以數據為基礎,重新打破、重新再造。當然,過去得以參加會議,具有表決權的所有里長及各級民意代表,都沒有參與開會,當然沒有表決權。只有被諮詢的資格。
所有里長,都是有壓力的,尤其是竹北市東邊的各里里長。但是,大家都表示願意相信縣政府,相信縣政府一定會秉公處理。
但是…………說實話,一直到會議當天,才憑著幾張播放的投影片,就要拼湊出整個學區調整的我們,面對從1213至今晚12點多的民眾留言和來電,我真的是覺得難道真的又是一個紙上作業的規劃嗎………我最怕紙上談兵,沒有現場經驗的專案報告………
( 明明我知道委外時,我就一再拜託,委外單位一定要到現場實際走動,絕對不要只看地圖、只看數據 。明明我有特別拜託,一定要了解過去所有陳情意見 ,絕對不要只有理論……… )
事實上,我今天中午跟教育處長碰面,依然表達我對本次企圖重新定義學區劃分原則的初衷的肯定和支持。但是,我提出幾點建議:
1》對於確實有待商榷的幾個鄰,應該再仔細思考。尤其若是以就近入學,為第一優先條件的話,確實有幾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鹿場里好幾個鄰,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也提出了民眾陳情資料。
2》對於同一條街,是否盡量同一學區。這個問題,也是有些誇張的。尤其就是劃掉同一條街上的1、2個社區,這樣真的不能理解………是依據4個原則的哪一條?
3》兄姐條款的再確定。希望兄姐條款,可以在新辦法實施後,依然維持。
4》台中教育大學的模型和公式,是否可以提供更多說明,讓大家都能更加理解。因為自始至終,我沒有看到一張紙、一個字。( 我們與教育處聯絡,教育處自己也沒有任何資料。我實在認為相當有必要針對本案的招標及合約,進行深入了解 )
5》何時召開下次會議?各項意見是否應該彙整,深入研究後,再召開。尤其,很多民眾和家長,根本不知道學區有這麼大的調整。
處長表示,一定會審慎處理。
我一定會持續追蹤、要到資料。然後詳細閱讀,將所有問題標出來,特別是明顯牴觸4項原則的部份。然後請教育處一一說明!
我這麼做,只是希望真的能夠集大家的努力,真的建立一套合理公平的機制。別再讓學區問題,繼續困擾大家。因為,我們還有很多教育工作要關注!
但,眼前的狀況,恐怕…………還差…………有點遠…………
就近入學定義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育
台灣官僚文化,自從我進了大公司之後,就更明白「管他東西南北哀嚎,只管老闆主管所需」的微妙道理。即使別人再急,不是自己老闆要的,全都不重要,只要交得出老闆要的資料,一切都沒問題。
教育官場亦然。
原以為12年國教會是一場能有效解決一試定終身考試文化的解藥,在虛偽造假文化的「調整」下,果然變成一場「達到老闆要求目標」的大戲。
兒子就讀的國中,是新成立沒幾年的學校,原本校風開放,卻就在兒子入學那年,換了個校長,之後校風就變了。(;´༎ຶД༎ຶ`)
國中入學高中依照教育部的標準是要達到「免試入學」,但教育部搞了一個叫做「會考」的東東,其目的依據教育部國中教育會考網站的說明是:
一、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
二、檢視學生學力,確保學習品質。
三、回饋學習成果,強化適性輔導。
四、提供學力資訊,俾利因材施教。
如何免試入學?一間學校就那麼大,於是免試入學就可能某校會超額,超額怎麼辦呢?那就來比順序吧,因此有了「超額比序」這個名詞。那要怎麼比呢?(靠北,不是免試入學嗎?) ヽ(*`Д´*||
簡而言之,就是將 以下:
1. 志願(30分):確認學生志願,最低28分,志願落在填的前10所的就30分,11-20所的就29分,21-50的就28分。所以基本都有28分。
2. 就近入學(10分):鼓勵就近讀書,不在規範的範圍讀書就0分。所以讓一般人不敢跨區,否則一差就差10分。
3. 弱勢(3分):弱勢依偏遠和中低收入最多3分,一般人0分。偏遠學校定義由主管機關核定。
4. 多元入學(均衡12分、德性5分、記過6分、嘉獎4分):均衡學習分體健、藝文、綜合達60分以上,每項可得4分,德性分社團參與(2分)及服務時數(3分),無記過或都銷完過可得6分,還有警告的得3分,有小過以上的就0分。大功3分,小功1分,嘉獎0.5分。
5. 會考(30分):每科精熟6分、基礎4分、待加強2分。5科最高30分。
