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貴價手錶的 value,過去一年癲咗。
想當年剛剛推出 Apple Watch 的時候,有些白癡曾經說過,貴價手錶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少,甚至斷言「從此不會炒得起」。
真係白癡之中嘅白癡。
什麼 Fitbit 什麼 Garmin 什麼 Coros,看到人眼花撩亂,電子錶的確是比以前更受歡迎,但完全看不見貴價錶的地位絲毫有動搖過。
尤其是上一年,真係癲。舉一隻 Daytona (116520) 為例,上年放出去賣到十三萬,而家放十九萬都有價有市。
何解會咁癲?好多原因,品牌 marketing 和金屬價格都有關,但我覺得其中一個最有趣的關連,是全世界都講緊要 dress down。
以前呀,要數一個完美得接近科幻程度的華爾街虛擬人物,首選 Harvey Specter——自信的笑容,自信的髮型,自信的西裝,最緊要是自信的西裝。
但今時今日,還有沒有人講究到好像 Harvey Specter 一樣呢?
有嘅,唔多囉,要參考例子,Deacons 的合夥人 Ronny 肯定是表表者。
先別說那久經訓練的 drafting skills,先別說那看穿全盤棋局的敏銳觸覺,先別說那無論怎樣抑壓都洋溢於表的自信,光是 Ronny 那套筆挺的西裝,再加上每日仍然堅持打呔的習慣,已經是不折不扣的 Harvey Specter 了。
可惜的是,來到今天,已經沒有幾個人還會像 Ronny 一樣尊重一套西裝了,想起也覺悲哀。
過去很多年,有關穿衣的準則,大大小小的企業和銀行都出了所謂的內部指引,一言以蔽之就是 it is very okay to dress down。
現在的人直情是 casual 到,就算是像律師一樣的專業人士,都夠膽死著件 polo shirt 就去 printer 嗰邊趕工,連那個專業款都懶得擺了。
沒有了那套一看就知價值萬萬聲的 Prada / Tom Ford / Armani,大件事了,how are we going to exhibit our taste and show our power?
答案好簡單——手錶。
但買一隻適合自己的手錶,也得有很多學問,最基本是搞清楚自己是一個 user、enthusiast、還是 collector。
怎樣才稱得上是 enthusiast 或 collector,我沒有資格說三道四,但如何做一個得體的 user,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好簡單,有錢真係大晒。
但最怕就係,有少少錢但又唔係真係十分有錢,即係我呢啲,就千祈唔好吓吓都淨係識睇 PP;如果唔係,好似阿木咁,一開口就話「我要 GTR」,你話幾弱智。
有個 friend,買咗隻 PP 嘅 Aquanaut,錯晒。
錯在哪裏?
第一,買 Aquanaut 的人,通常不只一隻 PP,而多數已經有一兩隻比 Aquanaut 更巴閉的 PP 坐陣。
Aquanaut 是 PP 的入門型號,即係好似 Macan 咁,都是保時捷的入門型號。
如果你有架 911 再加部 Macan,完美組合;但如果你只有一部 Macan 而當佢全家之寶咁去看待,那便是 trying too hard 了。
第二,買一隻全新 Aquanaut 只需要十四萬,但你排隊排一世都冇可能買到一隻全新 Aquanaut,因為你必須要是 PP 的 VIP 才可以有這個買 Aquanaut 的 quota。
所以,如果你在街上見到有人戴著這隻 Aquanaut,很大可能是用四五十萬這個二手炒價買回來的。
「全新同二手咪又係一樣嗰隻錶,使唔使咁煩要買全新?」玩到終極就梗係玩埋張出世紙,二手錶的出世紙便不是你的名字了。
講到又出世紙又 VIP 咁複雜,都喺玩吓啫。
買錶很簡單,喜歡就是了。
「邊隻貴」、「邊隻威」、「邊隻閃」,真係唔重要。
錶戴在手,自然會有「戴給別人看」的成份,這個是不容置疑,也無需否認的。但戴錶是一件高調得來又含畜的事,所以背後那個 notion 要很清晰。
難道你想別人看到的,就只有你的財富?
