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改建的DOTEL,不只是咖啡館,還是共享的工作空間、展覽空間,甚至還能變成烹飪教室。太喜歡這裡挑高的木造空間,聞著空氣裡的木頭香氣,感覺心情都輕快了起來☺️
https://haruhii.pixnet.net/blog/post/4749787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1的網紅久木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兩百年歷史的鶯歌陶瓷壺,手烘肯亞和巴西咖啡生豆。 Dotel Coffice Ximen: 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2號 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https://reurl.cc/7X6mN5 按讚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5l0NX6 追蹤我的IG: ...
dotel coffice 在 水晶安蹄 不務正業過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式老宅改建咖啡廳 #手作布丁
上次在西門町的小巷發現一家很有味道的咖啡廳「DOTEL Coffice Ximen」,是日式老宅改建的,裡面除了賣手沖咖啡外,還是 #共享工作空間,可以來這租借空間工作,還有手沖咖啡教學,整體環境很舒適,不管是喝咖啡或者是工作都是種享受!
👉 https://auntie.tw/dotel-coffice-ximen/
dotel coffice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一影像專訪】為人生創造活路|紀錄片導演 卓翔
《乾旦路》、《一個武生》兩部紀錄片,卓翔聚焦在人物上,見證年輕戲曲表演者的故事,試圖擴大他們的聲音,讓更多人理解並看見。而這群青年仍舊堅守自己的領域與專業,面對宿命,不願屈服,爆發強烈的能量,在看似死路一條的人生裡,創造出自身的活路。
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戲棚》,卓翔用更全景觀、廣闊的視角去凝望戲曲場所與組織、製作人員乃及於觀眾的複雜關係。他不再以單一視角張望,而是紀錄更多人的樣貌............
完整文字專訪內容▶️ http://bit.ly/2TCIZzk
#有字幕可點選喔
《小檔案》
香港出生。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2009年參與首屆金馬電影學院。2012年聯合創立「映像先驗」。 曾執導兩部講述粵劇及崑劇的戲曲演員紀錄片《乾旦路》(2012) 及《一個武生》(2015),影片先後獲邀到倫敦、紐約、三藩市、芝加哥、波爾多及東京等地作公開放映;憑《乾旦路》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及「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新導演提名。新作《戲棚》(2019) 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17 年獲邀到 Tokyo Arts and Space 作駐場藝術家,發展其劇場短編《He and I》。2018 年聯合導演作品《肖像曲》於香港大會堂劇場上演,與三位不同地域的表演藝術家(崑劇、能劇及歌劇) 共同合作,將紀錄影像延伸至舞台。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吳姿瑩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卓翔
場地提供: #DOTEL Coffice Ximen西門町手沖咖啡館
🎥官網 https://1imageart.com/
🎥Youtube高畫質:http://bit.ly/2PVoJHu
🎥更多攝影師專訪:http://bit.ly/2PkyzSN
#紀錄片 #導演 #一影像 #卓翔 #戲棚 #一個武生 #乾旦路
dotel coffice 在 久木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近兩百年歷史的鶯歌陶瓷壺,手烘肯亞和巴西咖啡生豆。
Dotel Coffice Ximen: 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2號
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https://reurl.cc/7X6mN5
按讚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5l0NX6
追蹤我的IG: https://reurl.cc/4R2Mb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qWxy7krdq4/hqdefault.jpg)
dotel coffice 在 久木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隱身在城西住宅之間,鬧中取靜的四層獨棟咖啡廳-----DOTEL
DOTEL位在西門商圈的外圍,日式老建築的外觀,一眼就將我牢牢吸住,走進大門聞到濃濃的檜木香,綠樹老木的前庭,大片的落地窗,幽靜的老宅隱於市。
Dotel Coffice Ximen: 台北市萬華區雅江街2號
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https://reurl.cc/7X6mN5
按讚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5l0NX6
追蹤我的IG: https://reurl.cc/4R2Mb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RHMVZFO1Uc/hqdefault.jpg)
dotel coffice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迄今以戲曲文化為主題,卓翔拍攝了《乾旦路》、《一個武生》,與及入圍今年度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戲棚》。起初會注意到傳統戲曲,是因為白先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他莫名地非常受崑曲的聲音的吸引,而後就開始接觸戲曲文化。
《乾旦路》聚焦在王侯偉、譚穎倫如何想要並成為粵劇演員的過程,並深入探索兩人的困境。乾旦意指扮演花旦的男性。在粵劇裡,無論是生(男性)旦(女性)角色,大多由女性擔任,罕有男性成為旦角。
崑曲以才子佳人愛情故事為主流,武生也就被邊緣化,每年演出機會愈發銳減。《一個武生》便是敘述在中國走武生之路的楊陽,如何被困在體制裡,又是如何尋找自身的出路,走向實驗崑曲的創作。
卓翔聚焦在人物上,見證年輕戲曲表演者的故事,試圖擴大他們的聲音,讓更多人理解並看見。而這群青年仍舊堅守自己的領域與專業,面對宿命,不願屈服,爆發強烈的能量,在看似死路一條的人生裡,創造出自身的活路。
卓翔明白地指出,每個人都想當主角,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只能是配角,所以往往失落、無所適從。唯主角、配角都是標籤,若能看清事實,不被制式價值觀規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與位置,人生就有活路,而在那條有限的活路上,自己也就是自己的主角。
在第三部戲曲紀錄片《戲棚》,卓翔用更全景觀、廣闊的視角去凝望戲曲場所與組織、製作人員乃及於觀眾的複雜關係。他不再以單一視角張望,而是紀錄更多人的樣貌。他自承,想要為空間畫畫,讓空間與畫面自身想說的話語自然地流露。於是,影片的觀點從更大的空間,逐漸縮小到一群人的演出與互動,最後定焦於幾名人物在戲棚的日常生活,暗合卓翔誰都可以是自己人生主角的思維。
整部影片沒有訪談,只有少數對話與粵劇表演段落,大部分時間都是對現場的直視,並還原當時的各種聲音,卓翔費盡心思收音與混音,想要帶領觀眾深入每一個角落,聆聽那些角落的多樣性聲音。《戲棚》並以大提琴為主的西式音樂為配樂。對聲音很敏感的卓翔坦言,他企圖用音樂貫穿影片的結構,藉由抽象的音符傳遞他面對戲棚所感受到的精神性。
小檔案
香港出生。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2009年參與首屆金馬電影學院。2012年聯合創立「映像先驗」。 曾執導兩部講述粵劇及崑劇的戲曲演員紀錄片《乾旦路》(2012) 及《一個武生》(2015),影片先後獲邀到倫敦、紐約、三藩市、芝加哥、波爾多及東京等地作公開放映;憑《乾旦路》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及「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新導演提名。新作《戲棚》(2019) 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17 年獲邀到 Tokyo Arts and Space 作駐場藝術家,發展其劇場短編《He and I》。2018 年聯合導演作品《肖像曲》於香港大會堂劇場上演,與三位不同地域的表演藝術家(崑劇、能劇及歌劇) 共同合作,將紀錄影像延伸至舞台。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
徐珮珊
作品提供:卓翔
場地提供:DOTEL Coffice Ximen西門町手沖咖啡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PWcNllLAQ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