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甲狀腺癌和平共處?
老實說對於多數癌症, 我主張是除惡務盡!
有些醫師和專家學者喜歡說與癌症和平共處,雖然這個論點不能說有絕對的對錯,但是我的想法是如果要和平共處,必需有幾個條件:
1. 腫瘤在適當處理後沒有明顯生長或是生長速度極緩慢(所以共處是需要良好監測的!至少知道生長快慢)
2. 殘存腫瘤對身體和心理沒有明顯相關症狀或不適(所以如果太敏感或太"慢皮(台語)"(耐受性強)的病友不適合)
3. 目前沒有更好的治療方式(所謂"更好"是相對的,例如費用合理,可得性普及,副作用可接受等)
前些日子因為讀片打報告(正子影像)看到一位原本在桃園地區某醫院處理的甲狀腺癌病史14年的病友資料 (47歲初診斷甲狀腺乳突癌混和有Hurthle cell adenoma, 今年62 歲已經全身腫瘤擴散),感觸真的很深, 起初的治療包括開刀後選擇服用碘131: 30 mCi x 4 次 (注意! 這不等於 120 mCi) 接著1 年內復發再次手術
緊接被轉來本院經某主治醫師安排接受 100 mCi + 150 mCi 都來不及了, 正子影像顯示頸部已出現有吸收葡萄糖的病灶, 他接著幾年(~7年)的 Tg (甲狀球蛋白) 雖然在服用甲狀腺素抑制下約在 2.5 左右, 但到了5 年前卻緩步上升到 10 左右, 忽然又加速上升到 35 => 54 => 84 => 128 => 130 => 253 => 306 此時肺部已經出現轉移病灶; 接著 Tg 繼續上升 到接近900
這其中雖經原主治醫師又用了碘131: 150 mCi x 2 次 但頸部肺部病灶沒有明顯吸收碘131 (這已經符合放射碘頑固性甲狀腺癌了),
明顯增大的頸部病灶再次手術確認是復發疾病, 而且病理顯示為分化不良之甲狀腺癌 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PDTC), 術後在追加了 碘131: 150 mCi , Tg 從個位數又繼續上升到 >100 , 肺部轉移病灶開始增加, Tg 上升 到 375 , 頸部病灶明顯增大又再次手術, 去年開始服用標靶藥物, 但半年就無法控制 Tg 上升 到 1407, 骨骼也出現轉移病灶;
此案例在我主持的甲狀腺癌整合討論會議中, 我主張改採用比較強效的標靶藥物, 但病患被轉至血液腫瘤科選擇接受傳統化療 Doxorubicin (注意! 化療已經被認為是甲狀腺癌療效不足的治療方式), 化療中看到 Tg 先上升到 >3000 今年有下降到 400左右, 可是病患的正子影響卻全身腫瘤擴散 , 而且嚴重疼痛, 62歲的並有受到如此的折磨
~~~~~~~~~~~~~~~~~~~~~~~~~~~~~~~~~~~~~~~~~~~~~
我真的覺得 如果病友要跟甲狀腺惡性腫瘤和平共處, 一定要很注意抗癌策略:
第一 不能超過半年不做完整追蹤(千萬別只依賴一個檢測工具)
第二 如果有新的抗癌藥物出現, 應該考慮試試看能不能把殘存腫瘤殺掉
第三 身體的狀況要保持非常好
事後諸葛亮言:
我們這位病友的腫瘤其實在手術後可能知道不優, 病理診斷雖然寫的是乳突癌但是下面又有幾個字寫的是賀瑟氏腺瘤細胞, 所以這邊就是隱憂的開始, 接著的放射碘治療劑量 30 mCi x 4 屬於無效治療, 不充足的劑量有可能導致無法殺死的癌細胞演變成分化不良之甲狀腺癌
甲狀球蛋白早期雖不高但幾年前的正子影像很早就有看到腫瘤卻無法有效控制, 最後終於完全失控. 而標靶藥物未能及早使用和無效後未能換成更強之標靶藥物都是需要再討論的重點啊
所以能與甲狀腺癌和平共處嗎?
甲狀腺癌轉移肺部症狀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接受某媒體採訪有關甲狀腺癌標靶藥物的幾個問題和感想, 我覺得最難決定的是何時啟動治療, 通常是放射碘無效而腫瘤又持續生長的時候, 證明放射碘無效要先有足夠劑量的治療, 透過碘-131掃描判別是否有病灶吸收, 如果吸收不明顯或根本沒有, 放射碘無效的要件就成立了, 但腫瘤有無持續生長就必須透過其他影像的連續測量和比較, 3-4 個月做一次電腦斷層 (CT) 或磁振造影 (MRI) 測量病灶變化, 如果超過20-30%的長大應該就醫定要使用標靶藥物, 另一方面病灶吸收有時雖然明顯, 但足夠劑量的治療後仍然病灶變大, 也是該啟動治療的時機, 此外利用正子影像 (PET) 看到病灶顯著葡萄糖吸收, 或者病患有嚴重症狀(如腫瘤壓迫正常組織, 呼吸困難, 吞嚥障礙, 咳血等) 都應考慮及早使用標靶藥物.