你想別人看到的事,不應該是從遠處第一眼便看得出來的,而是需要 look closer,再 look closer,越接近就越多故事,越考究就越多歷史。
我最喜歡勞力士,因為無論我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裝扮,她跟我都是完全配合的。
尤其是舊的勞力士,我喜歡那種味道;十八廿二嘅妹妹仔,理得你係明星定係名門之後,我真係唔得。第一次獻給了 1680,女神則是 1665 Double Red,最愛就是現在的 6263。
買到一隻自己鍾意嘅錶,係一種初戀嘅感覺,而唔係一種癩蝦蟆食到天鵝肉嘅感覺。
其實呢。
我對錶的要求,說出來都有點怕醜,因為實在太小學雞了。
只要我有這一隻。
然後妳又有這一隻。
永遠的放在一起。
無求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無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歌曲 #日語歌曲排行榜 #日語歌曲2021 超億次觀看,LiSA《炎》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主題曲進榜,YouTube熱門日本歌曲榜Top100 數據統計日期20200106 *本期新進榜歌曲5首 *本期排名上升最多歌曲 32 - YOASOBI - 夜に駆ける - ↑30 46 - 米津玄...
apple watch 4 下 架 原因 在 胡毓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27胡毓棠盤勢分析】看過請點讚!
【大盤走勢】
今天的買盤集中在幾檔個股,台積電(2330)、聯電(2303)、聯發科(2454)、國巨(2327)大概不到10檔個股佔了成交量的多數,股民覺得台股創歷史高創沒有什麼感覺,因為今天來說中小型股有點資金排擠的效應,市場大概都再追捧前面幾檔個股,連台積電都能衝上漲停板。
今天漲大型股,中小型股休息,不過按照多頭的輪動架構之下,也許在明、後天以電子為主、半導體為主的中小股是有機會接棒的,目前來看今天OTC弱,除了資金排擠效應之外還有生技股。
我的看法不變,建議投資人整體的籌碼面、題材等等,對於一些防疫概念、新藥的個股都已經出現高檔做頭的跡象,這塊來說今天多數的生技股普遍走弱。
-
【電子族群】
電子股來看,半導體為首的聯發科(2454)來看,帶動整個IC設計向上比價,我的看法還是很樂觀,不管是中低價、有業績成長的敦泰(3545)、PS5供應鏈的新唐(4919),原則上來說他們都不算高價,也不算漲幅過高的都還有機會輪動。
高價IC設計買氣還是很強,創意(3443)、原相(3227)、力旺(3529),百元以上的IC設計股還是維持多方動能不變。
-
【蘋果概念股】
今天讓市場失望的莫過於鴻海(2317),因為多數的股民都無感,鴻海的股民是市場最多的,鴻海除完權息後還持續走弱,跟我們先前談到的架構,就是說立訊崛起之下,今天蘋果首批手機的備貨潮可能比較晚,首批的備貨量可能也沒有預期的多,5G版本可能備貨比較保守,近期外資對於鴻海比較偏空調節,甚至是大立光(3008)今天來說還是壓在整體的均線架構之下。
蘋果當然本週就要公布財報,而且預計今天流出的消息9月、10月會有兩場發表會,蘋果應該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應該是多空兩樣情,比如說組裝的鴻海、鏡頭的大立光,機殼的可成(2474)市場看法比較保守,因為可能延後產出,加上手機備貨量的部份不如預期來的多,可成技術型態明顯偏空。
為什麼多數的投資人無感? 因為蘋果概念股也是多數投資人過去比較偏愛的,但是蘋概股近期表現比較弱。
為什麼說兩樣情呢,因為蘋果這次除了發表手機之外,還有許多新品發表,可能還有Mini LED的iPad、新款的MAC book、Apple Watch,甚至還有外媒爆料可能還有Apple glass,所以我認為有一些蘋果概念股可能是法人比較加碼的是在這些新產品端的部份。
