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玉晶光電裁員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玉晶光公司、玉晶光ptt、玉晶光電ptt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玉晶光電裁員」的推薦目錄: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Re: [請益] 光電出路真的不好嗎-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大立光子公司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大立光子公司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2019.9.7-8台中全福會退修會-日月潭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 在 [請益] 關於玉晶光電-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玉晶光電裁員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玉晶光公司、玉晶光ptt、玉晶光電ptt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徵才職缺簡介】104人力銀行【徵才職缺】製造儲備主管、品保儲備 ... ... <看更多>
玉晶光電裁員 在 玉晶光電裁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玉晶光電裁員」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徵才職缺簡介】104人力銀行【徵才職缺】製造儲備主管、品保儲備 ... ... <看更多>
玉晶光電裁員 在 2019.9.7-8台中全福會退修會-日月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世仲在玉晶光電上班,前幾年因為公司股票跌跌漲漲,以及合作案件不穩定,導致常常有裁員的危機。直到世仲與公司內的幾位基督徒開始成立公司祭壇,為公司禱告,無論是 ... ... <看更多>
玉晶光電裁員 在 [請益] 關於玉晶光電-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關於玉晶光電這家公司,搜尋板上資料都非近期請問這家公司內部工作氣氛及福利制度不知其三節和年終狀況如何以及若應徵非研發技術類,面試時也是要 ... ... <看更多>
玉晶光電裁員 在 Re: [請益] 光電出路真的不好嗎-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魯叔大約20年前從11x光電碩畢
當兵後,運氣很好(很背)的碰上兩兆雙星
目前人在豬屎屋當某部門主管
可以依照個人經驗分享這1x年光電(電子)業變遷
有興趣光電領域的人
可以參考一下
首先先提供業界懶人包
以台灣現階段的狀況,若還沒念碩班
還是建議選擇IC設計或是演算法會是比較好的發展
因為台灣目前還看得到的優勢產業
半導體代工>半導體設計>>光學器材業>豬屎屋SA~半導體封裝>系統廠~光電業(戀人,包子)
但是魯叔沒有那麼推薦GG
因為雖然GG發得很好,也很穩
但是以這兩年GG光罩來魯叔公司面試的經驗得知
除非願意當個最專業的小螺絲釘+接受官大錶準的文化
不然還是以豬屎屋的職缺會比較好
以下則是廢話連篇加上個人情緒抒發可看可不看
著重於光電業的狀況與發展機會,但是還是會稍微帶到電子業
從18-20年前來說
當時的光電業一般指的是面板,數位相機系統廠,光學廠,光碟片業(幾乎全掛)
以魯叔退伍的時空,網路泡沫化,大家完全不想進GG&U
一缸子人都跑去了面板的上中下游
從背光模組,偏光片,五虎(貓)都有一缸子同學在
當時最熱門的戀人跟包子發展至今,有目共睹
而由於最下游不好,所以台系的零組件廠商也跟著吃鱉
事後回想,主要還是因為台系的組織文化不容易創新
只會買設備回來代工,所以OLED/micro LED之類吃研發的在組織內不容易成功
這點跟台灣系統廠的文化非常有關係
因為台灣的電子業是從系統代工廠開始
而這些系統廠的老闆講穿了就是做代工出身的
買設備,排產線,壓低成本一把罩(甚至113/114工工比113/114EE還吃香)
但是講到研發徒有其表而無其實
以魯叔看過的電子五哥總部的光學實驗室
設備超級好,但是這些都是用來當門面吸引外國客戶audit使用
而非組織的內需文化
悲情的地方在於
戀人,包子(竹南不知道適不適合沿用包子的稱號)的高層就是這種組織長大的
當一個產品不是買零件兜or買設備回來就能做的
他們做這個產品可以量產的機率實在不太高
若是有志於研發,而不是待工廠的光電新鮮人,不建議投入這邊
當然若是有志於改變世界的人也可以試試看
接下來說的是數位相機/投影機系統廠,這也是當年的一門顯學
(這邊少提了scanner,若有Benq or 虹光...的先進也請不吝賜教)
可以從上一段得知,基本上就是買零件來做整機
相機:
panasonic CCD + minotla變焦鏡頭 + zoran(or 凌陽)ISP+軟硬複合板 =數位相機
投影機:
TI DMD + Phlips 高壓汞燈 + 台系鏡頭 +風扇 =投影機
整天在想能不能拿到高規沒有外賣的關鍵性零組件
或是整天在想能不能用日本鳥燈取代Phlips or OSRAM
不可諱言,雖然很鳥,但是由於有這段契機
養大了台灣另外一個光學器材業
例如其中的
大立光的前身是大根光,就是做scanner lens起家的
玉晶光的前身是大雅鐵皮屋,靠做moto手機相機的鏡頭翻身
但是這個年代最有看頭的其實是亞光
因為他們有從日本找退休的工程師來開始開發zoom lens,也有做整機
(聽起來有沒有跟現在對岸跟台灣挖人,做XX產業很像? ^_^)
而後起之秀是台北佳能,撐到變成最後數位相機代工的王者(因為也沒有人願意玩了)
但是以這個產業的本質來看
就是買零件來組整機
雖然最後台北佳能與亞光都有能力開發zoom lens
但是時不我予,早就沒有利潤在裡面了
這種系統廠的本質就是沒有研發,只有組裝
有志於光電組裝業或是廠長的年輕人,可以往這個領域走過去
但是這條路的精神就是切記要一直往新的系統組裝走過去
ex.
