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與微冷 這則是壓箱很久沒機會聊的冷知識。遇到時事,終於可以扯開來聊惹。說的時事是本週在美國紐約州刑事法庭的正對面樹立了一尊塑像。在媒體敘事中它被暱稱為【MeToo 美杜莎】,討論度很高。
塑像的作者是 Luciano Garbati。他意在顛覆希臘傳說中英仙柏修斯(Perseus)征討女妖的故事。這個迷因被藝術再創造,變成惹「美杜莎反殺英雄」,是為反映女性長久以來遭受的不平與無意義暴力。
其實雕塑的原件藝術家早在 2008 年就完成了。但最近又在網路上爆紅,加上紐約州刑事法庭近期有好幾起非常高調的性騷擾 & 性侵害審判案,因此經他授意立馬翻模,做為一具公共雕塑在該場合宣傳立場。
*花絮:被斬下的英仙的頭,其實是以 Garbati 自己的五官面貌為模。不曉得是惡趣味/在謝罪/還是真的剛好臨時沒有模特兒。順帶一提,英仙柏修斯就是星座英仙座的英仙他本人。
該雕塑直接致敬/顛覆的對象,是非常經典知名的,於文藝復興全盛時期豎立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領主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上,由藝術家 歡迎光臨.切里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完成的作品......他的本名 Benvenuto 真的是歡迎光臨的意思。以下話題切到古典那尊塑像的冷梗。
切里尼是手法高超的雕刻家和金匠。被歸類為風格主義派(Mannerism,或譯矯飾主義),這個詞的意思大約是指藝術家毫不含蓄,不受畫面應優美均衡的既有侷限,就是要把作品最生動、張揚、戲劇性、動感.....總之 最 驚 世 駭 俗 的一面,使用高超的技藝一次全部展現出來。這很有「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的精神齁。
科宅是在 YouTube「聰明歷史」Smarthistory 的頻道上學到這段有搞笑到的故事。這頻道超讚,有優質歷史古蹟與藝術品名畫名塑像的導讀解說喔。
[傳送門由此去 → youtu. be /Q1j-gPKAcDA]
說來是這樣,佛羅倫斯出身的切里尼,先是離鄉背井在羅馬等地打拼,待到建立了一定的名聲,他便大膽的拿著一具黏土的精細模型,親自找托斯卡尼大公:科西莫.德.梅蒂奇一世提案:
// 以下皆為設計台詞 //
切里尼:讓你的錢變成這個形狀,好嗎?
大公:屌喔。但我對於青銅鑄像也有一點知識的,看你這專案難度很高呢。我4可以出錢辣,但我覺得你不可能完成那具塑像耶。你要不要考慮清楚再下海賭身家?
請參考右圖,大公指的是切里尼的「尪仔」設計上實在太過於細節豐富了,柏修斯頭戴雙翅冠、腳踩有翼涼鞋(天神 Hermes 送他的裝備禮包,敏捷 +11),一手握寶劍(宙斯給的,材質是不壞之亞德曼金屬),另一手提截斷的美杜莎首級上還連著蛇髮一坨。換言之,有那~~麼多的細節,要讓青銅能一次灌滿模具中那些狹窄的地方是難上加難。一個不慎就有可能東缺一塊西缺一塊。
切里尼:我的技術就是那麼好,沒問題!
