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法國廣播深度追蹤報導:經中、法雙方協商後,基於安全考量,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在持續發生輻射洩露一個半月後,進入故障停機狀態,進行檢修 / 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 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07/3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以下是RFI法國廣播公司針對中國廣東台山核電廠一號機反應爐發生輻射洩露的一系列追蹤報導。
“..... 在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發生事故一個半月後,中方運營商中國廣核集團在與法方溝通後周五(07/30/2021)宣布停機,對出現問題的1號機組反應堆進行維修。
之前,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仍然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運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特彆強調,燃料棒在製造,運輸以及轉載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破損,指出台山一號機組的反應堆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估計包殼破損的大約為五根左右,因此,其破損燃料棒的比例僅為0.01%,遠遠低於設計中可被容忍的0.25%的最大可容忍破損比例。 因此並不存在核事故,也沒有引發核泄露。因此核電站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不過,台山核電站的法方合作者法國電力集團卻並不認同上述觀點,而且法方提供的安全標準也同中方的上述標準大相徑庭。法國電力公司的專家向法國媒體表示,台山核燃料棒破損的比例比正常核電站的燃料棒破損比例高出五倍。這就是法方為何一定要求停機監測的原因。
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CRIIRAD)發言人羅蘭-迪巴德(RolandDesbordes)認為堆芯內核氣體的增加會對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他認為台山核電廠必須立即關機,監測究竟是哪些燃料棒出現破損,並且立即加於更換,因為他認為情況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重大的演變。
法國(Negawatt Institut ) 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向法廣詳細地解釋了可能產生的兩大後果: 其一,隨着核反應堆的繼續運作,除了碘,氙 等稀有氣體之外,別的氣體也有可能外泄,比如說銫(sè,)同別的氣體不同的是,銫元素會粘附在一迴路的各大組件的內壁,導致一迴路系統的所有的管道部件都遭到污染,這會使負責維持運營的工作人員遭受核輻射的威脅;其二,雖然燃料棒破損本身並不構成事故,但是,倘若核反應堆發生別的事故,這些破損的燃料棒將會使事故的處理變得更加複雜化,他特別舉例說,倘若發生蒸汽高能管道破裂事故,這就會導致熱能從一迴路轉向二迴路的過程中直接將核氣體排放到空氣中。
此外,法國國家輻射防護和核安全研究所(IRSN)在2017年出台的一份安全通告中專門就核燃料棒出現破損所可能導致的後果作出了闡述,通告指出,破損的燃料棒容易進水,從而引發化學與物理反應,導致其他的原先完整的燃料棒也出現損壞,從而引發惡性循環,最終甚至有可能對反應堆的鍋爐等產生影響。....."
出於安全考量 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因故障停機 (07/3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作者:羅拉
在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發生事故一個半月後,中方運營商中國廣核集團在與法方溝通後周五宣布停機,對出現問題的1號機組反應堆進行維修。
中國廣核集團周五晚公布,台山核電廠1號機組運行期間出現少量燃料破損,因此決定停機檢查維修,查找燃料破損原因及更換破損燃料,事故仍然在技術規範允許範圍內,反應堆安全可控。
今年 6 月 14 日,中方報告了位於香港附件的台山核電廠的 1 號反應堆發生事故,就是有少量損壞的鈾燃料棒釋放的放射性化學氣體在機組循環系統水中增加,中方當時強調,這是常見現象,沒有任何危險。
出現泄漏情況的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運行的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技術由法國電力公司提供,法國電力公司擁有台山核電站30%的股權;中方擁有70%。
法國電力公司一周前在7月22日針對廣東台山核電站運營的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核電機組發生核輻射泄漏情況指出,如果是在法國發生類似情況,該機組應當停止運作,以便確定泄漏原因,避免情況變得更糟。
