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傳送門:
https://youtu.be/k37AQqaaVO0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政府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競爭法案,目標顯然就是中國,那麼未來中美對抗會有甚麼演變嗎?另外,所謂的可愛中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外交政策上的改變嗎?還是中國有全球宣傳彈性上的變化?北韓最近好像又有一些變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來連線的是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剛好我們可以問一下在德州的快篩和篩檢的作法是怎麼樣,不然我們指揮中心又要告訴我們說因為沒人來申請快篩試劑進口所以他不能核准,可是台灣明明有接近二十家的廠商自己有生產快篩試劑,還有出口ㄟ,到底是怎麼樣啦!國民一直在死,結果指揮中心搞不清楚快篩狀況還在等人申請,是不是睡著了?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產業政策法案。為了增強對華競爭,該法案將在未來五年將2500億美元投入科學研究和發展。共和黨和民主黨克服了他們在經濟政策上的傳統黨派分歧,68票贊成、32票反對的結果反映出,兩黨議員均迫切希望加強美國的技術和工業能力,以對抗北京。
華盛頓——在來自中國的緊迫競爭威脅面前,參議院正準備通過美國歷史上最全面的產業政策法案,打破了在政府支持私營企業問題上的黨派分歧,為增強美國的製造業和技術優勢,欣然接受近2500億美元的財政開支。】這輩子我還真沒看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在一個議題上面這麼的團結,雖然有一部分的議員把這個提案當成說因為政府投入因而會增加民間就業的切入點,但實際上美國的各黨各派對於美國本身企業的技術領導力的確感到非常的憂心,量子運算、美國半導體業等等,所以其中有非常多跳躍性的補助,譬如說對於民間太空業者的補貼,甚至讓國防部高等計畫署DARPA的預算加倍等等,但這擺明就是衝著中國製造2025來的規劃,會有效嗎?
而這次三個國會議員來到亞太地區坐著C17到處跑來跑去,其戰略上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單純只是送疫苗嗎?(也沒送給台灣)還是有甚麼更進一步的合縱連橫的目的,這三個議員未來會有更多的發展和可能嗎?
根據BBC的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承認,「幾乎所有部門」都未完成該國經濟發展五年戰略的目標。金正恩是在少見的勞動黨代表大會致開幕辭時發表這番講話的,這是朝鮮勞動黨歷史上的第八次代表大會。2020年1月,朝鮮在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短時間內便封鎖了邊境,以防止病毒入境。這個與外界隔絶的國家至今仍沒有報告確診病例。但這也使得它與鄰國和盟友中國的聯繫被切斷。】再加上北韓最近嚴格追究任何觀看韓劇或是KPOP的人罪責,不是死刑就是勞改幾十年,北韓這到底是出現了甚麼問題?
另外也是來自於紐約時報的報導:【當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上週初告訴共產黨高級官員,他們應該改善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溝通時,一些分析人士和新聞報導認為,他承認近幾個月來日益強硬的外交方式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
「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根據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北京共產黨機構的一次集體學習中說。】我實在沒想到習主席會說出可愛兩個字,難道是因為戰郎外交要轉向了嗎?還是傳統的柔弱勝剛強的可能性會成為接下的主旋律呢?
另外,根據TVBS的報導:【法國總統馬克洪,忙著下鄉造勢,為明年的總統大選做準備。不過他週二到法國南部鄉間,與支持者見面時,卻被人突然上前賞了一記耳光。儘管馬克洪事後說,他不會因此停下傾聽民意的腳步,不過因為長期封城,他的支持率已經掉到剩下38%,連任之路岌岌可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據說法國當地民眾都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可是法國不是快要解封了嗎?難道民眾就是氣他速度不夠快嗎?會不會之後連任失敗呢?