先前被市場點名的GIS-KY(6456)4、5、6月的營收特別好,從整體的第2季的年增率來看,大增了45%,比第1季成長5成,最大的原因來自於相關iPad的產品部份,出貨是看好的,尤其今年導入Mini LED的產品之後,明年的出貨還有機會放大,GIS-KY與其他蘋果概念股不一樣的原因就在這邊,有接到新品的、訂單成長的,外資跟投信反而在過去這段時間以來,法人佔在加碼的一方,整個均線的型態呈現多頭的架構排列,從月線的角度去看也是符合過去我們談到的,現階段選股有一些這種長線底部區剛剛打底完成的相對比較安全,又有業績成長的支撐之下,也吸引法人籌碼進駐,GIS-KY也符合這樣的特徵。
-
【AMD供應鏈】
台積電大漲之外,另外一家公司在上週五也大漲就是AMD,AMD上週漲了16%,跟Intel相差非常大,AMD股價首次超越Intel,今天除了漲到台積電供應鏈以外,AMD供應鏈當中健策(3653)、南電(8046)、金居(8358)這些都勢跟AMD有密切合作的公司,順著整個AMD的產品端7奈米的部份有機會在Intel所謂產能受阻的情況之下,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市佔率,跟AMD合作密切的公司,原則上中長期的成長性還是可以樂觀去看。
-
【後續市場主流】
在今天來說甚至是接下來的市場主流還是在半導體這塊不變的,投資人還是可以選擇具備業績成長性、相對低檔的個股,布局起來也相對安全。
-
加入我的Line群組 : https://lin.ee/ngPLoKf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 https://pse.is/RN6CD
apple watch 4 下 架 原因 在 侯文詠 Houweny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推薦4/30在Netflix上架的影集「誰是被害者」。不排斥驚悚、犯罪這些題材的話,這部影集只要一開始看,就無法停下來。對我來說,觀影的經驗很特別,感覺上是繼這幾年精彩的台片像是「麻醉風暴」「花甲少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之後,一個新的驚艷,也是台灣影集懸疑推理這樣的類型劇,一個新的里程碑。
因為之前搶先看了試映,所以很有把握跟大家這樣說。
…………………………………………………………………
一、
COVID-19期間,跟大家一樣,待在家裡,K了許多影集。這個世界很劇烈地在變動著,這件事,從K劇就不難感受。過去,K劇要守在電視機前面一天一天、或一個禮拜一個禮拜等,現在變成了一次可以通宵達旦看個過癮,不但如此,不管在電視、筆電、手機上,隨時隨地都可看。
我曾把喜歡看書(看電影)的人比喻成賭徒。雖然看了不少書,不少電影,但看到爛電影、爛書的成分多。儘管輸多贏少,但因為曾經看過喜歡的書、戲劇,有過大贏的感覺,就像賭徒一樣,無時不刻都期待走進賭場。
大學時代沒白天沒晚上地看電影。當時,輸多贏少,不像現在這個OTT時代,在網頁上點來點去,只要找到喜歡的第一集(第二集),通常,後續的率額不至於太離譜。
因為贏的機率高,因此,賭徒就變多了。在我看來,這是K劇會變成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時勢所趨,聚會,線上群組,總聽得見這樣的話題,某某劇看到第幾集了?或者某某好帥,某某某好可惡……一旦沒跟上,難免就有社交孤兒的嫌疑。這件事,在我過去是影癡、影迷的時代,是從來不曾出現的。(像我這種一年看三百多部電影的人,這種話題談多了,基本上,就和把自己隔離成社交孤兒沒什麼兩樣。)
這種充滿世界各國、五花八門的影片可以挑選的場合,從前,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影展」有這樣的機會。每年國際影展開始賣票,為了看到場次有限的名片,就得徹夜排隊去買票。從青島東路一路蜿蜒到喜來登飯店(當時叫來來)的隊伍,都是熱血的年輕人。一整個晚上,聊電影、抱吉他唱歌的,影展都還沒開始,嘉年華會的氣氛已經沸沸揚揚。
像現在這樣天天有的「線上」國際影展固然很過癮,但有影展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高下。特別最近的Netflix又開始推出了熱門「排行榜」。這種天天都有的賽事,排行榜前十名,十之八九都是韓劇,那種感覺,就開始有點怪怪的……怪怪倒不是說韓劇不好,反倒是,人家真的很厲害。看到人家很厲害,問題就來了。我們自己的戲劇呢,哪一天才能也這麼厲害?