中方運營商中國廣核在聲明中指出,台山核電站是把安全放在首位,決定關閉一號反應堆進行維修,以找出影響燃料的損壞原因並更換損壞的零件。
中國廣核集團表示是在中法技術人員進行討論後做出停機檢查決定。
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07/23/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出現泄漏情況的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運行的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技術由法國電力公司提供。法國電力公司擁有台山核電站30%的股權。
今年6月中,美國CNN電視台率先披露的消息顯示,法國電力公司下屬公司法馬通注意到台山核電機組可能出現核輻射泄漏。中方當日確認相關消息,稱1號機組少量燃料棒損壞,造成機組密封循環系統中稀有核輻射氣體濃度增加。但中方強調,這是常見現象,沒有任何危險。
事發一個月後,法國電力公司分析台山核電站傳來的各項數據之後,22日在合資企業董事會上做出表態,認為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機組循環系統水中的放射化學物質指標仍然在台山電站規定指標之下,也符合國際通常做法。但是關於燃料棒絕緣不足的數據顯示,情況仍在變化中。該公司在公報中指出,根據相關數據的分析結果,如果按照法國電力公司核電站的運營規定,相關機組應當停止運作,以便準確了解正在發生的泄漏情況,阻止泄漏繼續。但台山相關機組是否應當停機,決定權在台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
法新社引述法國電力公司一名專家與媒體記者的電話交談指出,目前情況不算緊急,也稱不上是事故或故障,但很嚴重。該專家認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機組仍然處於可以保障安全,並控制後果的運營狀態。
法新社自法國電力公司獲得的消息認為,儘快預防性停機可以達到多種目的,既可以防止絕緣不足的燃料棒情況繼續惡化,了解造成絕緣不足的運營,也可以限製冷卻水中的放射性活動,同時控制清理工作的規模。
台山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機組出現泄漏的消息因美國CNN電視台6月14日披露法國法馬通公司向美國求助的消息而公開。法馬通當時寫給美國能源部的信函中,認為台山核電站提高了電站外檢測核輻射的標準上限,以便避免電站關門。
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06/2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4日獨家報道說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或許發生核泄漏,中國官方在第一時間予以否認並且譴責CNN造謠之後,又在本周三承認台山核電站的少量燃料棒出現破損,但強調並未發生核泄漏事故。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仍然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運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特彆強調,燃料棒在製造,運輸以及轉載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破損,指出台山一號機組的反應堆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估計包殼破損的大約為五根左右,因此,其破損燃料棒的比例僅為0.01%,遠遠低於設計中可被容忍的0.25%的最大可容忍破損比例。 因此並不存在核事故,也沒有引發核泄露。因此核電站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不過,台山核電站的法方合作者法國電力集團卻並不認同上述觀點,而且法方提供的安全標準也同中方的上述標準大相徑庭。法國電力公司的專家向法國媒體表示,台山核燃料棒破損的比例比正常核電站的燃料棒破損比例高出五倍。這就是法方為何一定要求停機監測的原因。
作者:楊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4日獨家報道說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或許發生核泄漏,中國官方在第一時間予以否認並且譴責CNN造謠之後,又在本周三承認台山核電站的少量燃料棒出現破損,但強調並未發生核泄漏事故。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仍然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運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特彆強調,燃料棒在製造,運輸以及轉載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破損,指出台山一號機組的反應堆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估計包殼破損的大約為五根左右,因此,其破損燃料棒的比例僅為0.01%,遠遠低於設計中可被容忍的0.25%的最大可容忍破損比例。 因此並不存在核事故,也沒有引發核泄露。因此核電站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不過,台山核電站的法方合作者法國電力集團卻並不認同上述觀點,而且法方提供的安全標準也同中方的上述標準大相徑庭。法國電力公司的專家向法國媒體表示,台山核燃料棒破損的比例比正常核電站的燃料棒破損比例高出五倍。這就是法方為何一定要求停機監測的原因。
