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key,久不見矣。
你是熱烈的存在,即使不見,仍感其溫。挖出當年為《美麗少年》寫的影評,紀念你。我知道你後來病了瘦了,但久不見矣,我記得你最美的時候。
------------------------------------------------------
紅辣椒與野百合
──關於同志紀錄片《美麗少年》
⊙張娟芬
看了三遍《美麗少年》之後,相關的併發症終於一一浮現。在常去的餐館裡聽見 熟悉的華麗舞曲,立刻興奮的辨認出:「那就是小丙跳舞的那首!」腦中立刻播出 一個小丙扮裝的集錦,美少女戰士、千手女菩薩、阿姨穿過又傳下來的珠簾披風、 炯姨做的白紗短裙……;招搖有千百種面貌,絢麗卻都是一樣的。偶爾在平日的閒 散對答中冒出一句:「一定的啊!」立刻想起此語原出自Morgan,自許為「花木蘭 」的名校掛牌小gay,一喜歡別人就沒有時間減肥,一有機可乘就給人家偷「吹」 ──這什麼意思?別問我,你自己去看就知道了。
我認識陳俊志並不久,但是卻好像認識了很久。起先,他是我的姐妹淘的姐妹淘,我老是聽到她們喊他「Mickey」。後來,因為他和陳明秀一起拍了《不只是喜宴》,透過許佑生與葛芮的婚禮來記錄台灣同志現身的荊棘之路,我才開始看見他的熱情與才華。
面對弱勢的題材,我們──運動中人──早就習慣以加倍的寬厚與無限的溫柔去看。不夠好看,沒關係,水準不佳,沒關係,千錯萬錯都錯在我們沒有資源。我們培養出一種對粗糙的品味,學著辨認其中的旺盛生命力,精緻的包裝會煽起我們的疑心,「媚俗?!」我們有新的美學觀,因為主流的美學標準是被各種權力關係所滲透的,所以我們拒絕就範。我們有自己的標準,別人的我們不希罕。
但是我看完《不只是喜宴》卻大吃一驚,它一點也不必動用我的寬厚與溫柔,我們在歡樂的笑聲中渡過一個同志慶典,一個真的讓我們開心的慶典。好笑並沒有使它媚俗。它流暢、生動,剪接尤其讓我覺得處處驚喜,一個段落順行而下,然後前浪漸平、後浪湧至,一個俏皮的轉折,就進入了下一個段落。輕舟已過萬重山。我想像長達五十四小時的毛片堆積如山,一直不知道他們如何在裡頭找到他想要的那個鏡頭,最後剪成一支五十分鐘一氣呵成的錄影帶?
因為喜歡《不只是喜宴》,在這部片子隨後引起的報導爭議裡,我雞婆的做了些足以讓我團團轉,但卻不見什麼成果的事。那時候Mickey正奔走於國際影展,我與他的越洋傳真收成一大疊。現在拿出來看,字跡已經漫漶不清,殘存的油墨,我努力辨認。Mickey描述著舊金山影展的放映現場,觀眾看完電影、聽完座談後還不肯走,排成一條長龍等著跟他們說話,隊伍裡還有各影展的負責人,熱情的邀請《不只是喜宴》參展。但是Mickey說他跟陳明秀已負擔不起再去跑影展了,他小小的字體乖巧的、低聲的寫道:「我們受苦受難的baby,貧窮的父母親再也餵養不起了。」