當然,也可以安慰自己說,排行榜不能代表品質啊。但話又說回來,排行榜某個程度代表了收入,收入某個程度也代表了影視工業的體質。
不像電腦的產業鏈,美國蘋果賣得好,台灣的製造業、員工、股民多少雨露均霑。但影視產業這件事啊很不一樣,別人很好,我們能分到的羹,真的很少啊。
二、
因為有當過製作人以及公視董事的經驗,常被問到,為什麼台灣的電影(或電視劇),拍的沒有人家好。不就是創作嗎?光是天馬行空地的想故事,怎麼會輸別人呢?
當下聽到這樣的問題,第一個反應總是很想否認。我們啊,很厲害的作品也有啊。這話固然沒錯,整體來說,跟幾個影視大國(影視大國,不一定是大國噢。)比較,的確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為什麼會這樣呢?用個最簡單易懂的比喻,以一萬元的規格製造的筆電,在性能上,要和五萬元的規格做出來的筆電比較,性能上要勝出,機會就很小。
過去我在當「危險心靈」的製作人時,一集的成本大約就是一百多萬元(還是因為公視支持)。或許因為收視群大小不同,大陸劇的成本基本上是二、三百萬人民幣起跳。這些相對偏低的成本,攤成各種花費,就變成沒錢做場景、請不起高知名度的演員、編劇(當然,前提是好的編劇),導演……
有人問,藝術無國界啊,只要是好的作品,台灣人在美國、在韓國、在大陸拍,有什麼關係?李安拍的不就是美國片嗎?一樣是台灣之光啊,不是嗎?
從藝術的角度,這說法當然無可厚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大量的人才被其他國家、地區化整為零地吸收之後,原本他們可能在台灣拍出來的當地的題材、故事,就會大量減少。惡性循環的結果,當地影視變成慘業,更糟糕的是,我們的下一代崇拜別國的明星,以別國的歌曲為流行、以說別國的語言為風雅、對他國的歷史、地理的理解遠超過對本土的理解……這個一點一滴地失去的在地的認同以及價值的事實,大概是這個趨勢,最可怕的地方。
可怕歸可怕,儘管無能為力但是日子還是得過去下,這種事我們見多了,不是嗎?反正人少嘛,市場小,有什麼辦法呢?
這樣的邏輯說不通的地方在於,如果真的這樣,台灣也不會有這麼多電子業、電腦的上市公司,更不會有這麼多全球的隱形冠軍公司出現了,不是嗎?
也有人說,那是因為手機、筆電、電子零件可以賣給全世界啊,但是影片影集只能賣給台灣看,市場天生就小,沒辦法。這個邏輯更說不通了。如果台灣做的影視只能賣給台灣看,那麼韓國的影視為什麼可以賣給全世界呢?
因為人家就做得比我們好嘛,又有人說。話又說回來,既然人家能做好,為什麼我們不行呢?就拿韓國來說,三星固然很厲害,我們的台積電也一樣不遜色啊,不是嗎?如果產業能做到,為什麼戲劇不能呢?
(繼續自問自答)因為人家基礎深厚嘛。這也有道理。但基礎怎麼變深厚的呢?當然也是一步一步來的。如果因為基礎深厚,因此就無法追趕,那麼過去,日本的影視也比韓國更進步啊,這幾年,為什麼漸漸落後了呢?