事實上,法國電力公司旗下的法馬通公司早在五月底就向美國政府發出通告,法馬通在美國分公司本月初又向美國能源部提出請求,要求美方允許分享技術,緩解擔憂。
專家認為這一方面是由於法美簽署了技術分享合約,在向第三方輸出之前必須獲得另一方的批准,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廣核名列美國商業部制裁企業的名單,法馬通擔心因此而受到美國商業部的制裁。
此外,法馬通在信函中還披露中方拒絕接受法方提出的關機檢查的要求,並且將安全標準提高至原先制定的兩倍,試圖以此避免關機停業的選擇。
法馬通公司的上述通告顯示法方對台山核電泄露存在切實的擔憂,儘管法國電力公司在CNN報道之後又隨即發表聲明,聲稱情況在掌控之中。法國電力公司上述模稜兩可的立場彰顯他在追求經濟效益以保障核電安全之間的左右搖擺。
台山核電站信息不透明最令人擔憂
廣東台山核電站是歐洲第三代壓水式核電技術EPR在全球首個運營模式,成為中國核電工業的驕傲,也被看作是深陷財政危機的法國電力公司的救命稻草。不過,同法國,芬蘭的第三代核反應堆修建工程一樣,台山核電站從2009年開工修建到2018年正式運營也歷經了一波三折,而且在整個修建工程中信息都缺乏透明。同這次一樣,所有有關工程質量問題的信息都是由法方首先披露,比如說,2015年,法國阿海法集團製造的反應堆鍋爐的鍋蓋被爆出含碳量過高,法國本土 位於英吉利海峽附近的弗拉蒙威爾(Flammentville)核電站就因鍋爐質量以及管道焊接等一系列問題而被法國國家核能安全局幾度叫停,這才導致了該核電站運營日期被一拖再拖。
不過,同樣使用阿海法製造的鍋爐的台山核電站卻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或許是由於法國核安全部門過於謹慎,或許是由於中國方面急於求成,要打造世界第一個第三代核反應堆而不惜付出安全代價,總而言之,台山核電站的安全狀況究竟如何?不僅離台山一百多公里的香港民眾對此毫無知情權,就連法方的合作者也感嘆對核反應堆的一些最基本的工程信息都缺乏了解。今天在核電站出現泄露問題時,中方繼續封鎖信息,並且拒絕接受法方提出的要求。此舉令法國電力感到十分震驚!
惰性氣體出現與鍋爐蓋瑕疵無關
那麼,今天發生的核反應堆內部出現稀有氣體的現象除了中方所說的燃料棒破損原因之外是否有可能同鍋爐的製造瑕疵存在有關?
對此,法國Nagawatt學院核能專家伊夫 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在接受法廣書面採訪時明確表示,這些氣體的出現與鍋爐瑕疵沒有關聯。因為反應堆出現的碘與氙(xenon)等稀有氣體只可能來自燃料棒管道泄露,因為它們是由裂變所產生的。
不過,雖然燃料棒出現破損並不屬於事故性質,但是,核反應堆內稀有氣體的濃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法國核能安全部門制定的標準。事實上,根據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法國電力公司披露說核氣體泄露現象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經出現,氣體濃度不斷增加,根據法國電力公司獲得的數據,五月底核反應爐中的氣體含量已經十分令人擔憂,按照法國核能安全制定的標準,台山核電站一號機組早就應該關閉核反應堆,核查氣體泄露原因。
法方因此要求中方召開特別董事會,立即採取行動,然而,中方卻選擇了放寬安全標準,以此避免關機停業。根據法國電力公司最新披露的消息,中法的核安全機構本周三就此事進行了商榷,但是中方再度拒絕了法方的要求。法國輿論感嘆說,正如武漢的P4實驗室一樣,法國人再度被耍了一次!
燃料棒產自何處?
那麼,這些出問題的燃料棒產自何處,廣東台山核電站一號機組使用的燃料棒產自法國電力公司在法國本土的工廠,目前尚不了解究竟是由於製造原因,還是運輸或者使用過程中導致了破損。所以,法方認為必須停止機組,檢查問題的原因所在。這些安放在核反應堆鍋爐中的燃料棒,它的外層是由鋯 (gào)合金製作,高度達到四米,裡麵包含着被濃縮之後的鈾原料,倘若燃料棒頂端的鐵蓋出現泄露,那麼,就會出現氪(kè)與氙(拼音:xiān)等稀有氣體。
這些氣體的出現也是確定核燃料棒出現破損的主要依據。
燃料棒破損應如何處理?
中國核能安全局在燃料棒有破損的背景下繼續維持核電站運作的決定是否符合核安全管理規則?核反應堆繼續運作必將導致堆芯的稀有氣體濃度的不斷上升,這是否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有核能專家表示只需在下次添加燃料時更換破損燃料棒即可,鑒於類似的核電站燃料棒每四五年必須更新,台山一號機組2018年上馬,離正常更換時間已經不再遙遠。那麼,法國的核電專家對此有何看法?