之後的發展,切里尼真的只差一點點就要被大公說中,栽在自己的自滿上。因為不管怎麼試作,青銅的流動性都差一點。傳說道,他不惜把自家的家具丟進爐裡,只求火更熱個十度八度,讓青銅能更流動。
傳說,這時走投無路的切里尼急中生智,把家裡的銀器和白鑞(鉛錫合金)器皿都混進青銅裡。正因為那些添加的雜質發揮了助熔劑(flux)的效果,進一步降低了合金的熔點。流動性終於足以完成超級複雜的灌鑄過程。完成了一生的成名之作。
但我是覺得以上都是增添娛樂性的傳說,身為金匠,切里尼搞不好早就計畫好了一切惹 XD 文藝復興時期藝匠們最愛的獨門炫技之類的。但即使如此,這也是個非常有優良物理化學梗的傳說,所以值得一聊。
根據 Smarthistory 的兩位主持人,之後的故事還有戲劇性之處。在希臘傳說中,柏修斯把美杜莎截斷的首級裝在袋子裡,不時拿出來對付他的敵人:「攜帶式石化光線」,弄得好像哆啦A夢的道具 XD。
當時,在領主廣場上早已豎立數十年,另一尊無敵著名的大理石雕像——正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切里尼讓人把柏修斯像放在大衛對面,使得大衛的視線直直看向了美杜莎的頭,好像一齣默劇,暗示說大衛/米開朗基羅是被柏修斯/切里尼擊敗的手下敗將之一,被變成了石頭的樣子。
真是一點都不謙虛呀哈哈哈。
值得一提,這故事中登場的科西莫大公,和上個世紀他經營銀行的祖先「國父」科西莫是差了N代的不同人物。這時梅迪奇家族的老本業銀行已經不存在(倒閉惹),商人共和國佛羅倫斯早已衰弱,被義大利戰爭摧殘,從自治獨立的共和國變成各方勢力的棋子,最重要的是轉為實質的專制政權。而大衛像是共和時代的傑作。切里尼提案,托斯卡尼大公委託的這尊新的英仙青銅像,在此也有聲明他的功業將超過先祖的政治性象徵。
(by 科宅編)
mannerism精神 在 謙預 Qianyu.s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嚴師】(English writing below)
狀況一:
「李老師,我要學習妳的嚴厲,用在我家孩子的身上。」
「老師,妳講的是什麼嚴厲呀?」
「就是妳對孩子禮貌的堅持啊!」
.
狀況二:
「李老師,妳的學生都很認真!他們大多都有準備《展示與講述》的物品,不像我的班!」
「老師,有好些學生向父母說他們覺得我很兇。」
「兇也有兇的好啊!」
.
我就讀大學時,為了繳學費,開始教補習。在當空姐時,義務教些貧困孩子補習。卸下空姐的衣裳後,曾當任小學的代課老師。做生意時,仍爲清寒學子免費補習,伸手拉他們一把。
成為風水命理師後,我依然還在教小朋友,只是選擇在語言中心兼職教華文。
我的一生,已經離不開教育了,不是賦予大人智慧,就是灌溉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我,樂此不疲。
大人小孩都說我嚴格。
我說:「教不嚴,師之惰」
大人小孩都說我很講究禮貌。
我常說:「你再聰明,考得再多的A,如果沒有禮貌,仍然沒有用。在李老師的眼裡,你依然是不合格的。」
這番話,我同樣用在大人的身上。
我堅持⋯⋯
每個孩子走進我的課室,要主動向老師問好,不是大搖大擺地晃進來,漫不經心地把書包丟在地上。
交上本子時,要放整齊,要有次序排列,不能為了搶「頭香」而爭先恐後。
向老師說「謝謝」時,眼睛要看著老師。
我天生眼睛生得大,臉又長得酷,一個眼神往往就會讓小朋友和一些大人「毛骨悚然」......
(個人抗議:其實不少老師同事說我教學很溫柔哦!)
其實,有時所謂的「嚴厲」,只是非常非常基本的尊師重道。
只是很多父母和師長每天都在「趕場」,沒暇堅持這方面的教育,就草率地以孩子的好成績,來衡量自己的盡責與成功。
重視孩子禮儀的我,就這樣被冠上「嚴師」的頭銜。
對李老師必須有禮貌,不是因為李老師傲慢或高高在上。
禮貌,是個人愛心的延伸,愛護他人、不傷害眾生的一種行為,也是學習謙卑、包容、忍辱的基礎。
真心地對人有禮,是善,是很好修福報的機會,日行多善啊!