好啦,今天先隨便聊一聊到這邊~~~反正德州都快解封了【自暴自棄】
Dennis 的全球政治筆記 - 履行中庸,筆寫諍言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中庸之道在明明德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12月號
修身之綱領
上一篇講到修身的基本原理,人之所以修身,中庸 雲「修身以道」,原則就是「道」,而應用自然不能離乎 「德」,亦不能離乎「知、仁、勇」。我們無時不在進步,如不好學,則無新知補充,必然導致落伍。如果見旁人進步,相形見絀,仍不以為恥,則一旦有覺悟時,不及趕上, 則無從補救。倘若空言而不力行,或見義而不勇為,於己於人皆屬損失。因此從好學、力行、知恥開始,則能近乎知、仁、勇三達德,而知仁勇實為修身之綱要。《中庸》有雲: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修身為成己之末,為成物之本,修身 為內聖外王之基礎,為治國平天下之根本,知仁勇則為修身之綱要。
好學:我們要好學以趕上時代新知,知識之日漸增廣, 隨時進益,並要能合乎時宜。好學近乎知,因此君子不能不好學。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為學須日積月累, 不可鬆懈,須時恐不及,溫故知新,用力至勤,必要時甚至廢寢忘食,此謂好學。子貢曰:「學不厭,智也。」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因此好學為終身之事,成為嗜好,因此能不厭不煩,從「知之」以至「好之」,進而至 「樂之」。
力行:力行以助人進步,亦幫助環境進步。曾子曰: 「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我們做人如果一味只求自己進步,而不顧社會他人,則整體社會環境不進步,即便我們增進,社會不增進也無用。因此君子既能進益,亦宜使他人、環境乃至社會國家能同時進益,以求達於仁道之極境,除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外,還能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成己為的是成物, 修身為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而新民,己德既立,亦宜幫助他人進步。
知恥:知恥即有羞惡之心,能勇於改過,而日進聖賢君子之道,遠離小人鄙倍之域,故知恥近乎勇。人類與禽獸之區別,在人類知恥能改進,而禽獸則無。人類一切之文明推進皆由知恥而得,因此「恥」為人類進化的一種推動力量。 因為知恥而力圖改進,有所奮勉,進而有所作為。若喪失羞惡之心,則陷入墮落、麻木、萎靡、苟且、卑污、不倫,與 禽獸無異。因此聖人立教,必使人知恥,然後才有道德文化可言。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政事刑律,極其成效,不過使人免於罪惡而已,唯有教育才能使人常存羞惡之心,自覺自悟而日趨為善。恥在負的方面能讓人知其非,在正的方面能求其是,必須在負的方面能知其劣,又在正的方面求其優, 若不能發奮圖強,自立自強,仍無濟於事。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 人有。」又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好學、力行、知恥為修身之綱領,亦為人生進步之基礎,三者無先後順序,實為並進。好學而不力行,則未在實踐中知自己不足;於實踐中知恥而力圖改進,進而更加好學, 最終在知識和德行上均能增進,乃為君子修身之根本。
中庸之道在明明德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8年6月號
誠意
前幾篇講述的是吾祖先研究致知之工夫,由知物,而知天地、知命、知性,而明道、明德、明教,乃達知人之目的, 與「格物」「致知」,皆為學問之事也。學問為知識之分門別類,由一而生多,由簡而變繁,但道德為人類共生共存之原則,既然是原則,則萬殊終從一本,因此越講越多約法。
吾祖先對於「誠」有多種解釋和詮釋:「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至誠無息。」「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惟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誠者,自成也。」「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惟天下至誠為能化。」「誠之者擇善固執之者也。」「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至誠如神。」可以見到「誠」是相對抽象的。
我祖父陳立夫先生認為「誠」可比喻為一種動能,由於他的工程背景,以及他將誠用不同於傳統的科學方式比喻, 導致很多人對他這樣的詮釋有所批評,其實這些人對爺爺的比喻完全不理解。日月代明,四時錯行,淵泉時出,川流躍動,鳶飛戾天,魚躍於淵,我們仰觀俯察之余,可見吾人居住之宇宙為一大有機活動體,其一直不斷在動,如同《中庸》所說的:「誠者,天之道也。」《中庸》另外提道: 「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 可見誠為開端,由誠有形,進而動,最後變化,因應了「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也因此有「故至誠無息,不息則 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以上僅僅是一般人理解看似的物理的原理,「誠」在人身上也一樣為動力。
學問與道德,本來就應是相輔相成,相因相成,但有時候也會成為反比,因此老子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然而空有學問而無正確之精神和道德則枉然。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對自己誠,一旦不誠則失去動力。好比我們念書,考試前明明知道自己還沒讀熟,但會欺騙自己說夠了,就去和朋友玩樂; 如果對自己誠,則有動力將一切事物做好,做到極致。《中庸》雲:「惟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所謂「以求至乎其極」,即盡性。而對自己越誠,則越能撇開自我偏見喜惡,中立地看事物,「誠者不勉而中。」也因為中立看事物,而能越來越明白,越來越清晰,「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以上這些都源自於「誠」,而人對任何學習、待人、處事、接物,都需要意誠才 能做得徹底,因此「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也能應用在人身上,而人一旦懂了「誠」,有了「誠」,就能不斷鞭策自己,所以說「至誠無息」。
格物致知為求學問的方法和廣度,但空有方法卻不實際去做,也是枉然。知道了方法要確實貫徹,唯有靠誠意,因此誠意實為人事物的根本,不欺騙自己也就是成功的首要原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對所有事情能確實貫徹做好萬全準備,則我們對要發生的好或壞便都能應對如流,因此可以達到預知,「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而就是因為有了「誠」,所有提升自我的動力便有了,也就能成功地完成事物,「誠者,自成也。」
中庸之道在明明德 在 慮而后能得。... | By 驢徦咳- Hanna Lu 的推薦與評價
禮記》有〈大學〉、〈 中庸 〉二篇,南宋朱熹將之與《論語》、《孟子》二書合編, ... 謹選讀其中章節如下: 大學之 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看更多>
中庸之道在明明德 在 11【大學講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在新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學之 道在明明德 、在親親、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善-止於至善者,乃返本復初,全性之謂。 明明德 -內聖,修道(達本還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