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CRIIRAD)發言人羅蘭-迪巴德(RolandDesbordes)認為堆芯內核氣體的增加會對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他認為台山核電廠必須立即關機,監測究竟是哪些燃料棒出現破損,並且立即加於更換,因為他認為情況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重大的演變。
法國(Negawatt Institut ) 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向法廣詳細地解釋了可能產生的兩大後果: 其一,隨着核反應堆的繼續運作,除了碘,氙 等稀有氣體之外,別的氣體也有可能外泄,比如說銫(sè,)同別的氣體不同的是,銫元素會粘附在一迴路的各大組件的內壁,導致一迴路系統的所有的管道部件都遭到污染,這會使負責維持運營的工作人員遭受核輻射的威脅;其二,雖然燃料棒破損本身並不構成事故,但是,倘若核反應堆發生別的事故,這些破損的燃料棒將會使事故的處理變得更加複雜化,他特別舉例說,倘若發生蒸汽高能管道破裂事故,這就會導致熱能從一迴路轉向二迴路的過程中直接將核氣體排放到空氣中。
此外,法國國家輻射防護和核安全研究所(IRSN)在2017年出台的一份安全通告中專門就核燃料棒出現破損所可能導致的後果作出了闡述,通告指出,破損的燃料棒容易進水,從而引發化學與物理反應,導致其他的原先完整的燃料棒也出現損壞,從而引發惡性循環,最終甚至有可能對反應堆的鍋爐等產生影響。
通告指出,目前在法國本土58個運作的核反應堆中有七個核反應堆中存在一根或者多根燃料棒破損的現象,不過,無論燃料棒破損是由於製造或者設計原因,其後果都在掌控之中,並不會影響反應堆機組的運作。當然,這一切的條件是必須對燃料棒破損的狀況以及泄露物的性質與濃度作出監測,這樣才能夠掌控事態的演變。
而台山核電站的問題是如果不關機檢查,就無法具體了解究竟有多少燃料棒出現破損,破損的程度究竟如何,因此很難評估事態發展的趨勢。
事實上,燃料棒發生破損是核電站運作中經常出現的狀況,各國對此制定的安全標準各不相同,倘若核氣體的濃度並未達到警戒線,並不妨礙機組的正常運作,排放出的渠道可以通過預先設計的程序處理。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制定恰當的標準,既不影響機組的正常運作,又能夠保障操作人員以及周邊環境不至於遭受核輻射的威脅。
周邊環境是否受到威脅?
最後,至於台山核電站周邊的居民是否會受到核輻射的威脅,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回答說,核反應堆內囤積的核氣體最終會被排放的到空氣中,唯一的區別是是否在有控制的背景下通過過濾處理之後再對外排放,以便儘可能的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可以肯定的是,囤積的核氣體越多,那麼,它們的處理也將越來越困難。
事實上,法國費加羅報披露說,今年四月,台山一號機組就已經不得不進行了一次強迫排氣,原因是反應堆內部氣體的體積已經超出了可容納的含量。不過,中國核安全部門確認台山核電站周邊空氣指數正常,香港當局也對此加於確認,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表示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發生核輻射事故的跡象。但是中國周邊國家,日本,台灣等在公布未發現核輻射現象的同時也呼籲北京加強信息透明。
完整內容請見:
出於安全考量 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因故障停機 (07/3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https://www.rfi.fr/tw/中國/20210730-出於安全考量-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因故障停機
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07/23/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https://www.rfi.fr/tw/中國/20210723-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06/2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https://www.rfi.fr/cn/專欄檢索/環境與發展/20210620-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