把錢留給孩子,錢總會有用完的一天。
把最好的現代教育給於孩子,也無法擔保孩子將來就能好吃好住好開心。
把好的價值觀,輸入在孩子的心田裡,福慧綿綿,走到哪裡,這孩子必得貴人多助、神鬼欽敬、逢凶化吉。
但我必須說,父母本身得是這樣的「咖」才行。如果口是心非,孩子也不會聽。
我選擇教華文,不是為了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而已,而是希望把我們這中華文化的道德精神傳承下去。
這種精神在英文的世界裡是「查無此人」的。
我不是什麼大人物,每天也仍在學習。但小小的「嚴師」,也能為母國做出些許「國泰民安」的貢獻、培育國家棟樑、報答國恩。
同時,我想也算是,與身為忙碌家長的同胞們「同甘共苦」吧!😄
親愛的讀者,你說對嗎?
#SG53 #新加坡生日快樂
........
Situation 1:
"Teacher Lee, I want to learn your strictness and apply it on my child at home."
"Teacher, what strictness are you referring to?"
"The way you emphasize courtesy in the students!"
.
Situation 2:
"Teacher Lee, your students are so conscientious. Most of them brought the props needed for their Show & Tell, unlike my class!"
"Teacher, quite a few students told their parents they find me fierce."
"There are advantages to being fierce!"
.
When I was an undergrad, I gave tuition to pay my uni fees. While as a stewardess, I tutored some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for free. After landing for good, I worked as a relief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s.
During my entrepreneurial days, I continued lending a helping hand and tutored impoverished students at no fee.
Now as a Chinese Metaphysics practitioner, I am still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part-time in a Chinese language school.
Education is a big part of my life. If I am not imparting wisdom to my adult clients, I am nurturing the future masters of our country.
I deeply enjoy what I do and never tire of it.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say that I am stern.
I say, "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 is the teacher's laziness.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say I am particular about manners.
I often tell my students, "No matter how smart you are, no matter how many As you scored, intelligence without good manners is useless. In my eyes, you still do not make the cut."
The same applies to adults.
I insist...
That every child who walks into my classroom should greet the teacher first, and not swagger in and throw the school bag on the floor.
That the child should be neat and orderly when handing in their exercise books, and not be unruly, as if they are rushing to offer the first incense at Guan Yin temple.
That the child should look at the teacher in the eyes when saying a "Thank You".
I was born with big eyes and a cool face. A glance from me is often enough to send "shivers" to the children, and some adults...
(Protest... many fellow teachers say my teaching mannerism is rather gentle...)
Actually being "strict" in these ways form only the very basic of Teacher-Pupil etiquette.
A pity that many parents and teachers are always rushing to fulfill the many roles in their own lives, this aspect of educ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They us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 child as the only yardstick of their success as a parent/teacher.
As a result of my emphasis on a child's etiquette, I am regarded as a strict teacher.
Showing respect to Teacher Lee is not because the teacher is arrogant and demands respect.
Good manners is an extension of one's love for another life - to protect all lives and not hurt others. Being courteous also forms the basis of humility and equanimity.
Treating others with sincerity and etiquette is a virtuous act, and a great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merits of fortune everyday.
Willing your wealth to your children does not mean the inheritance can last forever.
Giving the best modern education to your child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he will live and eat well, and be happy.
Inculcating the child with the right values will infuse virtues and wisdom in him. He will be assisted by benefactors and be respected by devas and ghosts , averting misfortunes in his life.
But I must say, the parents must match their words with actions, failing which the child will not learn.
I chose to teach Mandarin not just to improve the oratory and literacy skills of the children, but also to progpoagate the moral teachings of our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ir little minds.
This spirit is not foun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 am a nobody. I am still learning everyday.
However, my small role as a "strict teacher" can still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my motherland and build the next generations of pillars for the country.
I also see it as sharing weal and woe with my fellow countrymen, who are busy parents. 😁
My dear readers, do you agree with me?
