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遊香港|#生活痕跡展覽
大南街又有新展覽,《生活痕跡》由一班設計師、設計師學生同老師透過自己屋企做題材,以平面、立體甚至錄像紀錄社會變化,同時表達出第一身感受。(圖片來源:Parallel Space)
《生活痕跡》
時間 : 即日至3月8日(12pm-7pm)
地點: 深水埗大南街202號Parallel Space
〖#本地好去處〗
>假日必備《野外露營 WILD CAMP STYLEBOOK》 bit.ly/3pCpzXW
>豪使三千蚊住本地帳幕 兩手揈揈去Glamping睇星星 露營車不能煮食性價比低? bit.ly/2ZWntYg
>英國回流村長重修鬼島 荒廢百年鹽田翻生曬出回甘海鹽 bit.ly/3dSFcIu
=============
體驗山系staycation 達人教執野營行裝+野炊料理
即睇《野外露營 WILD CAMP STYLEBOOK》🏕 bit.ly/3pCpzXW
==============
想知更多 #籽想旅行 活動👉🏻 bit.ly/35OmrRK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bit.ly/33tEOZC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
生活痕跡展覽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生活痕跡展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科學的考古學
連續三集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廳,再來就是進入科學的考古學,一樣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來為大家介紹。
展覽說明:
本展示廳是考古學的探索之旅,也是關於考古學學科本身的故事。主要在向觀眾介紹考古學的內涵與精神,認識考古學如何逐步發現、探索、分析現象、並利用科學精神與技術來解釋驗證考古發現的器物與現象。在這個展覽中,並非僅止於呈現特定的文化或遺址的文化史,而是考古學家如何發現、分析與還原事實的過程,以及在解釋或詮釋現象時的依據。
本展示廳利用不同的遺址造景,具體呈現考古現場的氣氛,使觀眾瞭解考古學家如何解讀考古遺址的各種現象。藉著不同的考古學案例與問題思考,逐步引導觀眾探索考古學家復原古代人類歷史的過程。透過現場情境的營造,藉著空間中視覺美感、觸覺、聽覺的運用,觸動觀眾的感覺神經,使之彷彿走入考古第一現場。藉著運用不同形式的高科技互動、多媒體媒材,讓觀眾親手操作、觀察、親身體驗與參與考古工作的流程。
一、探索古代: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是一藉由對物質遺留研究建立過去人類行為活動的系統性知識學科,以建立史前的文化史、瞭解過去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發展與變遷,與進一步對文化意義的解釋等。本單元以文化層的概念,提供訪客初步了解考古學是必須藉由地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及化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來搜集、記錄與分析考古材料,從地表的探測到實驗室的分析,來解釋與重建過去的歷史。在這單元我們利用了測地雷達與土芯鑽探的互動展示,開啟了考古中科學知識的應用。
二、神機妙算:如何測定年代
考古學家確定年代的方法,可以分為相對年代及絕對年代。「相對年代」是指運用層位學及類型學比較物質遺留的年代早晚。而「絕對年代」則是運用各種物理學、化學及植物學等方法,計算出遺物可能的時間範圍,或是運用歷史文獻與曆法定年。
三、天工開物:如何復原工藝技術
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工具的制作,以克服、改造所面對的自然環境,在考古遺留中,所發現各式的工具如石斧、石錛或是陶製的容器,這些工具的材質、器型風格、使用痕跡,都與製作者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息息相關。考古任務便是從這些器物尋找蛛絲馬姬,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
四、朽骨玄機:如何瞭解古代的人類
人骨在考古遺留中是我們研究古代人類大量訊息的直接證據。考古學家透過對人骨的形態測量與化學分析,以了解人類的死亡年齡、性別、飲時與建康狀況,重建過去人類的容貌與體質,以進一步瞭解古代人類的社會結構、性別分工、飲食習慣及遷移過程等議題。
五、以食為天:如何瞭解史前人類的食物
人類的飲食可以透露出人如何去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因此考古學家不但想知道古代人類吃了什麼,更進一步想探究古代人類如何獲得與處理食物,以及因文化而形成的特殊飲食偏好。
六、山川水土:如何重建生態環境
人類社會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因此,環境考古學家對史前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進行對古代環境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經常藉由生態學的角度,透過生物物理的環境來觀察古代社群的文化,因此強調社群與其環境間的關係。