那天在蔡瀾的專欄上讀到,原來韓國在九零年代不會拍武打片,還苦哈哈地跑帶香港去學習觀摩。也不過是二十多年的光景,青出於藍更勝于藍,已經變成了難以否認的事實。
三、
因此影視這種事啊,就像俗語說的: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當然,將相之所以變成將相,也需要有時勢、環境的因緣際會。
從因緣際會的角度來看,有幾件事,正在發生。首先,就是政府以及文化部大力支持公共電視,願意用較高的經費,支持戲劇。過去,在公共電視長期的支持下,培養了許多年輕的創作者以及工作人員。這幾年來,政府以及文化部撥出了更多的經費(電視電影、旗艦計劃的影集,更是高達500萬、1500萬的經費委製。)這樣的經費,使得我們的影視作品(雖然還是很少數),有機會站在比較好的基礎以及規模上,與國際上的作品做比較。
再來,就是網路科技的改變,OTT的興起(就是Netflix、Apple TV、catchplay、my video這類的平台)。OTT平台為了爭取眼球(以及台灣市場),願意花更高的經費採購優質影片。這樣的趨勢,使得台灣更多的影視製作公司,願意投資更高的成本。這樣的成本,也讓許多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工作人員更有願意留在台灣製作戲劇。
但錢多作品一定就好嗎?當然是不一定。
但從過去幾年,台灣拍出來叫好叫座的作品,花甲少年、麻醉風暴、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大家一定會有一種感覺,讓我們停不下來一直追的台劇,好像越來越多。一點點的資源溢注,就能看到成長的產業,的確是讓人充滿想像力。
嗯。儘管過去曾經許多次,大家喊著國片復興,但美夢並沒有真的實現。同樣的,黑暗的隧道一閃而過的光,也未必代表那就是盡頭。但這次台劇的一點新氣象,背後產經、科技的改變,的確是過去不曾出現的。
四
言歸正傳。推薦大家看「誰是被害者」,卻寫了這麼多連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或許,這正是這幾年看著台劇不斷進步背後,最真實的心情。
(什麼時候才看到排行榜,甚至亞洲、全世界的排行榜上充滿台劇呢?)
怎麼讓台劇不斷進步,變成我們驕傲的文化、產業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個事的完成,當然,需要因緣際會,以及很多人的付出。因此,創作者固然要努力,但別忘了,更重要的,是觀眾的喜愛與熱情。
這部戲有非常認真的製作團隊以及誠懇的態度。聽起來像是廣告的話就不多說。是不是停不下來就等大家自己去映證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
apple watch 4 下 架 原因 在 無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歌曲 #日語歌曲排行榜 #日語歌曲2021
超億次觀看,LiSA《炎》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主題曲進榜,YouTube熱門日本歌曲榜Top100 數據統計日期20200106
*本期新進榜歌曲5首
*本期排名上升最多歌曲
32 - YOASOBI - 夜に駆ける - ↑30
46 - 米津玄師 - 感電 - ↑26
68 - LiSA - 紅蓮華 - ↑19
61 - Mrs.GREEN APPLE - インフェルノ - ↑15
57 - Linked Horizon - Shinzou wo Sasageyo - ↑14
33 - 瑛人 - 香水 - ↑9
74 - ヨルシカ - 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辞めた - ↑8
70 - 美波 - カワキヲアメク - ↑7
27 - ファイルーズあい,石川界人 - お願いマッスル - ↑6
87 - Eve - ドラマツルギー - ↑6
*本期新增觀看最多歌曲
32 - YOASOBI - 夜に駆ける 新增觀看: 47,720,022
46 - 米津玄師 - 感電 新增觀看: 35,565,537
4 - King Gnu - 白日 新增觀看: 35,042,597
5 - Teriyaki Boyz - Tokyo Drift 新增觀看: 27,298,108
1 - 米津玄師 - Lemon 新增觀看: 26,093,624
33 - 瑛人 - 香水 新增觀看: 25,264,896
6 - 髭男dism - Pretender 新增觀看: 25,207,453
27 - ファイルーズあい,石川界人 - お願いマッスル 新增觀看: 23,681,619
57 - Linked Horizon - Shinzou wo Sasageyo 新增觀看: 21,719,300
68 - LiSA - 紅蓮華 新增觀看: 21,630,946
*本期出榜歌曲
102 -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 觀看次數: 69,297,962 上期排名: 94
103 - GARNiDELiA - 極楽浄土 觀看次數: 69,206,544 上期排名: 100
105 - スピッツ - 空も飛べるはず 觀看次數: 69,080,136 上期排名: 95
106 -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 にんじゃりばんばん 觀看次數: 68,068,484 上期排名: 98
