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了,因為這間房子太多人關心,所以我直接說一下我的答案。有人把我公司的房子拆了一半,發現錯了⋯
對方的三個要件是一丶他賠30萬日圓,二丶1,000,000日圓讓他拆完。三丶告他。
其實,一或二我都會很高興。告他不是選項,因為我有一句座右銘叫作:沉沒成本劃掉丶變動成本比固定成本重要丶時間成本又比變動成本重要❗️
我沒有命告他。這是我們公司最小的一個物件。無足輕重。
日本的律師費很貴,花個100多萬告他,我瘋了才會做。
我是人到中年才學會,處理事情,不需要有情緒丶誰是誰非誰道歉有時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是否合乎預期?
其實我要求我們日本同事(一位慶應大學畢業的老實人),跟他討價還價,答案就是把賠我的30萬扣掉,用70萬幫我拆房子。如果他堅持100萬或多一點我也同意,因為公司其實可以報稅。(還好對方應該不懂中文丶也不是我FB的朋友)
我解釋得很詳細是因為想把它當成人生實院商學院的案例,不然這。房子當然不關大家的事。
為什麼選項一丶二我都很高興?因為我曾經估計過,拆這個房子要300到500萬日元。
所以他不是故意拆掉的。因為划不來。
本來我只是輕描淡寫了一下沒想到電視台可能因為沒新聞,再幫我跑馬燈,真是感謝關心❤️今天中午我的一個立委朋友(我同齡同學,我真的不能告訴你他是誰)超級好笑,打電話來說:要不要他幫我忙?
他只看到標題,剛開始話語聲充滿同情。
「不好意思你有沒有看清楚,是在北海道?你也有惡勢力嗎?」
「我真的有認識北海道的人可以幫忙⋯」
我笑說不用。因為這位立委同學雖然很熱心,但是在台灣他也有越幫越忙的紀錄(請聽我跟小亮哥的Podcast的某一集)。我們日本公司這位慶應大學的基本上是有仲介執照的。他可以處理。但是我常常必須像武則天一樣下指令,對日本人千萬不要留模糊地帶,不要給他自由心證的空間,這是我的經驗。(還好他也看不懂中文)
很多人再請問我日本的房地產,因為我不是仲介,我只管我自己公司的投資(有股東),所以我都有點懶得講🤣🤣
不過我也要自誇我有點專業。只要你告訴我這個房子在日本的哪裡,幾年,怎麼蓋丶幾坪,我大概都可以跟你說刀口上的價格應該是如何?
因為我下了10年的功夫。確確實實的投資。我又不是理財名嘴只要出嘴。

以下說的都是實話,不過你一定會很驚訝。
其實這間房子在2015年買,只花了日幣80萬。兩層樓可能有100坪。在小樽的市中心附近。(鄭重提醒:當人口老化,年輕人外流,邊陲城市房價可能跌到10分之一⋯⋯)
為什麼?我喜歡小樽,但這不重要❗️那一年北海道非常蕭條,大陸旅客還沒有來,而屋主早已經不住在北海道,沒有人要這個房子。朋友的朋友請我收購。
是日幣80萬喔🤣嚇到了吧!可能還比停在他門口的車還便宜。就是因為那個屋主知道房屋不能使用而拆掉房子要花500,他也不想。
當然現值可能不止。
我這個人有毛病,常常覺得這個房子在跟我呼救。反正就不是很多錢,買下來吧。當然只有地皮是值錢的。
我們公司在北海道某些地方也有一些在出租的房地產,這個廢墟被我們忘記也是應該的。
所以你應該了解,有人不小心把它拆掉我有多高興了吧⋯⋯全公司都很高興!
另外提醒大家一件事情:真的不要買渡假屋,否則按照彼得·梅耶的,你最高興的就是你買他那天丶還有你賣他那天!
最近有很多日本仲介,在賣北海道美侖美奐的渡假村的房子。我大概知道這是什麼招數。也就是買了這些舊房子拆掉來蓋,然後主要是賣給中國的富豪遊客。
買一塊地可能只要300萬,花了1,500萬日圓蓋一個超時尚的房子然後賣你一億五千萬。請看下圖,離車站30分鐘up。你買了,如果想要有人管理和鏟雪,一年管理費大概要花一百萬到150萬日元。完全是個錢坑!
