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做得到,卻能力退化?】
#關於撒嬌的真相
今天中午準備用餐時
孩子們還在玩,我跟宏爸就先行用餐
我們吃完準備收拾,孩子們才陸續就坐開始吃
我一邊收拾一邊聽喬伊說話
但因為心已飄向等等要做的事上
所以沒什麼印象他說了什麼😅
突然喬伊從椅子上慢慢滑落,接著躺在地上
他的舉動瞬間吸引我的目光
我看著他,他也看著我
「你還好嗎?」我問他
「媽媽你拉我起來~」
「可是你手油油的耶(他剛剛手挑魚刺) 你可以自己起來對嗎?」
「我不行~你拉我!」
我看著地上這個類似海參的癱軟生物
心中依舊掛念著等等要做的事情
煩躁與厭惡感逐漸攀升
如果是我以前應該就會放大音量
壓低聲音的命令她給我起來
或是想盡各種辦法讓他起來
不過這次我沒有說話,也沒有動作
只是看著他,也思考他為何要這樣做
沉默了好一陣子,我先開口
「喬伊,你有哪裡不舒服嗎?」
「我想要你拉我起來」
「所以,你是想撒嬌嗎?」
她看著我點點頭
「我知道了,或許等你吃完飯,手洗乾淨,我們可以好好的來抱抱撒嬌」
「我還是想要你拉我起來」
「這樣啊,好啊~」
語畢我伸出手將他拉起
他將座位調整好,我則是先去洗手
出來後他看起來沒事的繼續用餐
就這樣正常的吃飯、收拾、清洗
最後他跑來跟我抱抱
「謝謝你能理解與合作,我也很喜歡你跟我撒嬌,我愛你」
/
有時孩子明明就能力夠做得到
卻要你幫他做,出現所謂的「退化」
我會解讀為 #孩子在撒嬌
這也很常發生在生完弟妹後
大寶明明可以自己吃卻要人餵他
或是已經學會如廁卻又尿在地上
其實孩子渴望的是與成人的 #連結
也可以說是渴望得到關注與關愛
孩子在心中可能產生錯誤的信念
「唯有讓你為我忙碌、讓你為我服務,我才能感覺到被愛」
也是正向教養中兒童的錯誤行為第一項 #尋求過度關注
如何辨別? 就是當孩子的行為讓你感覺很「煩」
可能是創造些干擾讓你煩躁
可能是做危險的事讓你擔心
可能是孩子的行為讓你困惑
你會覺得孩子很故意、講不聽 #就是覺得他好煩喔
八九不離十就是孩子在爭取你的注意力
也是透過行為傳遞出求救的訊號
「名為歸屬感的杯子,杯中的水變少了,快來幫我加水!」
在孩子過度尋求關注的當下
如果立馬加滿水,孩子就會認為
「嗯! 這個辦法行得通,下次缺水時就這樣做吧!」
所以令人心煩的事就會一再的發生
但如果不立馬加水,也沒在其他時間加水
孩子就會認為
「我沒有歸屬感,我不重要,我不值得被愛」
可能會用更激烈的方式來爭取杯中的水
那到底可以怎麼做?
其實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嘗試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之後再來分享)
可以確定的是
不管當下有沒有幫孩子的歸屬感加水
一定都要再找其他時間好好的斟滿水
像是規劃一段與孩子單獨約會的時間
或是雖然時間不長但有品質的相處
(例如正念擁抱、與孩子全然的同在)
讓孩子知道,他不用透過負向行為
也可以得到我們的關注與關愛
而這份愛,沒有條件
不用刻意追求爭取,就能得到這份愛與連結
這樣的連結能為孩子帶來滋養與療癒
並在孩子的生命中注入滿滿的安定和勇氣
✏️本日金句:
「撒嬌,是孩子為自己充電的一種表現」
#正向教養 #正念育兒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