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尾張榮味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oveInSongs也提到到殯儀館自拍練信心三民教頭怪招成台灣青棒旅外 ... ... <看更多>
虎 尾張 榮 味 在 虎尾張榮味、虎尾落、虎尾鎮旅遊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虎尾張榮味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oveInSongs也提到到殯儀館自拍練信心三民教頭怪招成台灣青棒旅外 ... ... <看更多>
虎 尾張 榮 味 在 鵬海重機隊 的推薦與評價
2021/01/24鵬海重機隊雲林一日遊~鄧麗君出生地+虎尾張榮味住居秘境~落羽松. ... <看更多>
虎 尾張 榮 味 在 [新聞] 張榮味想賣滷肉飯- 精華區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news.yahoo.com/060113/77/2r81f.html
【黃佑鋒】
剛過二○○六年元旦,走進前雲林縣長張榮味位於虎尾的家,一片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草坪
和參天古木率先映入眼簾,幾天前張榮味才獲假釋回到這片心靈寄託之處,這幾天,
他興奮得天天起個大早,精神抖擻地走向大門,迎接每一道自由灑落的燦爛晨光。
一早,張家的客廳便人進人出,在大草坪一隅,張榮味夫人王月霞親自監工打造的兩座
造型古樸典雅的木屋,有如歐式度假別墅,特別醒目。但此刻更令人感到溫馨關注的是,
木屋內盡是送暖的友情,和遠道而來的慰問,他們來自雲林縣各個偏遠角落。似乎也只有
望重一方,實力在握的政治人物,才享有這種規格的愛戴。
大哥回家 鄉親逗熱鬧
張榮味雖再三表白,將不再參與政治,決心做個凡夫俗子、平民百姓,但眼前鄉人簇擁的
場面溫馨又令人鼓舞,在患難中情義相挺的革命感情與政治盟友源源不絕,更是一大奧援
。況且他的親妹妹張麗善、同派系親密戰友張碩文,都是立法委員,張榮味說要遠離政治
,到頭來恐怕仍然身不由己。
從當選縣議員開始,張榮味在雲林政壇闖蕩十六年,就一個政治人物的政治生涯而言並不
算長,但是他累積人脈之多,人氣竄升之快,卻無人能及。一位地方人士表示,張榮味
對朋友、同志肝膽相照,甚至對不同立場人士,也不排斥、不對立;而且處處禮賢下士,
重信講義,使他年紀輕輕,不到五十歲就成為雲林地區首屈一指的地方大老。
張榮味的長女張嘉郡說,張榮味從二○○五年十二月廿九日假釋出獄後,每天都有
兩、三百位朋友、鄉親、僚屬、樁腳前來探視,慰問的花籃、各地的山產、水產堆積成山
,連冰箱都裝不下。「其實爸爸對朋友的有情有義,從朋友的熱情就可以證明他交朋友
很成功。」自從張榮味假釋出獄,張公館門前車水馬龍,地方政要絡繹於途,雲林縣的
政治中心彷彿也做了巧妙的調整,從斗南的縣政府,轉移到了虎尾張榮味的公館。
身陷囹圄 心繫老父親
對於各界的關心慰問,張榮味自是感念在心,一言一語更見小心低調。
「現在是人群的社會,而非孤軍奮戰的時代。人天生其實沒有派系之別,政治靠的是不斷
的付出,爭取信任,才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傳承。尤其是農村政治與都會政治更是截然
不同,完全是靠經營、服務,點滴累積而成。」
不過,回想自己的熱情熱血,卻換來牢獄之災,張榮味仍不免對政治心灰意冷,尤其是
讓他丟官、逃亡,又在一審被判十四年徒刑的林內焚化爐一案,他更有椎心之痛。
「司法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檢察官主持正義,防止貪瀆,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我不能
批評,也不該批評。但他們也要了解,當初縣政府從制訂底價、發包、環境評估,甚至
處理民眾的抗爭都合法,也都依法行政,所以我一直都很坦然。」
張榮味並不諱言,如果司法的個人主張太嚴厲,或有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對他也未見
公平。事實上,張榮味曾因兩個案子,而身陷囹圄。包括民國八十三年雲林縣議長賄選案
,被判處一年刑期;再加上縣長任內因林內焚化爐一案被控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經一審
