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 CPTPP 後,我國也在昨天正式宣布,將循 WTO 模式,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為名申請加入 CPTPP 。
相信大家也都非常好奇,「 CPTPP 」到底是什麼?對台灣來說,加入的優缺點為何呢?
實際上「 CPTPP 」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簡稱,前身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TPP ),是一個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定。
隨著全球化的浪潮之後,促進貿易自由化和降低關稅壁壘,一直是世界各國致力的方向。而除了雙邊簽訂的 FTA ,區域性的多邊協定和經濟整合也陸續出現,歐盟更成為了其中的典範。透過這樣的協定,不僅能夠強化貿易連結,更可以提高本國產品競爭力及國際投資。
也因此,整個泛太平洋地區,早在 2002 年就從 APEC 會員發起,希望以泛太平洋的夥伴為主體,重組一個新的多邊貿易協定。並且在 2010 年後,由美、日主導下成立了 TPP ,並且展開逐步談判,當時更有專家認為,這會是對中國的一種經濟圍堵策略。
然而,到了 2017 年,川普為保護本國產業,正式宣佈退出 TPP 。隔年,完成改組的 CPTPP 正式簽署協定,成員包含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以及秘魯等 11 個國家。
這 11 個國家,多為我國重要貿易夥伴,更占我國國際貿易總額超過 24 %。加入 CPTPP 對我國來說,確實有高度的重要性。作為以國際貿易為基礎的台灣,尤其面對中國所參與的 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威脅,讓我們加入 CPTPP 的急迫性提高。
然而任何的貿易協定,一旦要推動市場開放,就勢必會對本國內產生衝擊,從目前的觀點來看,我認為大致會有以下三者:
🔎 名稱問題
台灣這次循 WTO 模式,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為名申請加入,行政院政委鄧振中也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參加經貿協定,我國長年使用「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也是爭議最小的,所以就選擇這名字,這是思考過的決定,也是大家最習慣的名稱。
然而過去也多有民進黨委員批評過馬政府,各國皆是以主權國家名義參與協定,我國這樣的做法是否有自我矮化之虞,確實需要討論。尤其在中國也爭取加入的現況下,如何顧及經濟發展及主權捍衛,勢必會成為一個討論焦點。
🔎 核食問題
早在 2018 年,台灣通過禁止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公投後,當時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就曾表態,台灣若想加入 CPTPP ,將不太可能。目前兩年過去了,到底公投的效力如何?政府將如何因應?都會成為未來談判的焦點。執政黨目前僅表示,會在國民健康,科學根據、國際規範三個原則下進行討論。
我認為,食品健康始終是一個科學問題,延續先前美豬的討論,我仍然認為必須要在「加強邊境檢疫能量」、「明確科學檢測」、「完整標示」的前提下進行對話,才能夠讓民眾保證安心。
🔎 產業衝擊
事實上, CPTPP 有別於 WTO (世界貿易組織), WTO 相關規範範圍是貨品、服務業、檢驗檢疫、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等傳統經貿項目,但 CPTPP 涵蓋事項包含電子商務、競爭政策、勞工、環境保護及中小企業等,規範算是相當廣泛。
也因此,台灣在談判過程中,也應持續檢視國內的相關法規是否已經修正到位。根據經濟部今年的 CPTPP 專案報告中也提到,包含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數位通訊傳播法都待修正。我也希望院版能儘速送至立院排審、討論,才能夠一併推動國內制度完善。
另外,倘若未來真的加入,包含農業部門,以及汽車、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都可能會受到衝擊,農委會更盤點 20 項敏感農產品爭取關稅配額,以避免農民受損慘重。這些產業的後續配套也必須要優先考量。
今年初的時候,甫才脫歐的英國也正式宣布申請加入 CPTPP ,代表這個泛太平洋國家所組成的貿易協定,確實具有高度的區域經濟影響力。而今年 5 月也有加拿大朝野共計 102 位聯邦參眾議員,跨黨派連署支持台灣加入 CPTPP ,代表我國持續成長的經濟實力,也獲得一定肯定。