PC -> NB -> 手機 -> Next?
scanner -> 相機 -> 手機相機模組 -> TOF or Glasses?
因為只有新的系統,才有機會產生新職缺,才能降低排隊升官的時間
但是切記要在這個系統玩爛掉之前離開,不然可能下份工作不好找
接下來講的是光學器材廠
這也是目前GG以外的台灣驕傲(大立光)所在的產業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台灣科班出身的光電人
事實上不容易進入這個領域
首先古典光學設計在現今的研究所之內並沒有很好的老師(各位學長同學不要怨恨我)
國內古典光學,傳統說法首推115光電
但是事實上,在115古典光學也不是教授們的最愛(不易發paper)
學校不教自己摸,那也不一定玩得過機械所的弟兄
就我所知,國內的光設(光學設計)除了揚明光比較多科班的
台中彰化的光學廠光設可能還是機械領域的弟兄居多
因為一個鏡頭的開發是由
光學設計=>模具開發=>射出成形=>組裝=>檢測等項目所構成
除了光學理論外,光電所沒有佔任何便宜
何況有好好念完像差理論,也不等於CodeV,Zemax強
問模具射出組裝的精度極限,絕對沒有機械領域的懂
所以有志進這個領域的光電新鮮人
建議頭低低的去努力學習機械領域的常識
另外偶爾可以左看看右瞧瞧光學廠的設備廠有無機會
畢竟目前桃園與台中的光學器材設備業以現階段來說還是做得比左岸好一些
而更重要的是很多檢測設備目前最高階的還是德國Trioptics
這告訴我們這條路還是很有機會成長
更別說如果台灣半導體不倒的話
遲早有一天製作光罩與曝光顯影的設備有機會分一杯羹
實務上,這些半導體用到的光學更靠近光電所所學的現代光學
只是台系代工廠等閒不會用台系設備(除非已經證明國外做不出,只有國內做得出)
仍待光電新血努力
最後討論的是比較零散的幾個光電產業
這些產業由於並不是魯叔常涉獵的若是有說錯,也請各位業界先進幫忙補充
1. 照明產(慘)業
一般泛指LED or LD,這一塊不討論LED封裝部分
因為LED封裝一般2nd optics能做的有限
難搞的是可靠度與散熱,都不是光電的強項
這一塊最核心的是LED/LD的磊晶
遙想~20年前,魯叔的電物室友拿出一隻發著藍光的智障型手機跟魯叔說
這是他們實驗室學長(晶電)做的,他興奮的說有一天所有的燈都會變成LED
魯叔就想哇~~這一定是個很大的商機
魯叔該不該選3-5的老師呢?
