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慘重】一位交易員如何在兩天內虧掉200億美元
韓裔基金經理Bill Hwang曾是一位最出色的交易員,他執掌的Archegos資本管理公司(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3月下旬突然崩盤,這事件堪稱現代金融史上最慘烈的失敗案例:Bill Hwang在巔峰期的財富總值曾短暫超過300億美元。同時,這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案例。與當年執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1998年倒閉)的那些華爾街明星和諾貝爾獎得獎者不同:除了一些教友、對沖基金的老同事和十多位銀行家,外界對Bill Hwang幾乎一無所知。
不知是刻意設計還是事出偶然,在上市公司披露股東的監管文件中,Archegos的名字從來不曾出現。Bill Hwang做的是互換交易,這種衍生品可以讓投資人在不直接持有基礎資產的情況下實現投資利得(或遭受虧損)。這種交易方式讓他的身份及持倉規模都不為外界所知。即使是為他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也無從了解他的投資全貌。
正因如此,3月26日,當全世界投資者聽說一間名叫Archegos的公司用來搭建一個1000億美元投資組合的貸款發生違約的大新聞時,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Bill Hwang究竟是什麼人? 」由於Bill Hwang是用借來的錢投資,並且其槓桿率高達5倍,他一爆倉便引發一連串毀滅性打擊。多間銀行紛紛拋售他的持倉,股價遭到踐踏。Bill Hwang的貸款銀行之一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損失了47億美元;該行的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等數名高層被迫離職。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面臨大約20億美元的損失。——Erik Schatzker、Sridhar Natarajan、Katherine Burton;譯:許諾
#BillHwang #Archegos #CreditSuisse #槓桿投資 #崩盤 #貸款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18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redit suisse 中文」的推薦目錄:
credit suisse 中文 在 投資沙岸的揀貝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許久沒發文,來推薦幾本最近在看的東西好了。
1.適應:金融演化新思維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011
不知道為何這本繁體版出版的非常低調,我也是最近才發現。我想應該是名字和封面太難讓人想到投資了,在此我推薦出版社,把封面的變色龍換成公牛,然後樹枝換成K線圖,副標題改成MIT教授教你如何破解股票市場應該就能大賣了!!!(誤)
很多人都知道效率市場假說有問題,但沒人能提出更好的模型,即使到了現在仍然沒有一個好的假說取代它,這本內容主要是聊適應性市場假說的,提供了很多更好思考市場異常的洞見,可讀性也相當強,十分推薦。
2. Measuring the Moat, Credit Suisse (雪球的中文翻譯版)
https://xueqiu.com/3915115654/161403207 (上)
https://xueqiu.com/3915115654/161570259 (下)
蠻精彩的,有自虐傾向的可以再把麥肯錫的Valuation看完,今年出第七版柳~
3. The New Map: Energy, Climate, and the Clash of Nations
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B084GDG8DG/ref=dbs_a_def_rwt_hsch_vapi_tkin_p1_i0
對於能源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從各能源生產大國的歷史出發,闡述各國之間的政治角力,藉此推論會怎樣影響我們的未來,資料一路更新到2020年初,非常及時,想理解油氣和能源趨勢不該錯過的一本。
接下來兩本還沒上市,但也是我很期待的兩本。
1.Unknown Market Wizards
11/3號上市,金融怪傑最新一本,這應該不用太多說明。
https://www.amazon.com/Market-Wizards-traders-youve-never-ebook/dp/B08C59JPVW/ref=sr_1_2?crid=1JEKSZ11BNAR5&dchild=1&keywords=market+wizards&qid=1603780570&s=digital-text&sprefix=market+wi%2Cdigital-text%2C396&sr=1-2
2.Vale investing : From Grahham to Buffett and Beyond
11/17上市,隔了十幾年,終於出新版啦~
https://www.amazon.com/Value-Investing-Graham-Buffett-Finance/dp/0470116730/ref=sr_1_7?dchild=1&keywords=Value+Investing&qid=1603780676&s=books&sr=1-7
---------------------------------------------
[閒聊]
最近有在想這個專頁到底該寫些什麼東西、受眾是誰、寫東西的目的是幹嘛。
我可以肯定定位上應該是走主動投資,被動投資應該是左轉找綠角。但想了想,對一般人來說,主動投資好像又不是他們需要的。我的投資框架在機構圈其實也不是主流,帶有很強的個人特色。(台灣投資圈我自己覺得整個流程核心是在獲取資訊和Pricing,Valuation跟分析比重比較低一點)
之前有想說就我的觀點寫幾個我覺得有問題的投資口號(其實還想過用英文寫,順便補救一下英文寫作能力=D ),自己覺得很多人對於價投的說法已經有點接近信仰,其實經不太起實證證據和邏輯的推敲,但感覺這樣好像很容易惹的一身腥。
像是Damodaran教授最近就價投寫了3篇長文,很值得推薦大家看(是他寫的!!戰他~戰他!!)