碘原子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可能直到現在,還有許多的朋友們,連最最基本的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之間的重大差異都分不太清楚。
簡單來說,游離輻射即是一般所謂放射線﹔而非游離輻射即是一般所謂的電磁場電磁波等。
輻射是一種具有能量的波或粒子,如電磁波(如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加馬射線等)以及從放射性物質發射出來的微小粒子(如阿伐粒子、貝他粒子、中子等)都稱為輻射。其中能量較低的,如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超音波、紫外線,稱為「非游離輻射」;而能量較高的,如X射線與加馬射線,以及粒子輻射則屬於「游離輻射」。
「電磁波」是由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所產生,屬能量的一種。它以波的形式接近光的速度輻射傳遞,自古以來就以各種面向存在於大自然。
電磁波可分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大於3×1015赫(Hz)的電磁波,一般常稱呼為輻射或放射線。最為人所知的游離輻射就是X光,它的頻率比起非游離輻射高的多,其光子能量強到足以藉由打斷細胞內各種分子的原子鍵而產生游離化(ionizing),必須嚴格防護,因此醫院的X光室都有鉛板屏蔽,避免輻射外洩。
而且,電磁波的一個特徵就是,當電源消失之後(例如手機關機、電腦關機、X光設備關機),電磁波也就隨之消失。
非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小於3×1015赫的電磁波,一般俗稱電磁波者皆屬此類。它的能量較微弱,無法打斷原子的鍵結產生游離化(ionizing)。按照頻率/光子能量高到低的順序,非游離輻射的族群可分為紫外線(UV)、可見光、紅外線(IR)、微波(MW)、射頻(RF)、極低頻(ELF)、以及靜電場與靜磁場。另外極低頻由於波長非常長,約5000公里,所以通常稱為電磁場。
此外,非游離輻射係指能量低且與物質作用後,並無法使物質產生游離作用的輻射。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更密切,舉凡紫外線、太陽的可見光、燈光、紅外線、微波與雷達、電視與F M無線電波、AM無線電波及長波長的交流電波等皆屬非游離輻射。
至於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游離輻射無色、無味,感覺不到,目前全球醫學界已經公認所有的游離輻射都沒有所謂安全劑量,換言之凡是多暴露一分則會有多一分的危險。
暴露高劑量的游離輻射可能會引起皮膚灼傷、毛髮脫落、噁心、新生兒缺陷、疾病以及死亡。它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暴露量多寡、暴露時間長短。暴露於游離輻射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若一個懷孕的婦女暴露於高劑量的游離輻射,可能會導致其新生兒的腦部發育異常。
游離輻射引起癌症依暴露器官的敏感度不同,而發生的傷害輕重不因。一般器官中以乳房、甲狀腺、骨髓及肺臟最為敏感。乳腺癌比白血病高數倍,另外放射氡氣會引起肺癌及甲狀腺受幅射會生上皮細胞癌等。
核反應爐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產生熱能帶動蒸汽渦輪發電機組產生電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輻射,以及其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核廢料,絕大部分都屬於放射性的游離輻射的類別。
放射性核種是不穩定的原子,會放出游離輻射並衰變成另一種原子。 隨著越來越多原子衰變了,剩下的放射性核種數量減少,輻射強度也就越來越弱。 放射性核種發出的強度減少到只有剛開始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每種放射性核種皆有其固定的半衰期,比如說核電反應爐所產生的放射性游離輻射中常見的銫137(Cs-137),他的半衰期為30.17年,也就是每經過30.17年的時間,他的輻射強度會衰減為原先強度的一半,經過6個半衰期約181年之後,銫137的游離輻射強度會衰減為原先的1.5625%的強度,起碼要經過超過10個半衰期也就是301.7年之後,銫137的游離輻射強度才能衰減到原先的萬分之9.765的強度,回到差不多接近於自然環境背景值的程度。但是,特別一提的是,銫-137是人造輻射物質,原本就不該存在於大自然的環境當中。