結論是好險沒有選~~~不然就變成慘業了
其實以魯叔來看,當年這個產業的確有門檻,的確有未來(現在已經飽和囉)
但是為何一敗塗地(沒有就業機會)
可以說是大陸的補貼政策造成的(三安打趴晶電)
但是更好的說法是因為難度不夠
因為少數幾個人就可以掌握參數,只要購買磊晶機台+買這群人
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擁有LED磊晶產業
反觀GG的產業,設備一樣可以買到,但是製程調整不是被少數幾個人掌握參數
所以不容易靠買一小群人就複製
這其實反向也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如果真的要進這種產業
請當個能夠掌握關鍵製程的人,這樣以個人來說,會是比較有保障的事情
以這一塊來說
最後的一塊光電樂園應該在LD的磊晶
雖然目前穩懋貌似已經不錯
但是最高階的產品依然是美國(Fxxxx)與瑞士(2x)獨霸
但是這一塊如果目前還是門外漢,等到進來後這一塊戰局應該早就結束了
不過現階段LD磊晶應該還是非常值得光電新鮮人投入的
2.光碟片業
這一塊真的慘,慘到已經沒有朋友待裡面了,也不太建議投入
3.光通訊業
這一塊屬於吃不飽餓不死
以主動元件來說,VCSEL這塊的磊晶與封裝一直是台灣的弱區
仍需要有志青年的投入
以被動元件來說,台中,彰化都有廠商投入進行開發製造,利潤也還行
但是因為這一塊的玩家都是巨無霸
所以不管是規格的制定或是產品的開發
台灣廠商都屬於被選擇的腳色而不易有更好的地位
因此也不建議進入
但是這一塊的自動化,由於程度還非常的低(也可能是因為量太少,沒有人願意開發)
倒是有志於光通訊領域的新血投注關注的
4. Sensor's 微光學
這是一個非常偏門的領域
在台灣也只有少數職缺
例如彩鈺之類幫sensor上Color filter & ulens
雖然有很趣,但是重點是sensor的核心在IC設計
而不是在於上方的CFA & ulens
所以屬於吃不飽,餓不死的行業
零零總總寫了一堆廢話
先謝謝能夠看到這裡的人
也希望能夠藉由這些看到的事情
讓有志於光電領域的新血參考一下
簡單的說就是
光電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但是要穩定賺高薪的,選擇IC設計與演算法可能機會比較多
而光電領域要依照個人的性向慎選
不想去工廠的就別去一些地方,不想開發設計的也別去為難另一些地方
每個人應該都有適合的位子
找尋 & 愛你所選
大家加油
※ 引述《LaAc (深淵戰士)》之銘言:
: 小弟目前大二
: 連假前發生了一件事讓我疑惑至今。
: 剛上完課的中堂,有個偉X的補習班招生人員走進來
: 說有個考研說明會可以聽。
: 他很詳細地一一介紹了電機相關各所的考科
: 還順便問了我的系排%數,幫我推測推上的機會。
: 他一一講完了台清交電子、通訊等所之後
: 我問了一句:「那光電呢?」
: 結果他笑了笑,說光電怎麼樣都穩
: 一副很好上的樣子。
: 這讓我不禁疑惑,光電有那麼差嗎?
: 雖然有聽過光電很難找工作、讀很久之類的傳聞
: 但也有看過人說光電也能過爽爽
: 請問有沒有中肯一點的分析
: 光電到底出路如何?如果不差的話為什麼被評為「很好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65.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70814754.A.A39.html
當然這個年代的精度比我們當年高+/-15~25um
但是本質上還是系統代工廠思維
我週一可以去問問Product,有沒有人願意出來分享的
但是我相信板上臥虎藏龍,一定有固態的高手,應該可以請他們出來分享
以魯叔的角度來看
一般固態比較好的出路
可能是GG待3-5年,跳來豬屎屋當Product是我最常見的
因為在GG內要爬上去,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所以常常看到有人從GG跳出來豬屎屋
魯叔年紀比較大,有認識施敏與張俊彥老師的學生
如果我能在豬屎屋看到他們,代表這條來豬屎屋當Product應該至少是中上的路
是值得投入的產業
但是光電人在這塊不容易搶到key person的腳色
因為光電所(組)做的7-8成對業界沒有直接相關(絕對不是只有超快)
公司主要找人時還是看本質吧
要我的想法的話,就是自傳好好寫
給挑人的老闆&HR覺得這個人是值得談的
這類的儀器
偏光片等鍍膜台灣有好幾家能夠做
但是雷射台灣只有做商規的850/940nm (晶電,光環,華立捷可以去問問)
另外sensor部分台廠應該都只能做到3xx~1050nm(受限GG&U的製程能力)
也許3-5類有Fab能夠提供到15xx~17xx nm的PD,但是一般業界都拿日本廠的PD
老實說,台灣目前設備業幾乎沒有進入半導體光學量測
可能是因為覺得做出來,業界也不會買吧
這就要靠時間與CP值來吸引業界的人上鉤了
除了安全感+小賺外,GG生活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那麼開心
人生還有很多條值得選擇的路
任何一個小量產品能夠養活一個廠,那就算是吃不飽餓不死了
因為代表產品高單價,能夠付得出薪水
我能理解這種標準是對資方的說法
而不是對於員工的看法,所以一般員工很難接受這種說法
因為不加薪是很ooxx的
不過魯叔這篇的目標主要是想講產業狀況
只要資方還撐得下去,那這個產業就不算掛點
若有得罪,請見諒
而會認為這是固態組的菜(ex. GG有投資過喔)
二次光學 or 微光學一般會被視為比較偏門一點的光電領域
就跟魯叔之前提到的LED封裝業一樣
難搞的不是光學,而是可靠度與散熱
我是建議您可以在板上發一篇固態組出路的請益文
因為我同事就算願意說,因為他們已經做出抉擇,所以必然是傾向豬屎屋的答案
不是非常的客觀
※ 編輯: trylimit (180.217.165.233 臺灣), 10/12/2019 23:27: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