~~~~~~~~~~~~~~~~~~~~~~~~~~~~~~~~~~~~
那麼簡單說,一般而言,志願都會拿到,就近入學因為一差就10分,所以除非萬不得以,大概也不會有人自找麻煩。弱勢這個就沒辦法比了。於是學校在多元入學就可以著墨了。
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提升學校的聲譽,好讓家長願意讓學生來就讀,於是均衡發展的分數一般都會全拿,也就是三科都在60分以上。德性的服務時數呢,老師也會每學期push 學生參與,即使最後不足,老師也會想辦法用各種理由讓學生補足,也就是3分也會全拿。社團的部分呢,小犬的校長可精明了,一年級只有一個社團-羽球社,二年級也只有一個社團-心智圖社,學生完全拿得到分數,但也完全沒選擇的機會。這是我杜爛的地方。至於功過的部分,一般過只要乖一點,都可以銷掉,記功呢,則是老師會找名目幫學生記。也就是說,多元入學的部分,一般學生都會全拿。
綜合上述,基本上,也就是除會考外,其它分數,學生一般都會全拿,所以呢,
-最後還是要比會考分數
-最後還是要比會考分數
-最後還是要比會考分數
設計了一個複雜的評分比分方式,看似合理公平,最後卻仍逃不過初始的目標「降低考試壓力」。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教育部看似乎想辦法要做好平均分發,但顯然學校在少子化的壓力下,為避免升學率難看,則是想盡辦法要提高學生其他的績分,然後再要求國三生「自願」留下來晚自習。這時光彷彿又回到70,80年代。( ̄□ ̄;)
這是一個巨大的惡性循環結構。家長一昧地要學生讀高中,高中資源分配不均(聽說有分配優質高中,但我看名單,幾乎所有的高中都在榜上⋯⋯搞屁啊),學校在少子化的影響,怕學生不來就讀。於是明星高中依然明星,偏鄉高中依然偏鄉。最後可能90%的學生仍然要以會考來比成績,比排名,比未來。
家長:大部分的家長仍有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因為整個社會仍是以學歷為主,嚴重缺乏對專業的尊重,於是傳統手工慢慢流失,黑手土木找不到工。這是目前家長心態急需調整的。
學校:當我聽到教務主任擔心學生不來就讀時,我倒是很驚訝。少子化的壓力下,每間學校也會擔心「業績」。反正學校都依照教育部的規定,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社團」了。但我們的教育該是這麼分配的嗎?
教育部:反正我好不容易弄出一套看似公平的比序方法,至於執行得如何,那就再說吧。
==============================================
我不是學教育的,也提不出什麼好的建議。
但如果大家搞了一大圈,看似多元教學,本質上卻又回到單一考試比成績,那和職場上要大家一起演一場戲有何不同?(*´~`*)
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各校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平均,明星學校(嗯?好像都是普通高中)的光環就會越來越亮,拼命想擠進去以求脫貧的家長就會越來越多。因此這種結構性的問題,唯有先從公平分配學校資源做起。讓每個學校都有均等的資源,提升自己的教學環境,降低明星學校的光環,整個升學架構才可能會有所改變。否則,30年後,填鴨式的教育仍會出現在後代身上。
說真的,看到填鴨式的教育仍存在,心裡真的很難過。(◕︿◕✿)
就近入學定義 在 昨天(7月24日)洪金烈先生投書金門日報,對國中會考與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第三條定義:(一) 免試入學:免入學測驗,依性向、興趣、志願等,選擇直升或進入就學區內之學校就讀。 ... 鼓勵學生就近入學;2. ... <看更多>
就近入學定義 在 「區內入學」等同「就近入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就近入學 」的 定義 為何? 蔡若蓮回應,學位供求以整個區規劃;「 就近入學 以校網作本位」,這個原則自1982/83年開始實施,至今無變,皇后山屬81校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