總歸而言,對於加入 CPTPP ,我們當然樂見其成,然而我也要呼籲,執政黨必須要正視「台灣正名」、「核食問題」、「產業衝擊」等等隨之而來的議題,積極推動國內理性的討論和對話,進而提出相關具體配套及規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的網紅蔡文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 行政院自2020年1/1推出「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其中「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投資金額大約是8千億元,創造約65,094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三大方案總計有682家企業投資約1兆1,235億元,創造約94...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討論] 台灣電競發展為何失敗??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台灣電子競技聯盟- 為確實反應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現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Re: [討論] 台灣電競發展為何失敗?? - C_Chat - PTT情感投資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電競產業公司的情報與評價,MONEYDJ、YOUTUBE 的評價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落實中小學校「班班有冷氣」政策 搭配太陽能光電設置量已達85.3MW
陳其邁市長於競選期間,率全國之先所提出的中小學校「班班有冷氣」政策,獲得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支持,所需近30億元經費,由中央補助88%,餘由市府自籌辦理。今天下午我隨同陳其邁市長,以及教育局謝文斌局長,陪同行政院沈榮津副院長前往仁武區登發國小、鼓山區龍華國小,巡視各項工程設施的建置情形。
陳其邁市長表示,如若沒有蘇院長、沈副院長在中央全力支持,光靠地方政府絕對是做不起來的;高雄目前已有333所學校開始投入,以「班班有冷氣、校校有光電」的目標來照顧我們的孩子;未來全市將有348所學校、9,774間教室,將透過冷氣設置與電力改善工程,搭配校園設置太陽能光電設備,為孩子們打造舒適的綠能環境。
在視察仁武區登發國小、鼓山區龍華國小的工程進度時,沈副院長即表示,電力改善及冷氣裝設原來預定於明年2月完成,但希望能提早至今年12月底就完成;至於太陽光電則是預定在明年2月,達到8成的裝置容量,以提供學校冷氣電力來源,避免因為班班裝了冷氣而造成學校負擔。此外,沈榮津副院長此次巡視,極為重視各校仍於施工中之施工品質以及冷氣丶線路丶分電盤等施工的美感品質;也希望透過實地走訪,為學校的施工品質把關,讓台灣頭至台灣尾,均能享有同等的施工品質提升。
高雄當前推動的「班班有冷氣」政策,除盤點校園電力現況、透過設計監造招標改善電力系統,並進行電力系統改善工程招標及施工、同時採購並安裝冷氣機與能源管理系統等,希望全面性改善校園的基礎設施;推動校園屋頂太陽光電設施建置與校園植樹計畫等兩項配套措施,更為校園長遠的綠能永續發展打下基礎。
為加速招標作業的行政效能,市府將348所學校分為62群,以群為單位進行電力改善工程,然囿於疫情嚴峻及大環境缺工、缺料影響發包進度,為此,依據陳市長指示我召開跨局處平台會議,於7月底邀集各機關及台電公司等單位,檢視各項發包案件所遭遇的難題,逐一排除障礙,終於順利完成全數招標作業。接下來教育局將力拼相關工作能於炎熱的夏天到來前完成,好為孩子建置好舒適涼爽的教室空間,讓孩子安心學習。
綠電,即是未來,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與傳統能源快速耗竭,全球企業紛紛投入參與RE100(再生能源使用率100%)的行列,高雄要吸引國內外高科技產業進駐,為孩子們創造優質就業機會,就必定要走上綠電發展的道路、追求環境永續。
高雄推動綠電政策,率先以公有校舍作為示範,本市已盤點216校可供太陽光電系統設置,今年度由教育局輔導學校自行辦理招租,及工務局統一標租的設置容量,總計已達56.4百萬瓦(MW),並以「綠能光電6年1G」為目標,將於110年至115年,實現1000MW的光電設置容量;截至今年7月底,高雄的光電設置備案容量達164.5MW(百萬瓦),已逾130MW(百萬瓦) 年度目標,接下來,高雄市仍會持續努力,建構安全穩定、效率及潔淨能源供需基礎,並為孩子的綠色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班班有冷氣
#校校有光電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上)
英國政壇怪俠George Galloway曾說: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
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前陣子的疫情三級警戒
讓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待在家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