被判十四年而被羈押。從入獄到假釋出獄,失去自由的日子,張榮味有如臥薪嚐膽,
記得清清楚楚。「我在牢裡一共度過三百八十五天,我思念病重的父親,和一路相挺的
朋友。」
政治無情 賺錢卡實在
或許政治的官司難了,是是非非太多人為的斧痕,張榮味對政治現實的無情又有一番新的
體悟,使他決意棄政從商;不過要如何走,他也坦承仍在籌畫思考中,並未完全定案。
「我還沒到退休的年齡,經驗、人際關係正好,對事情的看法也到了成熟的階段,
可不要有在家享天倫之樂的心態,要觀察好市場的動向,再決定做什麼,才是穩當之計。
舉個例子說,如果賣滷肉飯可以對經濟復甦有貢獻,也未嘗不好。」
縣長賣滷肉飯,在廣告策略上絕對是個奇招,果真如此,張榮味也必定會搖身一變為
滷肉飯大王。不過,張榮味在涉足政壇之前,從事建築營造發跡,在這方面算是行家。
地方人士便透露,張榮味因為有建築業背景,他當年興建木屋時,便親自進口高級檜木,
再請工人完工,造價比一般人便宜很多,現在至少價值上億元。因此,重操舊業未嘗不是
他離開政壇後的選項之一。
但政治的魅力無窮,從政壇崛起,又正值盛年,張榮味如今人脈全部都在政壇。況且,
正如張榮味所言,這是人群的社會,是集眾人之力成事的時代,他縱使參透禪機,想遠離
政治的紛紛擾擾,但是門生故舊、革命戰友,乃至於弟妹親人,也未必對這位大靠山
說放就放。
而且他的妹妹張麗善年輕有為,雖是新科立委,但是挾著大哥張榮味在地方上的人脈,
以及自己苦幹實幹、服務鄉親的熱忱,卻也闖出一片江山,未來兄妹攜手打造張氏王朝,
也並非紙上談兵。「我妹妹對政治也很有天分,她各方面的條件都比我好,學歷比我高,
外型比我好看。總之,她比我適合參政。」
談到張麗善問政及服務選民的表現,張榮味與有榮焉,頻頻讚許,但也有淡淡的自傷。
「參政十六年來,我不是出身政治世家,又沒有傲人的文憑,我走得比別人辛苦,
常被人家歸類為某種政治人物,甚至有人說我是黑社會,這種心態也未必健康。」
實力不減 遙控縣議會
張榮味強調,政治人物不應以學歷分高下。「博士不一定就是好人,只有國中、專科畢業
,地位就不高,這種看法不一定對。」在張榮味的人生觀裡,「一種米養百種人」,
民主社會是由各種不同的人組成的,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社會才會進步,這種說法
符合了〈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的境界。「前美國總統雷根是演員出身,但他一樣可以把美國帶往興盛之路,因為他的
方向正確,才導致前蘇聯的解體。」
張嘉郡對父親擅於經營人脈,卻被外界不當的批評,十分不以為然。
「不分背景、廣交朋友、樂於助人,如果把這種交友方式定義為黑社會,那麼什麼又是
白社會?」張嘉郡表示,父親始終告誡她要學有專精,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更容易走向
成功。「父親不希望我們兒女跟他一樣,走得那麼辛苦。」
雖然在政壇幾番跌撞,也曾遭遇牢獄之災,但地方人士也都認為張榮味福星高照,冥冥中
受到上蒼的眷顧。在張榮味土庫鎮馬光里老家旁順安宮前擺攤的張姓攤販就說,張榮味的
老家有燕子築巢,附近其他地方都沒有,注定張家人要旺。
事實上,張榮味的堂兄弟張源鐘,去年底也剛剛當選土庫鎮長。張榮味的兩個親弟弟,
張啟庭是雲林縣商業會總幹事,張啟盟則當上雲林縣園藝花卉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張榮味在政商兩界,都吃得開,很多職務虛位以待,如果離開政治,絕對不會成為無業
遊民。
地方政壇人士甚至預測,張榮味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在雲林地區的影響力絕不會
式微。「今年三月就職的四十三位縣議員中,有卅七人屬於張派,如果沒有意外,雲林縣
議會將形同張榮味的勢力範圍。」
張榮味當嶽廚侍候牢友
【黃佑鋒】
在獄中三百八十五天,前雲林縣長張榮味練就了烹飪的好功夫。入監兩、三個月,張榮味
被調入伙房,成了雲林第二監獄的廚子。張榮味算是貧苦出身,年輕時代就幹過粗活,
煮飯、燒菜、生火、負重對他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他也勝任愉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張榮味原來是一縣之長,打從攀上權力的巔峰後就被人伺候慣了,