#SG53 #OnepeopleOnenationOneSingapore
mannerism精神 在 三大特徵判斷,寶貝是否為「星星的孩子」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國際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自閉症兒童主要有三大特徵: ... 於無意義的排列物品、喜歡看旋轉的東西、刻板而重複的運動性做態身體動作(mannerism)。 ... <看更多>
mannerism精神 在 摻藝咖瘋藝術'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矯飾主義(Mannerism) 矯飾主義是大約在1520 年至1600 年之間歐洲在繪畫 ... 出嶄新的風格建立另一種審美標準這個中心的精神和現代主義(Modernism) ... ... <看更多>
mannerism精神 在 [資訊] 精神分裂症與治療- 精華區proz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精神分裂症也是可以被治癒,恢復原來生活上的功能的,不要氣餒
轉錄自
https://www.psychpark.org/bai/%E7%B2%BE%E7%A5%9E%E5%88%86%E8%A3%82%E7%97%87.htm
精神分裂症 白雅美醫師
精神分裂病,在二十世紀以前,被命名為早發性癡呆(Dementia praecox),已陪伴人類
至少達數千年之久。到二十世紀初,才被一位瑞士精神科醫師布洛爾(Bleuler)命名為
精神分裂病。它源自於兩個希臘字的合併。Schizo的意思是分裂或裂開;phren則指心靈
。它原始意思是指心靈(人格)的分裂。
一、精神分裂病的可能病因是什麼
詳細病因尚未有絕對結論,但就目前狀況可分:
1.遺傳、體質:一般認為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資,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當多巴胺在腦中傳遞增加時,即可能出現精神病症狀。若加以阻絕,讓其傳遞減少,則有
助於症狀之解除。簡單說就是腦神經比較脆弱、敏感、經不起打擊,但有人體質雖弱 ,
但是環境好,就不會發病。
目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往生化學和遺傳學領域發展。在生化學研究方面,由於1960年
代抗精神藥物的開發,證實能治療妄想、幻聽等正性症狀,以及食用安非他命後可能出現
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而抗精神藥物和安非他命皆與dopamine這種神經傳導物質有關,
因而有人推測精神分裂症的生成與腦中dopamine量的變化有關。不過由於無法解釋所有精
神分裂症症狀的發生,尤其是負向症狀,所以如今逐漸修正認為精神分裂症的生成並非
dopamine單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而是與腦中其它的神經傳導物質,如
norepinephrine、serotonin等失去平衡有關。
2.環境因素:除了身體因素外,「心理」、「家庭」、「社會」挫折或生活事件等也都可
能是誘發因素, 而不是病因。但是許多人卻誤以為病人生病完全是表面上的一些誘發因素
所致,如:聯考失敗、感情受挫、婚姻或家庭衝突造成,而如果只處理這些問題,則往往
徒勞無功、也延誤了治療。
二、什麼是精神分裂病?