Value Investing I: The Glory Days
https://aswathdamodaran.blogspot.com/2020/10/value-investing-i-back-story.html
Value Investing II: A Lost Decade
http://aswathdamodaran.blogspot.com/2020/10/value-investing-ii-tough-times-for.html
Value Investing III: Rebirth, Reincarnation or Requiem?
https://aswathdamodaran.blogspot.com/2020/10/value-investing-iii-requiem-rebirth-or.html
所以好奇一問,大家有特別想看啥內容嗎?
credit suisse 中文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洲依然太多銀行,所以合併潮繼續]仲有就係,歐洲央行容許合併嘅收益去offset炒人閂分行嘅開支
原文:Many European countries still have too many banks(https://bityl.co/3a11)
TLDR:西班牙兩間銀行合併,會成為西班牙最大嘅銀行。另外瑞銀UBS同瑞士Credit Suisse又傾合併。歐洲傳統係極之多銀行,主要係政治原因,而長期盈利能力都極低。所以歐洲央行就行啲新會計制度鼓勵下佢地合併,重賞下果然有勇夫。
1. 近期歐洲,甚至全世界最大嘅一單合併,就在西班牙。兩間銀行合併,CaixaBank同Bankia。兩間都係馬交所(馬德里嘛)IBEX35指數成份股,你可以當中銀同恒生合併咁震憾,甚至更大—因為兩間銀行合併埋,會成為西班牙最大嘅銀行。
2. 而家最大嘅?桑坦德Santander,總部就在桑坦德!亦有英國業務。而家贊助西甲!但桑坦德隊波降班多年!第二大係BBVA,之前又係贊助西甲!在香港最出名就係同中信銀行很多關係。
3. 新一檔嘢叫咩名?未知,但我估又換個新名。你直覺可能估到,CaixaBank同Bankia呢兩個名都唔係好「西班牙」,亦冇乜歷史感。的確,兩間嘢歷史都唔長。兩間都係一大堆嘢重組出嚟,有啲似中銀(香港)由「十三行」(*)組成咁。
4. CaixaBank,前身係巴塞羅那嘅一堆儲蓄銀行,十年歷史都未夠。又,加泰隆尼亞語嘅名,原本總部在巴塞,但因為巴塞玩公投,索性總部搬埋去巴倫西亞(即係華倫西亞,但聽聞地名就應該叫巴倫西亞)。CaixaBank在香港最出名,就因為老母Caixa Group一度係東亞銀行大股東,所以啲友話東亞「華資」,我都唔知點「華資」,華倫西亞資?(可惜冇乜人理解我呢句)
5. Bankia,仲煩,亦係一堆傳統嘅儲蓄銀行搞出嚟,包括最出名嘅Caja Madrid,同Caja Segovia(馬德里隔離,乳豬出名),都係嗰堆東西。2010先打包上市,2012年就已經出事要政府救。西班牙嘅嘢。而家仲係政府係大股東,今次合併後應該甩身啦?