108 - 三代目 - Summer Madness 觀看次數: 66,703,357 上期排名: 99
*上期視頻:
YouTube最熱門日本歌曲Top100 數據統計日期:202010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EsXiJEWU8
?因版權原因歌曲無法截取過長的片段,還有可能會被版權方靜音
想聽完整歌曲,可收藏本頻道創建的YouTube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9x9-eADvOqeeQJfq1cxrUJsmFgPcZhx
?歡迎訂閱本頻道
http://bit.ly/39pte43
?歡迎訂閱本人個人頻道
https://bit.ly/3bXjdfx
?如遇視頻因版權問題下架無法觀看,請轉至本人B站頻道
https://space.bilibili.com/95685411
apple watch 4 下 架 原因 在 Pengzhou 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his trip is actually a dream when I was studying medicine at medical school about twelve years before. I became a fan of Sigur ros and every day I was just so curious about this far away country - Iceland.
June 2018, I finally got a chance to make this trip happen. We spent ten days in this fantastic country in the border of the world map (for Asian its kind of border) And I made this video.
I'm so happy I eventually do this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it become a video
If you have a dream, no matter how deep is it in your heart, how long the time has passed, MAKE IT HAPPEN
The Gear I used
Camera
sony a6300
Gopro hero 4
Lens
Zeiss 24 f1.8
sony 18-105 f4
sony 85 f1.8
Drone
DJI Mavic Pro
Gimbal
Feiyu MG lite ( I personally don't recommend this one)
Tripod
Manfrotto Befree
Edit
Final Cut Pro X
Music
Once Again - Petit Bisc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RjhkQxM08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engzhou_chen
------------------------------------------------------------------------
[ 關於故事 ]
故事源起於十二年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因為一支來自冰島的樂團Sigur ros,讓我對冰島這個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產生了去冰島旅行的想法。
那是一個還沒有什麼人在談論冰島的年代。
但十多年過去了,歷經冰島破產、火山爆發、星際效應、白日夢冒險王,現在冰島這個詞在台灣人眼中已不再陌生。"走!出發去冰島當白日夢冒險王" 這類標題的文章,不斷地在各大旅行部落格、論壇中被引用
但我仍然選擇將我記憶中的冰島,回推到十二年前...那個腦子裡對未來有一百種幻想的少年。
這是個少女時代才剛崛起、韓流音樂盛行的年代,我每天耳機聽的仍是Sigur ros、Mew、M83...
人們在討論南法普羅旺斯、英國遊學、環球影城時,我滿腦子滿腦子都在幻想冰島的畫面...
這些年來,我也去了世界上不少國家,因為一些原因冰島一直是未完成的夢想。雖然出社會後所歷經的種種,曾經讓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少年了,我必須要面對太多社會的現實,儘管如此,我仍很清楚我總有一天會實現它
很幸運的,在2018的六月,我順利完成了這趟旅程,並且,讓我感到很幸福的是,我有能力把自己眼中的冰島,用一種帶有自我特色和情感的方式,藉由影片呈現出來。
[ 關於夥伴 ]
這一直是一個不容易完成的事!(畢竟要花掉近兩週的假)
組成的這個五人的團隊其實也經歷了幾番波折
感謝最後同行的四位夥伴,總是很有耐心地配合我,常常要突然在路邊停下來等我取景,在我忙著整理檔案的時候,都是他們辛苦的在廚房料理晚餐,我覺得能有你們作伴真的是件幸福且了不起的事
[ 關於音樂 ]
Once Again - Petit Bisc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RjhkQxM08
最近有不少人問我製作影片時怎麼挑選音樂的?音樂都去哪裡找的?