還有很多人包下札幌的房子,拉皮來賣,大概可以賺個兩倍!假裝幫你管理,報酬率每年六到八%,羊毛出在羊身上。
好了,不多說了,有時候在房地產投資上,沒有過多夢想的人,才會賺錢。
以上是商人吳淡如的肺腑之言,跟文青無關。
在我的眼裡,的確只有東京23區有投資價值🙏🙏除非你錢太多
fb朋友的朋友 意思 在 王獅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ttp://leosheng.tw/candonecafe/
2019剩沒多少天。 年尾,很適合回顧一下。
我不覺得今年特別糟。就是,哪一年不苦,那一年沒有分離,但也哪一年沒有好事發生? 時間往回不了,遇到了,就是只能往前往前,不管是要不要跨都會被推往前。
森要離開原本的公園邊了,只要我人是住在萬華,一兩個禮拜內大概會去個一兩回,通常都是接近打烊時間,恩...如同老闆所說,撇開近期,大致上都是一兩人流連,很常遇到老闆在用砂鍋煮飯。
認識森耕也差不多就是三年半以上了,那時候安跟我說萬華有間朋友的朋友開的店,很不錯,值得一去。 我總是騎車穿過前頭的電視牆,有點九零年代的世界,說也離奇,這種沒什麼人光顧的電器行,反而都活很久。
三年過去,森外觀都是小變化小變化在推移,店外的座位,沖煮方法,機器變化,甜食與鹹食,菜單,老件,配方豆,摩托車坐墊破了又補上,冉再到阿村。每一點小變化都有點意思,縱使臉書上那般負能量如影相隨,但曼森那份內心上的自由還是能從店內窺探。
三年多過去,總是這三種在變化,淺的,深的,冰美式,有奶的咖啡似乎喝過三次,兩次給了黑糖拿鐵,倒是吃過滷肉飯,翻翻桌上的多拉A夢。 不變的沒有外帶,一樣馬修。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剛好的距離,偶爾關心生活,感情,偶爾聊聊五樓,不很熟但就是常來這樣。
誰來了,誰走了,早已成了一種習慣,所以對於森耕拉下鐵門好像也不意外,只要知道改變是為了更好,那這樣的離開也是種好事,說傷感也不是,就是個習慣,習慣穿過電視後有片森林,是療癒的萬華小森林。
隨興的自由,隨興不隨意
期待再相見了
2019 也是就慢走了。
fb朋友的朋友 意思 在 幣圖誌Bituz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畢德歐夫】最近看到臉書上有朋友的朋友貼文,
說利用區塊鍊與虛擬貨幣的~!@#$%^%,
所以讓他短短半年就賺了多少多少,
甚至讓家人也陸續認同,朋友們也因為他而財富自由。
只能說時代進步了,詐騙的手法也日新月異,
但換湯不換藥,大致上還是很容易辨別出來。
首先:區塊鏈是真實存在的,虛擬貨幣也是真。
(要不然幹嘛連FB都要發行這東西)
問題在於半年20%以上甚至40%以上的高報酬,
這種事情你也信?
幾個快速判斷手法如下:
第一、
不管多高深的技術或者專有名詞,你都先忽略。
你可以不找下線,但「找的到新血加入」你會賺更多!
這就要警覺了。
第二、
只要一點點錢就能開始,是為了鎖定「小資族」,
以及取得你的信任!
幾乎都會讓你先賺到一些甜頭,
你就會開始陸續投入較大額的資金。
所以看到「只要放一點點錢先試試」,
而你也真的有拿到錢,請千萬別因此放鬆戒心。
第三、
錢剛開始都真的會發給你,但是「看的到吃不到」,
什麼意思?
就是會用XX幣或者美金先掛在你的網路帳戶上,
或者平台帳戶之中。
你真的要換成台幣?OK,那這家公司會再抽你一次很重的手續費或者匯兌費用。
不管什麼名義,總之就是讓你拿不到
「完整應有的金額」。
你可能會問說:「那很簡單啊!我不會等到累積一大筆金額再一次換成台幣領回就好嗎?」
這類公司通常很難活超過3年,
所以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就是那種最慘的人,
因為你根本一毛都領不到了。
第四、
網路上會充斥各種討論文章,「而且清一色都是類似的圖片跟文字」,述說著該系統跟平台有多棒,
讓我們賺到了多少錢,現在可以吃高檔美食、買雙B、
去各個海島玩耍、然後一定搭配正妹照片,最好還要有小露身材,讓你理智線斷裂。
第五、
一定會秀出很多在海外公司註冊合法的文件與圖片,
甚至講說,還有人真的去那個國家看過辦公室,
絕對真實不騙!
說真的,一開始在合法的國家先用某名義拿到合法註冊的登記,之後在悄悄消滅,真的有幾個人會去查證與發現?
然後在轉移到某個避稅天堂去登記立案,
這邊大家就查不到資料了,因為是避稅天堂,你查個鬼。
最早期台灣的詐騙,還會讓你真的堵到人,
帶幾把槍跟幾顆花生米過去,詐騙遇到真黑道,
怕都怕死,所以多少還能拿回一些錢,
現在呢?都跨國詐騙,
你拿火箭炮跟50機槍都不知道要找誰掃射?
沒有針對任何公司,請別對號入座。
是的,你說為什麼每次比特幣又大漲後,
這類詐騙又開始大肆猖獗?
很簡單,因為新聞熱度夠,搭配這些科技名詞,
就能混水摸魚好好撈個兩三年,
只是貪心的人不限年齡,
70幾歲老人家跟20幾歲的年輕人,
同樣都想要賺快錢,賺大錢。
但這些退休老本,或者年輕人的創業起步基金、人脈,
可能就毀在這些詐騙犯的手裡。
有沒有一年賺20%或50%的生意?有
只是連巴菲特索羅斯都不容易做到。(早期有)
有沒有靠找更多人加入就能賺到錢的生意?有
這稱為保險,保險公司也必須符合該國家的法規,
並且要賣出保單才有利潤,
找人加入只是為了要擴張組織。
有沒有人真的躺著在家就年收好幾百萬好幾千萬?有
這職業稱為包租公(婆)!
除非你爸媽留給你一堆土地房產,
要不然就是早期你就買入大量台北房產。
否則你躺著只會不小心睡著,並不會錢一直進來。
希望我的專欄讀者不要有任何人上當受害,
大家都要當個理智的人,
智慧不限於有沒有讀很多書的博士或教授,
往往只是記取歷史教訓即可躲掉很多災難。
每個人都要閱讀兩次,這篇花很多心思深入淺出,
應該對大家有幫助。
謝謝你們這麼多年來支持畢德歐夫專欄,
持續用簡單的文字陪伴大家閱讀金融市場大小事。
#曾經有親人也受騙過
#還好數字不大
#想要躺著賺錢人人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