經歷平常無暇注意或體會的事(不論好壞)
所以大部分的人感覺都是步調慢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卻在飛快的加速,
幾個月的時間內,許多現象都加速了十年,
幾乎完成了一個世代的轉化。
這就是疫情開始之後,
世界趨勢變化的寫照。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
這本書的作者Scott Galloway,
(跟前文提到的的Galloway不是親戚)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是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九家公司,
也是另外兩本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
我很喜歡他立場鮮明、商業實戰經驗豐富、
帶有一點點世故的自大、直爽的風格,
他的書中可以看到很明確直白的論點。
當然,立場人人不同,
他以身在美國的視角出發,
但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
一樣可從書中的分析得到很多想法。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一、大加速
二、強者恆強
三、現金為王
四、大分散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六、紅與藍
七、四巨頭
八、破壞性創新
美國科技巨頭們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以前看小說或是動漫,
都曾經看到未來的世界是由企業統治,
從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來看,
這些想像似乎成了神準的預言)
在疫情開始之後,
這些企業對世界的影響甚至有增無減,
作者在書中有很多針對這個現象的探討
身為一個連續創業家,
他有跟這些巨頭們交手的經驗,
所以分享的經驗都是活生生的,
而不是象牙塔裡那種學者氣息與口吻。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上述的論點
一、大加速: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
扮演一個加速劑;它會啟動一些變化並改
變一些趨勢方向,不過在此同時,疫情的
主要影響是加速已經存於社會的動力」
加速聽起來很厲害,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加速的狀態並非對所有人事物都友善,
而是對之前正在成形的社會/商業轉變、
社會趨勢發展中強大的力量、
相對強勢的族群,
帶來更好、更多、更大的推動力量。
但是,
「負面趨勢可能以更高的速率加速」
「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
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許多因疫情而
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削弱我們在『後疫
時代』復原和發展的能力。」
各種型態的不平等,
包括教育、企業競爭、貧富差距...等,
在這段時間更明顯的被曝露出來。
以工作機會來說,
Covid-19帶來衝擊的前三個月,
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13%)
比起大蕭條時期兩年所失去的(5%)更多,
美國用過去十年創造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
卻在十個星期內摧毀四千萬個工作。
而且收入低於四萬美元的家庭受創最嚴重—
2020四月有近40%遭解僱或休無薪假;
相較之下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
失業的比例只有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疫情封城或是提高警戒的情況下,
能夠遠距離的工作都是中高端的工作。
有60%超過十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
相較之下,
只有10%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進行,
低收入工作者被資遣或放無薪假的機率,
是較高收入工作者的將近四倍。
遠距工作所帶來的好處,
流向原本就過得比較好的那些人。
另外的例子是零售業的變化。
在美國,二○二○年初,
大約有16%的零售業是透過數位管道交易。
二○二○年三月到四月中旬,
疫情出現後的八個星期,這個數字跳增到27%,
而且沒有退潮的跡象。
而且看得更深入,
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的比例,
從2000年扎根後大約每年成長1%,
而從2009年到2020年初這十年,
也才成長了10%,
但2020年的短短八個星期就成長了11%!