只享受美食,不必洗手作羹湯,但是牢房內人人平等,雖說他來頭不小,也必須為其他
受刑人的三餐服務。人生如戲,在獄中這個近乎叢林法則的小天地,最能體現。
近庖廚 服務受刑人
張榮味當然是經歷大風大浪的人,啥事沒見過,而且他從事的政治,說穿了就是選民服務
,他一點也沒有封建思想,從不認為君子非得遠庖廚,他也樂得滿足眾受刑人的五臟廟。
好在伙房也有些科班出身的料理高手,張榮味雖然手藝平平,但他生性勤勞,依樣畫葫蘆
總也過得去。
雲林第二監獄就在張榮味公館所在的虎尾,他的家人、弟妹也都住在附近,幾乎每天都有
親人、朋友前往探視。尤其是他最疼愛的立法委員妹妹張麗善,只要人在虎尾,幾乎每天
都會探視大哥。地方人士透露,有時張麗善要到立法院開會,臨行前都還要去看看哥哥,
心裡才比較踏實。「張麗善去年剛當上立法委員,對一些政治事務或政壇人脈牽連並不是
那麼熟悉,在獄中的張榮味便成了她請益的對象。人家說,長兄如父,張榮味之於張麗善
應該就是如兄如父吧。」
早在從政前,張麗善大多從事慈善或義工服務,受到相當好評。民國七十五年她就是雲林
脊椎損傷者協會執行長,也算一路跟著張榮味見識大千世界,但她終究是女人,一向被
保護慣了,對縱橫捭闔、橫刀豎劍的政治鑽研不深,更難以想像;況且在講求實力,
依附黨團運作的立法院,無黨無派的她更需要大哥的耳提面命、權謀機宜。
張榮味的長女張嘉郡是在父親入獄前一個多月才從英國返台,父親入獄後,她才開始真正
了解父親多麼受到朋友的尊敬與肯定。「我父親的朋友都是雪中送炭型的,父親入獄後,
他的朋友都主動對我說認識父親,而且語意真誠,多為正面評價,一點都不像客套。
十二月廿九日他出獄那天,訪客多得不得了,我們家好像香火鼎盛的媽祖廟呢!」
張榮味在獄中可沒享受到媽祖級的待遇,在團體生活中,他養成了兩項好習慣,分別是
讀書和運動。一位張家的訪客便透露,張榮味在獄中一年多,養成了打桌球的習慣,
經常揮拍,讓他身體結實不少,牢獄之災也沒讓他看起來變得憔悴,反而更加精神奕奕,
這都是打桌球的成果。
「讀」樂樂 獄中啟發多
張榮味自己則樂於談在獄中讀書的一段,這是他自我充實的一次奇遇,他發現原來在
書本中,不但有瑰麗的思想,也各自呈現不同的風貌。
「在監獄裡,因為空間小,時間多,看書便是最佳消遣,在這一年中,我看了很多書,
按時間的先後,我看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書,各有啟發。」張榮味談起書,眼光突然亮了
起來,彷彿為自己的思路點了盞光明燈。他曾說自己的學歷不高,這是他從政之路最常
為人挑剔的事,因此他一直很尊敬讀書人,也把自己的一兒一女送到英國念書,多少有些
補償作用。讀書對他來說,有如行善、積德一般,是天大的好事。
「剛開始時,我都看一些勵志的書,對培養積極的人生觀非常有益,看多了,覺得每本書
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只是反覆申義,覺得沒什麼意思,我又選擇傳記。」
張榮味看過的傳記不少,但他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鄧小平女兒毛毛所寫的《鄧小平傳》。
或許鄧小平在中共黨中央三進三出,屢被鬥臭、鬥垮,和他自己在政壇的遭遇起起落落
一樣驚心動魄,故最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鳴。「經由傳記可以了解一個政治人物或名人
大亨成功或失敗的特質,他們在險阻中如何調整、如何自處,甚至如何與對手周旋,
也可以做為借鏡和參考。」
張榮味認為傳記最大的功能是,作者或主人翁的一句話對讀者的啟發。
「古人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在讀傳記的時候體驗最深刻。」
最後張榮味迷上了想像力雄奇,劇力萬鈞、過程跌宕起伏的古龍及金庸的武俠小說。
「劇情的變化真有意思,常有神來之筆,而且劇中人性格鮮明,很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或許對見多識廣的張榮味來說,不論是古龍的蕭十一郎、楚留香、陸小鳳,或金庸的
令狐沖、岳不群、韋小寶、段譽、楊過、郭靖等人,他在現實生活裡也能找到相對應的
政治人物,但是他永遠都不會說誰最像誰,這是他笑看政壇的最高機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48.16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