核子燃料的主要成分,鈾-238(約佔96%),雖然在普通原子爐中幾乎不起核分製反應,但在吸收中子之後卻產生出長壽命(半衰期有的萬年以上)元素,即自然界不存在的「超鈾元素」,如鈽(Pu)、鋂(Am)、鋦(Cm)等人造放射性游離輻射物質。
PS. 此外,常常有特定族群的朋友們喜歡以所謂香蕉中所含的鉀-40元素來試圖混淆社會大眾視聽,所幸在2017年10 月份時,經義美食品輻射檢測研究室實測結果,香蕉所含的鉀-40,55~75%均集中在香蕉皮,「只要民眾勿迷信吃香蕉皮可治失戀」,就可安心大啖美味又健康的香蕉。
首先,鉀在自然界裡有三種同位素:鉀39(穩定的同位素,占93.3%),鉀41(占6.7%),鉀40(具放射性,占0.01%,也就是萬分之一),這三種同位素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中。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告訴中央社記者,依現行法令,僅針對食品中的人工核種訂有標準,例如核電廠爆炸、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銫-134、137或是碘,但鉀-40是天然核種,國際間沒有國家針對鉀-40訂有標準,台灣也是,因此「沒有超標的問題」。
林金富解釋,鉀-40和鉀-39是同位素,同時存在於自然界中,含有輻射的鉀-40以萬分之一的比例存在於鉀-39中,地球地殼裡、大自然、香蕉、人體裡都有此物質,無法以人工方式去除。
由於非放射性的鉀-39、鉀-41和放射性的鉀-40,都是原本就存在自然界中的元素,專家指出,人體內都含有些微天然輻射,且人類在演化中已對自然界中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天然微量輻射建立生物恆定(homeostasis),會透過體內的代謝機制來自我調節,因此吃香蕉時,不會因為體內增加「鉀-40」含量而損害健康,毋須擔心。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以及原子能委員會針對食品中鉀40的解釋:
“鉀-40係屬於天然放射性物質,於環境中天然存在,與核污染或輻射污染之情形不同。針對該等天然放射性物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能會)歷年均有進行市售各式商品(包括食品)之抽驗,並已於「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辦法」中訂有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活度濃度基準值,鉀-40之活度濃度基準值為10貝克/克。
至於食品藥物管理署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所訂定之「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係適用於可能有發生核污染或輻射污染時,包括意外或惡意之行動,並就危害監測之指標性核種(碘-131、銫-134及銫-137)優先訂定標準;而來自太空宇宙射線、土壤、岩石、建材、煤灰等環境,以及自環境間接影響到食物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因無法透過後端之食品予以減少或管制,必須透過源頭降低整體環境之游離輻射,始能減少天然食品原料中之背景值,查目前國際間包括Codex、歐盟、美國、紐澳、加拿大等各先進國家,均無針對食鹽或食品特別訂定鉀-40之限量標準。”
但是不可否認的,在醫學界也常會遭遇到的症狀為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太高或者過低對健康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人體的鉀離子濃度一旦大於5.1 mg/dl,即為「高血鉀症」,此時容易出現肌肉無力、頭暈、感覺異常、麻木、代謝性酸中毒等症狀,如果血鉀濃度升到7 mg/dl時,會造成心律過緩,嚴重甚至會因心室頻脈而猝死,此類患者即使接受電擊也難以回復正常心律,必須緊急施打藥物才能救命。
低血鉀是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異常,鉀離子是細胞內最主要的電解質,血清正常血鉀值介於 3.5至5.5 mEq/L之間,當血鉀值低於3.5 mEq/L即為低血鉀症。鉀離子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維持細胞膜正常的電位差,藉由細胞間快速的轉移及腎臟調節鉀離子的排泄,來維持鉀離子的恆定。因此鉀離子在神經肌肉功能與心臟傳導節律扮演重要的角色。