這就是大加速,幾個星期內,
十年的發展就完成了。
二、強者恆強(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
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後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從一兆美元加速到達二兆美元(2020年三月到八月)。
同樣在這幾個星期內,特斯拉(Tesla)不只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甚至還比Toyota、Volkswagan、Daimler,以及Honda等公司的總和還有價值。
至於資本市場,在2020疫情爆發期間,
美國股市先是經歷一波巨大的跌幅
(2020年2月下跌到3月低點,
大約下跌了40%),
但隨後也上演一波大反彈,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是全球最強大市場所展現的韌性,但事實上,這是一幕強者更強的戲,
所謂的「復甦」是少數公司超乎尋常的獲利所造成,特別是科技業巨頭和一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沒有反映在更廣泛的公開市場上。
我們把公司規模分開來看,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S&P500指數(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維持年度的正成長,
但是中型股下跌了10%,
S&P600小型股指數則衰退15%,
而受創最深的「BEACH」產業—預定(booking)、娛樂(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s)、遊輪(Cruises)、賭場、飯店與休憩(Casinos, Hotel, and Resorts),在這段時日內股價平均下跌50-70%...
媒體被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股指數閃亮亮的表現所吸引,
但是,一場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正悄悄進行。
很多過去知名的品牌都在這一波宣佈破產:
服裝品牌J.Crew、Brooks Brothers、True Religion;赫茲租車(Hertz);連鎖健身品牌Gold’s Gym、24 Hour Fitness;健身營養品公司GNC;高級食材超市Dean & DeLuca…名單還有一長串,這真的是會讓人下巴掉下來的名單,因為太多我們認識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就這樣在疫情期間默默的「確診死亡」,
但是這些企業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針對強者恆強、弱者加速淘汰這樣的狀況,
作者在書裡提到一個務實卻也很心碎的思維:「如果品牌是你最強大的資產,但企業已陷入結構性的衰退,那就該認具思考在企業消亡前充分榨取品牌的利益。儘管我們盡可能把品牌人性化,不過品牌終究不是人—它們是要被變現的資產。一個品牌在消亡之前,沒有把握它的黃金歲月充分利用它的價值,才是唯一的罪過。」
三、現金為王(淘汰賽中存活的關鍵之一)
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它提供的「數字」(財務報表、營收獲利...等)和它的「敘事」(在大眾之間傳遞的公司文化、公司歷史,使命...等故事)所呈現的結果。
「目前看來,規模大小給一家公司提供的敘事不
只是能否度過危機,而是它在後疫時代能否蓬
勃發展。擁有現金、擁有債務擔保、擁有高價
值股票的公司,將可以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
手的資產,鞏固在市場上的有利位置。
疫情同時也助長「創新」的敘事。被視為創新
者的公司所獲得的估值,反映的將是十年之後
估的現金流,並且以難以想像的低利率折現。
這正是特斯拉的市值如今超越豐田、福斯、戴
姆勒、本田總和的原因所在。儘管,事實上特
斯拉在2020年大約生產四十萬部車,其他四家
汽車公司總共打造出兩千六百萬部車。」
當市場決定亞馬遜、特斯拉、以及其他被看好的公司(也就是市場上的科技巨頭們)是贏家,市場就會降低這些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他們可以更容易而且用更好的條件拿到他們要的錢),增加它們的補償價值(透過股票選擇權),並調升它們獲取本身無法自行建構的東西的能力。
而且,如今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低利率、政府振興經濟方案這些寬鬆政策讓市場上有滿滿的錢想要找到好的投資方案或是公司,想當然的這些市場寵兒會是優先被選擇的對象)疫情衝擊之前表現良好的公司,在這場全球危機中將得到驚人的獲利。