這是精神病裡最嚴重的一種,是思考、知覺、行動、 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礙,與現實
有明顯的脫節,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有現實感差、不合邏輯的思考、妄想等;或有奇怪
的行為,或重覆某動作;可能退縮沈默,不跟別人來往;可能好爭論、有攻擊行為出現;
在情感上表現不適當,無緣無故的哭、傻笑、過度的悲傷或快樂;可能產生幻覺或錯覺,
以「聽幻覺」最常見,發病時,最初的表現往往是在日常生活功能上發生障礙,例如:不
想上學、或學業成績下降,不想上班或工作效率減低,不喜歡出門,也不喜歡和別人說話
。久而久之,可能產生一些更嚴重的思考障礙,精神分裂病特徵
根據布洛爾(Bleuler)的長期觀察,認為精神分裂病有四個A的特徵,為其最原始、核心
的症狀。這四個A代表四個層面障礙:聯想(Association)障礙、自閉(Autism)、情
感(Affect)冷漠及情感矛盾(Ambivalence)。換句話說,精神分裂病病人常常較自我
封閉,思考方式為自閉性(與外界脫節),且在連貫上較鬆散。他們在情緒的表達上傾向
冷漠,有時也會出現思想與情緒不一致的現象。另外一個特徵,則是對人常常出現情感矛
盾,即對人同時保有正、負兩種情感。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非單一診斷,而是一群有某些共同特徵的精神病,其共同
特徵為:
A. 症狀: 以下五項症狀具二個以上,至少持續一個月
(1) 妄想(特別是奇異內容的妄想)
(2) 幻聽(特別是批評性或對談性的聽幻覺)
(3) 混亂的言語(語無倫次,脫離現實的言談等)
(4) 有混亂的或僵直的行為
(5) 負向症狀,如表情平淡、思考或語言貧乏、生活退縮或無意志力
注意: 假如妄想是怪異的, 或幻聽內容是不斷地批評病人的行為或思想、或 種
以上的聲音在交談。則只要合乎A一項即可
B. 社會/職業功能失常: 工作、人際關係、或自我照顧功能顯著降低
C. 持續的時間: 持續的時間至少六個月,六個月中至少一個月符合A之標準。
D. 排除情感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疾患( Mood Disorders)。
E. 排除藥物及內科情況。
F. 與廣泛性發展疾患之關係: 若有自閉症或廣泛性發展疾患,只有當幻聽或妄
想持續顯著一個月才可下精神分裂症之診斷。
精神分裂症亞型:
1.妄想型(paranoid):病人敏感不安,常有被害妄想,認為別人要害他。也常出
現幻聽,發病年齡約在二十至三十歲。
2. 混亂型 (disorganized):發病年齡常在二十歲以前。常出現退化現象,例如:
傻笑、胡言亂語、 退化幼稚行為、自我照顧功能退化
等等。
3.緊張僵直型 (catatonic):發病年齡在十五歲至二十五歲,這種病人容易緊張、
臉部沒有表情、行動遲緩、呈現靜呆狀態;或者亂跑
、亂喊、亢奮失序,呈現躁動狀態。
4. 未分類型 (undifferentiated)
5. 殘餘型 (residual)
以上這些分類在急性期症狀較清楚,如果生病持續兩年以上就成為慢性病。但是精神
分裂病會不會慢性化,並不能單從時間因素決定,必須看病人的主觀因素, 和他所生活
的家庭社會文化環境等客觀條件的影響與交互作用而定。
如何診斷:
1. 病人的診斷是否由藥物或內科疾病所引起?
2. 病人現在的症狀是否符合精神分裂症A之條件?
3. 病人的症狀是否持續6個月?
4. 病人是否同時有鬱症或躁症之症狀?
5. 病人是否有混亂的言語或行為?
6. 病人是否有不尋常或怪異的動作?
7. 病人是否覺得幻聽不是真的?
8. 病人是否有怪異的妄想?
症狀學:
外觀: 差異大,可從衣著不整、尖叫、躁動不安到極端乾淨、不語及不動。
典型的情形是顯著的社會退縮、自我中心、缺乏自發性的言語或動作及
缺乏有目的的行為。
思考:
1. 思考內容: 妄想: 被害(如覺得有人要害他,飯裡有人下毒等)、誇大(覺得
自己是萬能的)、宗教、身體、被控(相信有人在監視控制他)、
關係(覺得電視、收音機、報紙都是在說與他相關的事)。相信有
人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或是自己的思想像電波般的被放射出去。
2. 思考型式: 聯想鬆弛(lossening of association)、derailment、語無倫次、
tangentiality、說話繞圈(circumstantiality)、
3. 思考過程: 思考中斷(thought blocking)、注意力障礙、思考內容貧乏、抽
象思考能力貧乏、perseveration。
知覺(perception):
幻聽:明明病人身邊都沒有人或其他的聲音,但病人確定聽到耳邊有人在
對他說話或有神明在告訴他,罵他等等.而別人聽不到,且常受到聽幻
覺的控制,聽到聲音告訴他做些什麼, 他就去做,
視幻覺, 嗅幻覺 ,觸幻覺, 體幻覺 錯覺 (illusion)
情緒: 表情不適切, 無情緒起伏, 表情平淡 (blunted affect), 表情局限
(restricted affect) , 面無表情 (apathy), 失去樂趣 (anhedonia)
行為: 僵直行為(catatonia): 病人動也不動地躺床或維持同一姿勢很久
negativism, waxy flexibility, stereotype, mannerism, echopraxia,
psychomotor agitation,
acting out,怪異或混亂行為, 日常生活活動力及功能均明顯減低.