輕微的低血鉀 (血鉀值於3.0至3.4 mEq/L)通常沒有顯著症狀。中等程度的低血鉀(血鉀值於2.5至2.9 mEq/L)則會導致疲倦、肌肉無力、酸痛、抽筋、以及便秘。嚴重的低血鉀 (血鉀值低於 2.5 mEq/L) 可能導致麻痺性腸阻塞、急性肢體無力、反射減弱、心律不整,甚至嚴重到呼吸停止。
食物、飲養攝取首重均衡,任何食物過與不及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效應。
♡
碘原子序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5周年|切爾諾貝爾核災是如何發生?】
戲劇性的事故從 #1986年4月25日 就蘊釀,發生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 130 公里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當時烏克蘭仍屬於蘇聯。當日第四號反應堆正預備進行特別測試,試驗當緊急冷卻系統在完全停止供電時,能否靠汽輪發電機的慣性動力,在啟用柴油發電機之前提供足夠電力給冷卻系統。可是,這項出於安全測試的好意,陰差陽錯下卻造成一場大災難。
測試於 #4月26日 #深夜1點23分 開始,就在 56 秒之後,第四號反應堆水蒸氣壓力過高,炸穿了爐頂。在燃料外套上的活躍物質與水蒸氣產生反應,再引發第二次爆炸,放射性物質隨即散播到環境中。
官方在 1986 年與 1991 年分別提出兩個說法,1986 年公布的報告指,事件起因是核電廠員工的知識與經驗不足,違反操作程序,釀成事故。
1991 年的調查則解釋,反應爐的設計本身存在缺陷,例如用以減慢核裂變速度的控制棒,剛插入反應堆時,因初始接觸的部分取代了冷卻劑,反而加快反應速度,因此在初始插入的幾秒時間,反應堆的功率會不降反升。當時雖然啟動了緊急關閉按鈕,但控制棒插入速度過快,變成火上加油。
基於 1991 年的官方調查,國際原子能機構 1992 年發表的報告表示,事故主因並非員工出錯。
事故 #4月26日 當晚 #1點45分,首批消防員到達,他們對於輻射一無所知,並無配備任何輻射保護衣服,據駕駛員 Grigory Khmel 憶述,現場可見石墨散落一地,有消防員撿起一塊立即叫道「好熱」,他所有進入了反應堆的同伴全部殉職。
較近及沾上爆炸塵埃的 3 號反應堆在 #早上5時 閉關,而在 24 小時後,1 號與 2 號反應堆才中止運作。
直到 #4月28日,蘇聯政府才首次承認有事故發生,但並未公開詳情。反而是瑞典的核電廠檢測到大氣的輻射異常,並發現是源自切爾諾貝爾。
而在 #5月1日,當局還在基輔和白俄首都明斯克慶祝勞動節,即使該區域的污染物已隨風吹回基輔,但蘇聯政府認為慶祝活動能避免產生恐慌。國際勞動節,是每個人都必須上街慶祝巡遊的日子,正在戶外的人們,就在不知情下忙於綵排,何況媒體對爆炸事件根本隻字不提。勞動節遊行中,成千上萬孩童在街上一邊巡遊,一邊接觸看不見的放射物。猶如去年初武漢政府得知疫情,但仍堅持舉辦「萬家宴」的情境雷同。
直至放射性物質飄至瑞典,人們才從避過蘇聯干擾的西方電台廣播中得知事件。電台又建議聽眾服用碘片,以防放射性物質在甲狀腺積聚。他回憶,當時藥劑師不解自己購買碘片的原因;而到第二天,所有碘片都已售罄。
雖然紙包不住火,但即使大事不能「化無」,也可盡量「化小」。政府首個向蘇聯公民發佈的公告,僅輕描淡寫地表示核洩漏情況經已穩定,事件只造成兩人喪生,且周圍地方的人均可正常生活。「華爾街日報」首席外事記者 Yaroslav Trofimov 當年居於烏克蘭基輔。Trofimov 當時的女朋友,是商務部副部長之女,其收到內部消息的母親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於是決定出走,並建議 Trofimov 一同逃出基輔,到 700 多公里外的頓涅茨克。
「走得快」的他形容,當時的火車只有半滿;但在兩天後,恐慌終於全面爆發,火車站已變得摩肩接踵。有未能上車的父母,更通過車窗將自己的孩子托付給陌生人。因為他們認為,繼續留在基輔,只有死路一條。
Trofimov 認為,人們對切爾諾貝爾核事故的恐懼,蓋過對國家體制的恐懼。當一個以脅迫及謊言統治國家的政權,面對比這些壓制手段更可怕的事情時,自己亦會面對存亡危機。蘇聯在 1986 年所面對的,便是由核災難掀起的恐懼、不信任。
由是,當年夏季,烏克蘭人開始公開討論生態及核安全問題,更迅速演變成一場拒絕蘇聯及共產主義的運動。戈爾巴喬夫在 2006 年表示,切爾諾貝爾或是蘇聯倒台的真正導火線,讓他意識到蘇聯的制度不可能長存。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