過去十年,市場判定一家公司價值的標準,已經用願景和成長取代獲利(舉例:Amazon、Tesla、Netfix…沒賺錢但股價市值卻仍然衝天)。不過在疫情流行期間,畢竟現金是王,成本結構則是新的血氧值,誰有更多現金,就站在更好的長期戰略地位上。(舉例:Costco可望在零售業逆勢攀升,其中一個理由是它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近200億美元,它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關門之後,好好挑選它們要變賣的資產跟留下來的客戶,因此在每個產業類別,權力都將更集中於資產負債表最搶眼的二或三家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收支平衡不良,那現在已經無力為繼;如果你從事的是必需品零售業,那麼你的產品比過去更必需了;如果你在可選擇性零售業,你的產品比過去更顯得可有可無。」
後疫時代損失最慘重的將是有眾多員工、但帳面成績不良的大型公司。比如傳統零售業,如果無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更常在線上消費的族群,疫情期間無非雪上加霜。
而餐飲業,特別是餐廳,也面臨艱困的挑戰,因為有大額的固定開支(房租),而且幾乎無能為力改變現況(房東降租是佛心,不降租也無計可施),再加上沒有緩衝的資金可以幫忙度過艱困時刻(大部分餐廳手上保留可以週轉的資金都不高)。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採訪餐飲界名人張錫鎬(David Chang,在全球有數間餐廳,同時也是Netflix紀錄節目《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的主持人)的文章中提到,疫情過後,餐廳或服務業可能消失,「如果政府沒有介入協助,未來服務業將不存在。」儘管當時的政府有與餐飲業代表商談援助計畫,但代表一字排開都是大型連鎖餐飲業者,很可能疫情下能生存的只有連鎖餐廳,David提到其它中小型餐廳時明顯的表現出擔憂。當然,還是有很多具有特色與知名度的餐廳可以生存下來(至少目前為止仍在苦撐),但是餐飲業的變化與整合,已經是進行中的必然,這個產業當然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很多獨立經營的個性化小店,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衝擊紛紛停業。運動休閒產業也是如此。
很多台灣的餐廳、健身房、個人運動工作室…等等,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是一路苦撐,最近陸續聽到自已認識的品牌要結束營業真的很心酸,而且雖然解封了,很多店家其實還沒止血,只是流血流得比較慢而已…即使現在已經陸續補充疫苗供民眾預約施打,但要能恢復到疫情前一切「正常」的生活,依然是無法預測且非常緩慢的過程。
其他的,下次繼續跟大家分享
#jeffmachine #puma #pumataiwan #pumaeveryday #postcovid #faang #大加速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
行政院自2020年1/1推出「投資台灣三大行動方案」。其中「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投資金額大約是8千億元,創造約65,094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三大方案總計有682家企業投資約1兆1,235億元,創造約94,050個就業機會。其中「台商回台」投資,雲林縣有92.44億元、嘉義縣為181.49億元、台南市為1,387.15億元,雲嘉南合計為1,661.08億元,嘉義市是0。
天下雜誌報導,至2020年9月截止,三大方案中各縣市新增的投資金額,鄰近的雲林縣為145.26億元,創造了1,060名就業機會;嘉義縣為208.97億元,創造了2,593名就業機會、台南市為1,684.16億元,創造1萬名就業機會。資料顯示,從北到南算起來,嘉義市是今年西部縣市投資額最少的縣市。
美商google的第3資訊中心設在雲林斗六,投資218億元,總計加起來超過363億元,又多增加1千名工作機會;嘉義縣208.97億元外,還有中山科學院在民雄開發一個面積54公頃的「航空研發基地」。
市府建設處工商科表示,嘉義市2020年10/31止,各類型投資金額統計。醫療照護31.87億元、消費娛樂5.33億元、生產製造及廠房擴建18.5億元,合計55.7億元。
資料顯示即使是電腦資訊業、研發單位對嘉義市的投資意願也顯得相對較低,這造成嘉義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比鄰近的縣市較少,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減少,會導致人口外流。這是嘉義人長期來心中的無奈。嘉義市要成為