言語: 自語, 少語, 言語內容貧乏, 語無倫次, echolalia, incoherent(無法理
解的話), irrelevant speech (不合實際的對答), 胡言亂語, verbigeration, word
salad, mutism, neogolism
自殺: 自殺企圖: 50%, 自殺成功:10-15%
病識感: 不佳
好發病年齡在15~35歲,但也有5~6歲的精神分裂病人.
正向症狀 (positive symptoms)ß mesolimbic overactivity
妄想(Delusion)
思考欠組織(Conceptual disorganization)
幻覺行為(Hallucinatory behavior)
亢奮(Excitement)
誇大(Grandiosity)
多疑/被害(Suspiciousness/Persecution)
敵意(Hostility)
負向症狀 (negative symptoms)ßmesocortical dopamine blockade
1. affective flattening
2. alogia
3. avolition-apathy
4. anhedonia-asociality
5. attention
情感遲滯(Blunted affect)
情感不投入(Emotional withdrawal)
會談關係不佳(Poor rapport)
冷漠/社交退縮(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抽象思考困難(Difficulty in abstract thinking)
言談缺乏自發與流暢性(Lack of spontaneity and flow of conversation)
刻板思考(Stereotyped thinking)
一般而言,活性症狀對藥治療的反應較佳,而負性症狀則對藥物治療反應差,而且負性症
狀更易造成患者缺乏工作動機,難與人建立穩定親蜜關係及工作、家庭適應困難。所以完
整的治療也應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為基礎,施以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技巧訓練,配合
社會支持及回歸社會的過渡性計劃。
病程
1.前驅症狀期(prodromal phase):
在其明顯發病以前,即漸有生活適應障礙,如社會關係退縮、表現怪異、交談有困難、情
感表現不適當,且自己日常生活及穿著缺少注意、人格有變化等等,常不自覺地發生,難
以追查實際發生的日期,而且愈緩慢、愈長期發生、每況愈下者將來之預後也較欠佳。
2.症狀活躍期(active phase):
特殊之「精神病」症狀(psychotic symptoms)或所謂正性症狀( positive
symptoms),即顯著出現妄想、幻覺、聯想鬆弛、語無倫次或僵直或激躁等動作行為障礙
等等。
殘留症狀期(residual phase):
負性症狀,特別是情感流露減少或情感平淡的現象較為顯著,有些妄想及幻覺仍會殘留。
一般說來,症狀活躍期隨時仍可再發生,與「殘留症狀期」交替出現。
依病程分類:
1. 陣發性,陣發間期發有殘餘症狀。
2. 陣發性,陣發間期發無殘餘症狀。
3. 連續性 (若主要為負向症狀請註明)。
4. 單次發作,部份緩解 (若主要為負向症狀請註明)。
5. 單次發作,完全緩解。
6. 其它類型。
精神分裂病的預後
精神分裂病的預後變化有四種可能性:
(1)只發作一次或數次,以後就不再發作,換句話說即痊癒了。
è幾乎完全恢復、可以履行正常社會功能。
(2)發作次數較多,每次發作後會好一陣子,但病症未完全痊癒。
è 殘餘部份症狀,需要持續治療與積極復健。
(3)發作後,雖有治療,但情況仍不好,發作次數仍頻繁。這是最難痊癒的類型。
è 慢性化,逐漸退化。
(4)發病後,雖然病態會持續不斷,或時好時壞的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像第
(2).(3)型的病程,但最後卻痊癒了。
è幾乎完全恢復、可以履行正常社會功能。