幾天之後,Mickey在沮喪中寫傳真給我,那是一封對母親的懺情書,彷彿只因某種奇妙的時空錯置而誤寄到我手上。幾十年前Mickey全家因破產而避走美國,這些年來,他媽媽過著典型的亞裔移民的生活,在低階的勞務工作之間流轉;而只有在想到媽媽的時候,Mickey對自己的理想──同性戀認同、台灣認同、電影夢──充滿了歉疚與愧悔。「如果我不是那樣認同台灣,如果我能當一個potato queen,我就不用離開媽媽了。可是我就是不能當一個Asian American。JFK機場和媽媽的道別,我知道是為了自己自私的真實創作而背棄了年紀那樣小就開始懷抱的純真願望,照顧我辛苦的母親。」他說自己是「秋菊打官司」,在寒風中手推板車賣紅辣椒來籌措旅費,「我這一趟胼手胝足打拼的旅程消耗的是我媽媽日漸老去寂寞做工的那麼平民的成本。」Mickey冗長的句法繁複的子句也像一串紅辣椒,在寒風裡微微顫動。
這樣的傷感在Mickey身上是少見的。大部份的時候,他是一個激昂而鮮豔的紅辣椒。這場「官司」後來不了了之,他卻整個人毫髮未損似的一頭栽進新片的拍攝工作裡,他大概是一種後勁很強的辣椒,百戰以後仍然完璧。感覺上似乎才沒過多久,就又接到Mickey興沖沖打來的電話,告訴我《美麗少年》要首映了。我定定的看著他這樣賣命的工作,一點一點的自我琢磨,一星一星的閃出光亮,總是覺得羨慕,默然無語。
在誠品首映當天,我得到內線消息說會爆滿,提早半小時到,搶得一位。人越來越多,我片刻不敢離席,遠遠的見到熟識的朋友站在角落裡,誰也無法跟誰打招呼,真的擠滿了。前面有人宣佈開闢第二放映室,不多久又有人宣佈說那裡也已經滿了。大家蠢動著,在開演的一刻沈靜下來,少年們有種天真而純粹的自戀,不是尊貴的水仙,而是野百合也有春天。觀眾笑聲震天,那是一種力量,我看見異性戀偏見笑得在地上打滾,不知不覺就舉雙手雙腳投降了。
「別忘了山谷裡寂寞的角落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羅大佑從前的歌仍然雋永,但是算一算,〈野百合也有春天〉搞不好和美麗少年們差不多歲數嘍。十五、二十年過去,野百合仍然在山谷裡、角落裡綻放,不同的是,他們已經不寂寞,也不甘寂寞。三十二歲的陳俊志看見了少年們躁動的青春與野氣,細心剪裁,譜成又一個開心的同志慶典。假如異性戀霸權果真如同一堵高牆的話,那陳俊志大概已經「紅椒出牆」了。與《不只是喜宴》比較起來,《美麗少年》更酣暢,更揮灑自如,也更大快人心;真是「家花哪有野花香」啊,那些少年,你看他們野的。雖說青春人皆有之,但我迴身已幾乎不敢相認。因此對《美麗少年》自當格外珍惜。
陳俊志拍《美麗少年》是有佔便宜之處。因為男同志社群本來就瀰漫著濃厚的表演風格,很適合入鏡且戲劇張力十足,他們樂於展示、擅長表演、能夠自在面對鏡頭,而且越拍越high。有幸看過「長的街警察釣人事件」的朋友們一定能夠徹底了解我所謂的「表演型人格」是什麼意思。像Morgan和Eric可以在鏡頭前吵「偷吹」的事,小丙、大丙與丙爸的溫馨家居生活也絲毫不受攝影機影響。他們願意和導演(以及潛在的、不特定的、根本不知道會是誰的觀眾們)分享生活中的一切,而且一切都是原味的。在三段影片裡,我覺得「小羽的絕情批」是最弱的一段,並不是因為小羽的生活不有趣,而是他的表演性格就不是那麼強烈,分手時刻的黯然神傷若出現在影片裡一定也很動人,但是小羽只想保留給自己,拒絕與我們分享。主角的防線畫在哪裡,那裡就是影片的禁區。
Morgan與小丙家人卻幾乎是不設防的,影片焉能不完滿?