「雲嘉南的領頭羊」、「西部走廊的新都心」就必須要在經濟發展上超越鄰近縣市。
嘉義市的「產業政策」是醫療照護、生物科技、文化創意、觀光旅遊。但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策略」。就是要先做現況調查、了解市場需求、評估自身能量與定位、尋求技術支援、規劃土地取得、擬定招商計劃。而未來的數位科技及其周邊服務系統、電競產業也需納入。
文旭指出,沒有清楚的產業政策與招商計劃,就不會有招商壓力,也就不會主動去招商。當別人都很認真在爭取每一次的投資機會時,我們的招商成績竟然是西部縣市最少的,而我們還自我感覺良好,因此投資機會就被拉走了,招商是個競爭的市場。市長的職責就是帶領嘉義市往前發展、向上提升,發掘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總要能看得比別人遠,才能帶領團隊往前走。
目前嘉義市有34處乙種工業區,總面積230.87公頃,開發率僅62.3%,如果扣除國營的中油溶劑廠區,大概只剩50%,許多土地與廠房均在出售中。這波台商回台投資熱潮中,企業都在忙著找工業用土。嘉義市如何充份開發工業用地不要讓它閒置?如何認真招商讓企業來嘉義投資?是市府的重要職責。
如果沒有企業投資就沒有新增的工作機會,那就業會發生困難,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會往外地去找工作,如此年輕人口就會流失,而在地人口慢慢老化。那這個城市就如一池水慢慢地在蒸發,若沒有新的活水注入,這池水就會慢慢地減少。
人口的流失與人口老化將導致消費能力下降,消費能力下降產業的產能將會萎縮,企業缺乏投資意願,減少投資金額,產能降低又造成就業困難,年輕人口流失,人口老化,收入減少再導致消費力下降,進而落入惡性循環。
這波台商回台投資8千億,嘉義市卻掛0;工業用地近半閒置,市府更應積極招商使其充分開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年輕人留在故鄉嘉義。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8月2日《早安健康》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頒獎典禮,大會評審團由「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楊志良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同時由「台灣路竹會」劉啟群會長、《早安健康》林文玲發行人及「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邵懿文理事長,從創新力、號召力、整合力、社群影響力、執行力和個人魅力五個面向進行評比,今年共分為三大組別:「個人組」、「非營利事業機構組」及「公部門組」。
個人組共計超過百位專業醫療工作者報名參賽,其中除一般常見的醫師、藥師及營養師之外,更有目前逐漸受到社會重視的兒童職能治療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更號召17000名網友參與人氣投票活動;而非營利事業機構組及公部門組則吸引了將近20組團隊報名,橫跨北中南各縣市衛生局,精采程度可見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獎名單:
公部門組:南北資源差異,讓行動數位落實縣市公衛
本屆公部門組公共健康數位傳播首獎為【嘉義縣政府】。由於嘉義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西臨臺灣海峽,東則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居民以年長者居多,故縣府衛生局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積極透過全方位數位整合宣傳,搭配行動醫療車,提醒年輕人能夠帶家中的長輩參加定期健檢,而偏鄉的年長者則能夠享受行動醫療車的便利服務,不必再受路途之苦,大幅降低醫療資源的不足及解決偏鄉照顧的不便。
本屆獲選的同時有 「台南市政府(組織創新)」、「嘉義市政府(社群互動)」與「新北市政府(健康促進)」等三個縣市衛生局單位。評審團召集人楊志良教授表示,台灣公部門長期處於南北資源不均的困境,但台南市、嘉義縣與嘉義市能夠了解縣市民眾的現況,並且積極的整合現有資源,讓公共衛生服務能夠可長可久的被完善,實屬難能可貴。
而新北市政府則是善用其行動數位的服務,為民眾建立一個綿密且有效率的醫療網絡,這在公部門單位是相當罕見的創新與突破。
非營利事業機構組:任重道遠,默默為公共衛生而付出
本次非營利事業機構組獲得首獎的是【 南投縣國立草屯商工】。 草屯商工長期透過各式網路行銷及影片宣傳,持續推動校內及社區健康減重競賽,讓學生及社區民眾都能夠透過簡單且有效的方式,從減重來降低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傷害。除了校內服務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推展到社區服務,讓一般民眾也能夠配合學校的活動,一同為自己的健康而減重。