精神分裂病的預後,根據國際間的比較研究,在長期治療及追蹤後,大約有三分之一相當
不錯,與未發病前差不多;有三分之一較差,但仍可維持社會功能;另三分之一則則預後
不好,多少持續有中等度以上的症狀及功能障礙,可能須要重複住院治療或需長期依賴養
護的環境與設備。和其他身體的慢性病預後比較,若接受規則的治療,精神分裂病的預後
並不太差,也不必因過分害怕而造成偏見。通常恢復的狀況也將視其發病年齡的早晚、病
前性格、社會適應的良好與否、有無明顯誘因、病程的緩急、是否有良好的家庭及社區支
持系統而有個別差異。
流行病學
關於精神分裂症的終身盛行率(lifetime prevalence),在美國的研究結果為1至1.5%,在
台灣的研究結果則為0.23%到0.3%。
男女罹病比例相當接近,但女性初次發病年齡在25到35歲間,比男性的15到25歲較晚,同
時一般來說女性患者的預後可能性較男性佳。
遺傳學研究結果發現,一般人罹患精神分裂症之罹病率為0.19%至1.8%,而患
有精神分裂病之病人,其同胞手足之罹患率為7至15%;假如父母親有一方患病時,其子女
之罹患率增加至16%;若雙親均患病者,其子女之罹患率為40%至68%。異卵雙胞胎之共患
率(concordance rate)為2至15%,與一般親手足之共患率大致相同;而同卵雙胞胎之共患
率則為61至86%。
社會愈進步,精神分裂病是不是愈來愈多?
出乎一般人的假設,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臺灣地區傑出的研究,已透過流行病學調查
,否定了上述講法。臺灣曾是「國際精神分裂病前驅研究」(IPSS)九個中心之一。
依五O年代所做的第一次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得知,精神分裂病的盛行率約在千分之二左
右。七O年代中期及八O年代初期,每隔十五年重做一次的類似調查中,證實精神分裂病
的盛行率,都維持在千分之二左右。經歷三十年,既未增加,也未減少。其他國家後來的
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論。
精神分裂病如何治療?
有關精神分裂病的治療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藥物治療:傳統的抗精神藥物作用為dopamine受器的拮抗劑(dopamine
receptor antagonist),對於妄想、 幻聽、思考流程變化、情緒暴躁有良
好效果。不僅在急性期須足量給與,在急性症狀改善後仍須給與適當劑量維
持症狀的穩定,若病患未持續接受治療,急性症狀極易復發。
傳統抗精神藥物雖有以上效果,但依患者體質不同,有時會出現一些副作用,
像是影響錐體外徑(extrapyramidal system)造成不自主運動(involuntary
movement),包括急性運動不能(acute dystonia)抗精神藥物引起之巴金森症
(neuroleptic-induced parkinsonism)、靜坐不能(akathisia)、抗精神藥物
引起之遲發性運動不能(neuroleptic-induced tardive dyskinesia)、抗精
神藥物惡性症候群(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等。或是昏昏欲
睡、抗乙醯膽鹼作用而嘴乾、視力模糊、便秘、小便困難等。其他像姿勢性
低血壓、心臟毒性、刺激prolactin導致停經、體重增加、敏感性皮膚疹、
黃疸。
近年來非典型抗精神藥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逐漸發展,除了
對dopamine第二型受器有拮抗作用外,對於Serotonin受器亦有作用,代表
性藥物包括clozapine、risperidone和olenzapine。這些非傳統抗精神藥
物能改善部份對傳統藥物反應不佳的正性症狀和負性症狀,不自主運動發生
之機率亦較低,不過仍有其副作用,如agranulocytosis、嗜睡、降低痙攣
閾值等。