標靶藥物的選擇是好問題也是藝術, 以藥效反應快速來講會考慮"樂 X 瑪 (L)", 但副作用不能不小心 (主要有高血壓, 疲倦, 蛋白尿, 偶而也有皮膚與毛髮症狀, 腸胃不適), 另外一個藥物"蕾 X 瓦 (N)", 相對而言副作用少些 (主要有皮膚與毛髮症狀, 輕微疲倦, 腸胃不適, 偶而也有心血管的問題), 可是對於進展速度極快的去分化甲狀腺癌 (de-differentiated) 效果就不如前者顯著, 還有就是標靶藥物的副作用發生時間與程度往往很難預料, 有些病友才吃1-2天就發生嚴重副作用, 也有好一陣子才發生, 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但減少藥量往往也能減少副作用, 但相對藥效也會打折扣.
這個星期特約門診有位 C 先生讓我印象深刻, 他今年67 歲罹患乳突癌超過10 年, 原本在石牌某醫學中心手術, 術後做過碘131治療, 曾經復發再次手術加上電療及碘131治療, 碘131治療後頸部病灶吸收不明顯, 但正子影像是有病灶顯著葡萄糖吸收情形, 但C 先生沒有不舒服症狀, 而前幾年追蹤的 CT, MRI 都沒有病灶變大情形, 而甲狀球蛋白(Tg) 也不高, 而 ATA 抗體也是陰性, 前年的 PET看起來病灶就只有頸部深層一處和以往相比沒有變化, 去年有位在他原先手術的醫院教授級醫師幫他安排追蹤PET 也沒告訴他有無異樣 (但我無法取的影像閱讀), 今年1月 C 先生說左肩好像有 "五十肩", 原本已經在享受退休生活常打高爾夫和爬山, 最近有點吃力, 還有偶而咳血的現象, 我隱約覺得不對了!
雖然Tg 還是沒有上升很高, 只是在3~7 左右起伏, 而安排頸部超音波雖看到有些淋巴變大了, 且骨掃描 (bone scan) 也沒有明顯異常, 但是週二正子影像卻看到全身骨骼多處轉移, 尤其左鎖骨遠端已經蝕骨破壞產生, 脊椎和右側骨盆都有病灶, 肺部和中膈腔也有轉移, 這種"來勢洶洶"的病情變化只能迅即決定標靶藥物治療求得速效
我的感想是:
1. 如果 1-2 年前開始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可能不會演變成現在的情形
2. 去年在他院追蹤PET 結果的無異樣有點存疑
3. Tg 變化在 C 先生無法反映腫瘤情形, 其實就是去分化甲狀腺癌 (de-differentiated) 的現象
4. 骨掃描 (bone scan) 對於蝕骨轉移診斷效果極差, 而蝕骨轉移卻又是甲狀腺癌的常見現象
5. 持續追蹤真的不能鬆懈, 但追蹤的工具絕對要選適當的
接下來的故事就等藥物的反應了!
甲狀腺癌轉移肺部症狀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位c小姐40餘歲甲狀腺腫已經超過五年,家人或許因為覺得西醫看病有點麻煩,所以尋找傳統醫學診療。雖然沒有服用草藥和中藥, 但是想要藉由推拿和一些 針灸類或調理的處理方式消除 甲狀腺腫,到了今年5月腫瘤已經超過4公分,穿刺發現裡面是濾泡性腫瘤(follicular neoplasm), 雖然病人沒有症狀, 腫瘤卻快速生長,今年10月手術證實是 八公分 甲狀腺濾泡癌 (follicular cancer) 其中 混合著分化不良甲狀腺癌 (poorly diff. ) 約 20 %,意即癒後比較差。病人的一位家屬其實是我們醫院的同事,很不好意思的說,這是大部分家人的選擇,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病友剛開始往往會希望透過比較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偏偏西醫要經過很多的檢查才能夠做出明確的治療 ,傳統醫學學問是相當精深,其訴求往往是透過把脈 然後藉著調理就能讓身體恢復健康。
C小姐手術完 在初步影像評估已經高度懷疑肺部轉移,甲狀球蛋白超過300 在等待放射碘治療的此刻 ,我在想如果早一點處理或許不會這麼複雜。
甲狀腺癌轉移肺部症狀 在 奪命最狠的甲狀腺癌!女性風險高,除了脖子腫塊還有4症狀 的推薦與評價
鄭凱倫放射科醫師https://youtu.be/ulHCP4OyRBw 肺癌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 ... 留意「女性癌症」 甲狀腺癌 7個 症狀 https://www.edh.tw/article/19778 ... ... <看更多>
甲狀腺癌轉移肺部症狀 在 台中醫院- 35歲熟女健檢,意外診出甲狀腺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35歲熟女健檢,意外診出甲狀腺癌,且甲狀腺癌竟已移轉至肺部35歲粉領族平時注意 ... 環境因子或壓力有關,症狀不明顯,有的患者是因肺轉移被發現;甲狀腺癌治療預後5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