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 is great for my BTS while on tour or on a shoot. My digitech always hands it to me to jump off the set and follow the client/celeb/rockstar. It’s a great camera. I’ve had it for over a year and use it almost on every photo shoot. Before this Paris Chong arranged for me to use a Leica while I was touring with the Foo Fighters.
I just LOVE my Leica. It really changed everything for me. From the jobs I shoot for clients to everyday documentation, I get exactly what I envision it in my mind."
— Jen Rosenstein
#LeicaCameraUSA #LeicaQ #TheWorldDeservesWitnesses #TellYourStory #LeicaCamera #LeicaWorld #LeicaCommunit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osenstein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11月號 影評】
.
「人手一機」的時代,社交網絡與科技的利弊是老生常談,然而《願者上網》(The Social Dilemma)在Netflix一上架便遭到熱議。不僅是因為它揭露了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熱門社交軟體的運作方式、行銷伎倆,它更請來多位矽谷科技公司的前員工,如Google前設計倫理師Tristan Harris、發明「讚好」功能的Justin Rosenstein等,以創造者自白的角度掀開這層遮羞布。
.
紀錄片以拆解演算法背後的原理打響頭炮,解釋個人資料的收集及運用方式,誠意十足。讓觀眾對於「個人資料」有更貼切的認知——不只是有些人覺得無關痛癢的姓名年齡電話,而是能夠囊括你的一生的統計與分析,從政治取態到飲食癖好,從過去到未來,電影明明白白地從實招來。
.
尤其是整場電影以故事形式穿插著Ben(Skyler Gisondo飾)一家在科技影響下的生活,試圖展現出Z世代的行為模式與思想是如何輕易地受到大數據所操控。其中有一個橋段十分精彩,那是三個與Ben一模一樣的人在螢幕背後討論他的行為,具象地刻畫出人的一舉一動都被隱形的眼睛記錄在案——每一次按讚、雙眼停留在每一則帖文上的時間都成為分析的對象,繼而推送出你可能感興趣的廣告、帖子、產品、資訊⋯⋯人在演算法下如同扯線木偶,每一個自以為深思熟慮的選擇都是精妙計算後的安排。了解、預測、改變,三者由深埋在沙漠、海底中數以億計的超級電腦分分秒秒地運行著。你能想像嗎?我們窮盡一生努力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但竟然所有人的劇本一早便譜寫好,不是由我們自身,也不是由命運,而是人工智能,甚或只是程式背後的數十個工程師。電影交代得一清二楚,社交媒體不只是工具,而是能夠吞噬人們自主意識的無底深淵。
.
就敲響警鐘而言,它成功了,然而巨響之後缺乏餘震。歸根究底,電影也是媒體產物,總是要以吸睛為綽頭,想要傳遞的信息越簡單誇張越好。因此便造成了某程度上的失實,譬如簡單化演算法下人們的行為會如何受到影響,忽視了家庭原因、朋輩因素、社會環境,單單幾則帖文幾段影片便能把政治冷感的人推上街頭嗎?我們都知道這是少之又少的,誇張化的行為與駭人聽聞的數據難以切中觀眾要害,故例行反思後,很快便被拋諸腦後。探討科技利弊的討論似乎總會面對後勁不繼的難題,因為難以解決——就連電影本身也是經演算法推送到觀眾面前的,95%適合你,因此觀眾也就不會期待一齣電影能夠帶來什麼驚天動地的迴響。最後,一眾科技達人在結尾勸喻大眾不要使用自己開發出來的軟體,像是開玩笑,也像是悲哀的自白。電影取名為《The Social Dilemma》(意譯為社會兩難),但內容旗幟鮮明,從開發者的角度俯視問題癥結,花大部分時間塑造出科技的可怕一面,以毒品類比社交媒體凸出其成癮性,至於何其「兩難」片中只是略略帶過。但對照中文譯名來看則十分有趣,《願者上網》,彷彿我們擁有選擇權一般,但身處於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無論是願或不願,你都得上網,然後心知肚明地接受互聯網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才是兩難之處。
.
——〈警鈴響過以後〉
《願者上網》
.
文/Helen @yylamelitehelen
.
十一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願者上網 #TheSocialDilemma #藝文青11月號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rosenstein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身處數位時代,在世界越來越快的生活裡,社群媒體的傳播功能越來越便利,不只導致資訊散播速度加快,也意味著我們時常得面對處理大量襲來的各種資訊,轉貼按讚的淺層互動方式成為日常。然而,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出現假新聞與網路造謠掀起波瀾,凸顯出媒體識讀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小編懷萱來分享這篇 獨立評論在天下 黃哲斌的專欄文章,他提醒我們,在著重設計技術能力、開發接收資訊與傳播資訊便利程式之餘,更需要反思科技發展衍生出的道德倫理問題,關注與數位素養的內涵。
-\-\-\-\-\-\-\-\
魏瑟瑞爾表示,以往,網友至少會閱讀內文,自行摘要或複製重點,再發布推文;如今,由於轉推太方便,在網路暴動氣氛下,往往「未看先推」,連思考辯證的機會都沒有,因而加速仇恨情緒或陰謀論傳播,看著網民快速集結、形成意見風向、鎖定目標打擊,魏瑟瑞爾意識到,「這並非少數網友的異常行為,或許,這正是人類的行為模式」,讓他不寒而慄
...
會設計程式,卻不曾想過背後的道德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前年10月,負責開發臉書「按讚」功能的工程師羅森斯坦(Justin Rosenstein),就告訴英國《衛報》,「按讚」功能提供用戶一種「虛假的愉悅」,造成網路成癮、浪費生命,他自己早已移除臉書的手機App,並限制自己在桌機使用臉書的時間上限。
《衛報》訪談中,羅森斯坦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對於開發者而言,「以最良善的意圖創造事物,卻產生意料之外的負面後果,是很常見的事」。
推特的「轉推」、臉書的「按讚」,足證即使矽谷頂尖工程師,都難以預見自己製造的負面衝擊,大多時候,他們只考慮程式是否好用、功能是否強大、是否為公司創造流量及營收,太少思考程式碼背後,是否潛藏威脅或副作用。
(原文引用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