七、棲身之所:如何重建和認識聚落型態
考古學中所謂的聚落形態指的是人類存在的物質跡象在地面上的分布,包括房屋、各種設施和村落,以及這些遺留的空間關系。研究聚落形態時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層次,小自單一房屋結構,大至區域中各聚落及環境間的互動關係。都是考古學家想要探索的問題。
八、尊天敬地:如何瞭解古代人類的心靈
從遺址現象推論古人的心靈及思想,是考古學家最感興趣,卻也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在無文字的社會裡,只能透過遺物、墓葬形式及壁畫作為輔助研究。有文字的社會,考古學家可透過文字推測其宗教信仰。因此舊石器時代的維納斯雕象、中國古代的青銅工藝都是探討古人心靈的重要橋樑。
九、日久天長:文化的變遷過程
由於物質遺留可承載人類長期活動的過程與變化,因此,考古學可探究長期的文化現象或人類行為,而針對如早期國家的形成或古文明的衰弱。這類文化變遷的研究,考古學家要設想出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及環境等各種變數,並運用各種科技方法來評估這些變數對於文化的影響。
十、鑑往知來:為什麼要保存文化資產
考古遺址保存有許多珍貴的資訊,是破解過去的重要關鍵,使人們得以瞭解過去的歷史。由於遺址一但遭受破壞就不能復原,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保護文化資產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土地的人應該要關心的課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生活痕跡展覽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歲月往往在不知不覺間流逝,很多人很多事總是難抵變遷。他們的故事會慢慢褪色,又或是一個不小心,就這樣消失在生活中,但留下的是情懷。面對消逝,有人會用文字、用圖畫,紀錄消失前的那一刻,然後在幾年後的一個不經意,從這些憑證中想起那些舊時的情懷。
「我哋想將香港美好嘅事物留低。」業餘微型藝術家蔡璧龍(Ian)和何國添,就想用微縮模型,去留住香港的舊時光。
遲來十年的共同興趣
Ian和阿添是工程師同事,兩人相識了差不多廿年,平時都是談論公事為主。直到十年前,Ian在女人街買了一架迷你衣車,而阿添也買了一架。那時才發現原來大家有共同的興趣,兩人一拍即合,在外合租了一間工作室,利用公餘的時間製作微縮模型。
「業餘」微型藝術家
Ian和阿添並沒有學過製作模型,連紙黏土的經驗也沒有。他們笑說自己是邊玩邊學,對比其他微型藝術家製作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就像是「小學習作」。起初,他們只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動手?紙去完成他們的作品,到後來,電腦切紙機、鐳射切割亞加力膠、蝕刻,再到3D打印,Ian驚嘆道:「原來世間有呢啲咁嘅技術。」
不斷學、不斷試。雖然他們說這只是業餘的娛樂消遣,但實際上,他們所投放的精力一點都不比正職少。他們會花上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完成一個模型,更曾為了趕上展覽而通宵製作了幾個星期。阿添對着Ian笑道:「佢話佢試過一瞓醒,諗到一樣嘢,就會彈起身做。」
愈細緻愈像真
就在今年,他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個以藍屋為藍本的微縮模型。「原來佢有一個好得意嘅歷史背景。」阿添分享起他們從構思開始到製作完成的過程。從上網搜集資料,再多次到現場視察、量度,然後由Ian在電腦中畫設計圖,畫上每一個細節,定案後就開始買材料製作。
Ian表示:「呢個過程同我哋做工程差唔多,只不過成個比例縮細咗。」而正因為身為工程師,他們更會去留意現場設施的情況,譬如電箱電線的鋪排、水渠的位置、招牌受風化的狀況等。而本身知道設施分佈的地方與原因,也有助製作好模型中的細節。「愈多細節就愈像真、愈精彩。」這就是他們所相信的。
想留住往日美好時光
十年間,Ian和阿添製作了不少難分真假的作品,這些作品也曾在世界各地展出過。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滿足感就是觀眾分不清真假的那一刻。但除此之外,觀眾在作品中得到的感動,也是他們相當珍重的事。
Ian憶述一次在澳洲的展覽,有一位觀眾每天都會開車過來參觀。作品中的事物,便是那個觀眾小時候接觸過的事物:那些零食、那些玩具、那個當年所經歷過的場景。「真係會帶畀觀眾,一個好似係時光隧道嘅事,等佢返去以前嘅世界,勾起一啲特別係開心嘅回憶。」阿添也沉浸在回憶中。
但看着作品中的美好事物慢慢流逝,或早已消失。Ian和阿添都有很深的感受,特別是身為工程師的他們,在面對發展和保育的衝突時,阿添坦言,無論是社會還是科技的進步,很多事物都會被淘汰,例如他們所做的報紙檔模型,「好多嘢唔係你想留就留得住。」
Ian也嘆息說:「好多嘢都係,佢原本好地地喺度就無人珍惜,當要拆嘅時候,先覺得佢靚、需要保育。」也因此,Ian和阿添將來除了想藉微縮模型去保留香港歲月的痕跡外,也想製作一些香港具代表性的景點,或者捕捉不同人物、不同行業的神韻,向觀眾展示香港的特色,希望盡量在事物消失前,吸引外間的注意。
如何留住香港的美好時光?今集《港。故》用7分鐘,帶大家細看手指尖上的香港。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