順便在此一併回答
因為我不是什麼接案商業攝影師,我使用的音樂
其實都是我平常喜歡聽的、每天開車上下班時車上放的音樂
我還沒有註冊使用什麼音樂、音效資源素材庫
因為我有個習慣,當我聽到一段音樂特別有畫面的時候
我就會把他們收藏起來
所以,其實這些都是我自己日積月累建立起來的個人資料庫
(我平常主要使用的音樂搜尋工具有Apple Music、Spotify、Soundcloud)
Petit Biscuit
第一次聽到他的"Sunset Lover"我就整個愛上
獨特的法式電音氛圍,充滿想像力和故事性的編曲元素
他的每一首曲子我都很有衝動想拍個影片
而 "Once Again" 就是出發前,我每天在車上聽的音樂之一
所以,其實這次用的音樂是在去冰島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
[ 關於工具 ]
相機 sony a6300
Gopro hero 4
鏡頭 Zeiss 24 f1.8
sony 18-105 f4
sony 85 f1.8
空拍 DJI Mavic Pro (電池五顆、車充)
穩定器 Feiyu MG lite (不好用,不推這支)
三腳架 Manfrotto Befree
滑板 Loaded Bhangra
心得:
- 沒帶到長焦鏡頭有點可惜,六月是Puffin鳥出沒的季節,想拍鳥的特寫105端還是不夠用
- Feiyu MG lite 優點只有輕而已,但它真的很難用
- 滑板包上了氣泡紙是可以託運的唷!
[ 關於剪輯 ]
大約花了整整一個月,當時我在馬偕淡水分院,每天有空擋時間都在研究怎麼剪輯
一個0.5秒的轉場,我可能要花三個小時才能完成
(要先構思、找靈感,在上網找教學,再不斷嘗試和失敗才完成)
使用的剪輯軟體是Final cut pro X,硬體是Macbookpro 2016
[ 關於自己 ]
我有個特別的習慣,自己做完的影片我都會自己重複播放、反覆看好幾次,這支影片肯定是我反覆看最多次的一部,至少三四百次吧!
你如果願意仔細觀看、聆聽其中的細節,我真的會非常的高興。雖然這只是一隻六分多鐘的影片,但裡頭其實蘊藏了我成長歲月的各種痕跡、和多年來所累積下來的品味、實力、還有生活態度!
[ 關於妳/你 ]
你還記得你年少時的夢想嗎?
你是否也曾有過那種不可一世、憤慨激昂的熱血?
不管你在人生中哪個階段
也許這個社會曾經試圖改變你、要將你磨成一個無聊的人
也許你正因為孩子出世忙得焦頭爛額,開店、自己蓋房子的事就先等等吧
也許你正忙著因為受苦於病痛的家人,只好把原本規劃好的長途旅程取消
也許你正因為感情受挫而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該成為什麼樣子,所以就先跟大家一樣就好了
也許你在這個職位正要面臨重要的升遷,你要接下一個大案子,你的人生將要改變了!但你卻發現你馬上又要面臨人生下一階段的課題,家人要你快結婚、或是孩子要出國留學,當你以為你終於有時間掌握自己的人生,來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候,沒想到又要開始想怎麼在台北市買房、怎麼規劃和理財自己的退休金...
於是,單車環島這件大學未完成的事,再說吧!
我想以我自己的故事告訴你/妳
如果你心底有一個想法很想實現,儘管你長大了、你老了、你變得世故了
都還來得及實現!這並不幼稚、並不矯情
一個藏了十年的旅遊夢,也許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也沒什麼
但我去實踐了,就變成我人生的一部分!
這是我的人生,實踐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我其實很難用言語形容我從冰島回來我到底得到了什麼
我只能告訴你,只有當你也真的去做了,你就會懂的
如果你/妳還記得
MAKE IT HA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