一般人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認為病人吃的是鎮靜劑,只是將症狀壓下去而已
,只能治標,治本需要解開病人的心結才行。不過,只 有病人服用藥物
而不再受奇怪想法影響後,他才有能力和現實接觸,醫療人員才能和他討
論其他適應上的問題,即一般人所謂的「心結」。因此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
病人而言是首先要考慮的,其次再配合復健及心理治療。
(二)心理治療:到目前的研究都有類似的結論,心理治療都能夠幫助大多數的
個案,使他們在生活適應上有中等的進步。改善焦慮、恐懼、睡眠,以及增
進休閒功能是較易改進的目標,但要改善強迫想法或行為、憂鬱、工作功能、
社會關係,則需要持續接受心理治療。在一般人的觀念上,往往將精神病視
為一種心理的疾病。依此推論,心理的疾病當然須要心理治療。尤其傳統的
「心病須要心藥醫」的說法,更助長此類想法。事實上,如前所述,當一位
病人出現幻覺或妄想時,已不適合做心理治療了。其首要目標,應放在將其
症狀快速、有效地控制,才能使病人恢復一般的溝通方式,而不再受精神病
症狀的干擾。
(三)復健治療:精神分裂病和一般疾病不同,由於病的本身還會影響到社會生
活功能退化,所以必須接受復健治療才能恢復的更好。復健在幫助病人重建
社會可接受的行為,適應社會生活而重返社會,透過有意義、有目的的活動
達到治療與復健的目的。復健治療內容包括有職能治療,如文書、皮雕、女
紅等;團體活動治療,如居家休閒團體、會心團體、社交技巧訓練、求職技
巧訓練;娛樂治療,如團康、運動、舞蹈等;產業治療,如在工作訓練場藉
規律的作息,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習慣及增進社會功能。
精神分裂病的病人怎麼在社區復健?
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精神分裂病患者在經過治療以後能夠完全恢復正常,但是仍有百
分之七十左右的病患會變成慢性病患,他們需要接受長期的照顧與醫療。而最讓家屬困擾
、最需要社會及政府的關心和投資的,就是這些長期無法恢復正常生活的慢性精神分裂病
患,他們在病情惡化時,需要住院治療,平時也需要家屬長期的照顧,給家人帶來許多的
困擾。要想使精神分裂病患繼續增強社會功能,就必須繼續進行社會復健工作。主要的復
健內容是提供休閒活動及社交生活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工作技巧來從事較簡單的工作。精
神分裂病患在慢性化以後都會顯得懶散、退縮,所以要在社區裡由復健人員與家屬密切配
合,積極的舉辦活動,使病患能慢慢的學習社交生活與休閒活動。復建即是使病人盡量恢
復原有或生病後最好的個人、家庭及社會功能。如何幫助病人復建?任何病人的復建方式
並不完全相同,因個人的個性、病情、家庭背景及可運用的社會資源均不相同,以下有些
原則可茲參考:
1.和社區多接觸。
2.發展工作耐力及好習慣的養成。
3.讓病人瞭解自己的能力與弱點,以發揮家庭、社會功能。
若病人的症狀須緊急處理或急性治療,則可考慮急性病房的住院;若屬慢性化,需長期療
養又無法在家照顧,則有慢性病房住院。另有一些機構亦提功病人復建的功能: 1.社區
復建中心。 2.康復之友協會。 3.中途之家。 4.庇護性工廠。 5.居家照顧。
精神病患家屬的壓力調適
精神病患者由於病情的緣故,在其醫療、診治、照顧及復建等過程中,家屬不但需擔
負起照顧者的角色,同時也承受精神疾病所帶來的一連串衝擊,當不安的情緒未獲舒解,
則無法參與治療與照顧計劃。精神病患者的家屬應如何面對壓力作調適呢?
1.認識自己所面臨的壓力。
2.告訴自己面對現實、接受現實,越是逃避,壓力也就越大。
3.用理智的方式處理問題。
4.適當地發洩情緒。
5.尋求支持與協助。
6.安排減輕壓力的生活方式。
7.順其自然的態度。
8.練習肌肉鬆弛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245.18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