另外得獎單位則是 「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組織創新)」、「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社群互動)」和「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健康促進)」,在非營利事業機構組,評審團著重於服務時間的長短及持續性,因為公共衛生服務與教育服務不同,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所以在於持續服務的精神及態度上,就顯得格外重要。
個人組:從數位傳播,破除民眾的醫病迷思
本屆個人組參賽者將近100位,來自北中南各地分屬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大家對於目前的公共健康傳播皆有著相當沉痛的認知,那就是台灣民眾目前在於公共衛生的教育嚴重不足,導致醫療資源被過度浪費及偽醫藥流竄。
今年獲選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的得主一共有25位,分別是王孟祺醫師、林世航營養師、林友祺醫師、林思宏醫師、白永嘉醫師、吳映蓉博士、吳宜樺治療師、吳予曦護理師、吳肇鑫醫師、呂紹睿醫師、江守山醫師、胡海國醫師、洪永祥醫師、陳欣湄醫師、陳保仁醫師、陳志金醫師、楊承樺營養師、徐嘉賢醫師、劉博仁醫師、劉宗瑀醫師、黃貴帥醫師、樓中亮中醫師、蔡宏斌醫師、廖偉呈藥師與蘇妍臣營養師。評審團的評比重點在於公共健康的文章篇數、影音數量及互動人數, 免除類似商品或醫療代言的置入文章,讓認真推動數位公共健康的醫療工作者,能夠被民眾所看見。
本次個人組評選,因為決選候選人皆相當優秀,故評審團召集人楊志良教授及劉啟群會長特別要求追加獎項,讓認真備賽的候選人都能夠藉由本次評選獲得獎勵。
「網路人氣獎」得獎者為許添盛醫師,許醫師以將近4000票的超高人氣,搶佔總投票數的1/4,充分展現其個人魅力及數位傳播影響力。
「社群互動獎」得獎者為李錦秋營養師及王思恆醫師,二位皆是以網路化名-啾啾營養師與史考特醫師,透過幽默且有趣的插圖及淺顯易懂的文章,與民眾進行互動與解惑。
「創新服務獎」得獎者為江坤俊醫師與黃峻偉醫師,二位醫師雖然服務於基隆及雲林等地方,但仍積極透過數位平台與病友互動,改善醫病服務無法連續的問題。
本屆個人組「公共健康首獎」得主為葉勝雄醫師及魏智偉醫師, 葉勝雄醫師以大量且豐富多元的小兒科保健文章,在FB等數位社群平台擁有極大的傳播影響力; 而魏智偉醫師則是以急診室醫師的身分,以淺顯的文字、富情感的描述及手繪漫畫,透過FB、youtube及電視節目等多元豐富的傳播,讓民眾能夠理解正確的醫病關係。
主辦單位《早安健康》發行人林文玲表示,公共健康是一門艱難的功課,它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靠少數個人就能促成,希望我們都能夠藉由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的評選及集結,讓善的力量能夠被聚集,而後放大。
期許明年各位參賽者都能夠再次齊聚在這裡,也希望早安健康能夠拋磚引玉,讓社會對於公共健康的議題更加關注,一同為公共健康傳播而努力,讓健康每天都做得到。
相關文章
全台首度!萬人讚聲,第一屆公共健康數位傳播獎得主出爐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090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台灣電子競技聯盟- 為確實反應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現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確實反應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現況,提供政府與產業界掌握文化內容產業發展趨勢,據以擬定產業發展目標及實施策略。 2020 年文化內容策進院將原文化部各項產業調查計畫統 ... ... <看更多>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Re: [討論] 台灣電競發展為何失敗?? - C_Chat - PTT情感投資 ... 的推薦與評價
以前台灣馬上拍板喊發展半導體結果真的發展起來了: 是不是台灣電競發展沒有效仿半導體那樣 你舉例的 ... 連台灣自己的現況都認不清是要發展什麼產業啦. ... <看更多>
台灣電競產業現況 在 [討論] 台灣電競發展為何失敗??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