6. 但想講,歐洲真係太多太多銀行啦,特別係歐洲大陸,特別係「浪漫語系」嗰堆。難聽啲講,都係政治黑暗,各據山頭,官政商勾結,有間銀行做私家雞,就控制好多嘢。合併?即係原本三個大佬得返一個,亦即係之前收買落嘅人分分鐘起身,點掂?所以唔係去到爆煲都唔多制的
7. 實情就係,歐洲嘅銀行盈利能力極低,太分散,冇規模經濟。分行數目又多,根本就唔需要。不過基於以上講嘅原因,佢地冇乜動力咁做,反正蝕錢又有政府救。
8. 點解而家最新又興玩合併?兩樣嘢,一來就又開始蝕錢,政府都救唔到咁多。二來更關鍵嘅,都係錢作怪。歐洲央行搞咗樣新嘅東西,叫做”badwill”—我都唔知中文點譯,反正Goodwill譯商譽都極之誤導(之前講過)(https://fbook.cc/3Fql)
9. Goodwill嘅嘢,太煩,但總之想像下你買間公司返嚟,佢帳面值係1億,即係資產減負債係1億,但你3億買返嚟。你吞咗佢1億,但你自己資產少咗3億,個Balance sheet點算?就係整2億嘅「無形資產」攝住佢,最後每年慢慢踢走,當開支—大約係咁回事,同埋「品牌」根本完全無關。
10. 至於Badwill,其實即係Negative goodwill。帳面值1億嘅嘢,你半億買到返嚟,咪有呢啲咁東西。其實亦因為全球銀行股表現不滯,好多都係below book,市值低過帳面值—香港上市嘅好似得恒生同招商仲係above book 。
11. Negative good will 固然唔係歐央行發明,但而家佢地容許呢樣東西去對沖各式「重組成本」,炒人啦,關分行啦—不過不能走去派息。其實以前美國都試過。
12. 實驗證明,重賞下必有勇夫,之前意大利Intesa買UBI就係因為見有呢樣嘢而做,今次西班牙銀行世紀合併又係因為呢樣嘢。下一間?估係意大利嘅錫耶納銀行會畀人買起,Monte die Paschi,全世界最古老嘅銀行(呢間我都寫過)(https://fbook.cc/3Fqk)
13. 不過,暫時都係國內整合,跨境收購仲要啲時間。一個好重要嘅原因係:歐洲歐盟或歐元區,都係冇全歐洲嘅存款保險計劃,而家推緊,2025年啦
14. 仲有,最新鮮熱辣講緊,瑞士銀行UBS同瑞信Credit Suisse都會合併。之前都想,但監管機構似乎會阻。UBS 主席直頭話,唔批就搬去德國(https://bityl.co/3a0u)。幾時都話瑞士係德國一部份啦。又會係一單世紀大刁,不過,會炒萬幾兩萬人。
15. 又,香港呢?其實好少。固然過去十幾年唔少併購,但主要係外國買家買起香港銀行,星展買道亨,招商買永隆,越秀買創興,坡佬OCBC買永亨等等。香港銀行兩間合併?極少見—不過而家都唔係死剩好多間
16. 我見到嘅,反而係啲一早應該清理嘅寶號仲存在。例如之前講中銀「十三行」,其實唔使好老都知,南洋商業銀行同集友,以前都係中銀的,一路都係。但當年佢地冇併入埋中銀香港集團,冇換LOGO,主要因為早早有外國業務。原本以為遲早都中銀收返,點知兩間都係賣咗畀人。
17. 最後講講大家最鍾意嘅日本。日本嘛,真係乜春都鍾意三大。而家有三大銀行,但我入行時仲有四大。而家三大係瑞穗(Mizuho,其實好似一路都冇官方中文名),三井住友,三菱日聯。以前日聯(UFJ)係四大之一。而呢四大本身又係一堆嘢合併出嚟,不再細解。
(*)講得出「十三行」都真係有返三十幾四十歲。有廣東省銀行(細個去過),新華(以前兆康有!),金城(細個見過!)。仲有最出名畀人打劫嘅寶生銀行!(**)
(**)寶生銀行就真係冇四十歲應該唔識。點解出名畀人打劫?問下阿媽應該知,集體回憶。又,有人以為何寶生係太子爺,都CLS。咁夏金城係咪金城銀行太子爺丫?王大陸係咪大陸銀行太子爺?
———————————————————
Ivan Patreon 狼耳街華人,一星期至少三篇港美市場評點,一個月一舊水唔使,開張一個月已500人訂!仲有兩篇免費試睇:https://bit.ly/31QmYj7
——————————————————————————
[收費短片第九擊]美股科技股是否泡沫爆破?價值投資之選
課程資訊:https://homebloggerhk.com/course_detail/?code=CC009
內容:
*美股急跌點算好
*科技股係咪泡沫爆煲?
*有乜價值投資之選?
本星期內特惠售價: $80
課程編號:CC009
觀看期限:首次播放後一星期及限每影片4次
客服whatsapp: 63832145
另外想買返第八擊(美國總統大選股票部署)都仲可以:https://bityl.co/3N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