然而作為導演的陳俊志也沒閒著,與他搶眼的主角們比較起來,陳俊志一點也不遜色。除了開場時的旁白配得太沈重太說教以外,Morgan去頂樓抽煙、老師們婉拒拍攝、小丙考聯考等段落的字幕說明,都是創作的光芒閃耀之處。仍然是繁複似紅辣椒的句子,出現在對的時候、對的地方、有對的趣味、甚至斷句斷在對的節骨眼上,時而俏皮,時而深情繾綣。丙爸唱「為什麼」那一段更是,導演自己根本就玩瘋了。看《美麗少年》而不笑者,其人必無趣乏味。
《美麗少年》畫面的穩定與一般電視台的節目幾無二致。陳俊志用的是數位化的V8,是獨立製片者最愛用的機種Sony VX 1000,平民價格又不需現場助理。我問他為什麼鏡頭不會晃?「要屏氣凝神。我都會找支柱點,靠牆站,或是手靠胸當三腳架。我到紐約的第一個學期都在練這些,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決定性的瞬間,所以鏡頭要有流動性,但是又要很穩。那時候紐約最流行的影集就是《急診室的春天》和《NYPD Blue》,他們都是架很複雜的軌道這樣拍的啊,我就很愛學,就自己走台步,繞著主角『凌波微步』。」靠著這樣的自我訓練,陳俊志以輕便的小機器,將少年們無拘無束的帶到我們面前。
Mickey所看見的,都在片子裡了。有一些是他因為某些原因而沒看見的,例如小丙的女性家人。拍攝期間丙媽恰好不在台灣,當然拍不到,但是丙姐一直都在,但卻有著非常邊緣化的呈現。她出現三次。一次在後方一瞥後就躲開,被大丙笑英文不好;一次對鏡頭說話,在廚房鍋爐前;還有一次丙爸與大小丙同坐話家常,丙姐湊過來,在丙爸身後尷尬的站了一會兒,沒有人招呼她坐,後來她自己坐了。整部片中,(很少出現的)丙姐最勾引我去想:男同志「認同」女人或「扮演」女人,究竟是什麼意思?會造成什麼效果?對於他身邊具體的女人有何影響?對於抽象的「女人」概念又有何影響?可以擲出的問題又大又重,也許現在誰也沒有答案,但我相信這是一個通往聖殿的謎樣入口,我們總有一天要回到這裡來苦思。
還有一些是Mickey決定不看的,例如小羽說不想被拍就不拍,又如Morgan想到爸爸有些黯然,「我好想哭喔」,上身向右斜出鏡頭外;而鏡頭凝止,不去追。看多了窮凶極惡、見縫就鑽的新聞鏡頭之後,再看到「有所拍、有所不拍」的作品都難免心懷感激,覺得不拍是一種美德。
後來《美麗少年》會走上抗爭的意外旅程,當然是Mickey所無法預見的了。在誠品首映後沒幾天,《美麗少年》就被盜用,而且被電視台嵌接在一個充滿歧視的上下文裡,結果Morgan接到親戚打來譴責他「變態」的電話,丙媽則一方面拒絕與小丙說話,另一方面每天強迫性的盯著電視,看還有沒有哪一家電視台那麼不負責任的影射小丙「施打女性荷爾蒙」。在抗議記者會上,我們親眼看到美麗少年如何變成哭泣少年,如何變成「媽媽不跟他說話」的少年。小gay的神采飛揚,被異性戀霸權「加工」變成羞愧交加──不是同性戀使他們羞辱,而是外加的社會歧視,摧折了他們的志氣。
幸好清新的野百合在遇上了紅辣椒以後,內力增長不少,更加野氣逼人,他們應該擋得住這種無理取鬧。雖然《不只是喜宴》的爭議含糊收尾,《美麗少年》的著作權官司來日方長,但野百合與紅辣椒已經不顧一切潑辣上陣了,在華納威秀。「正式上映」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背後仍然有陳俊志手推板車、克服萬難、紛杳錯雜的車轍足跡。
旁觀Mickey創作與抗爭交纏的路程,我只有兩個字要送給他:「Die Hard」。 中文譯成「終極警探」,一位通曉台語的朋友很天才的把它翻成「耐命」,更傳神。Mickey真是耐命。我總是覺得羨慕,默然無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 吳青峰〈一點點〉 作詞 吳青峰 X 作曲 林宥嘉 X 導演 陳珊妮 青峰說,「這是一隻蟬的故事。」2016年林宥嘉演唱的〈一點點〉,由林宥嘉作曲、吳青峰作詞、陳珊妮製作;其實當時青峰給出的第一版歌詞,就是現在2020年青峰版的〈一點點〉。這次的青峰版,音樂部分邀請了劉胡軼製作,編曲巧妙地...
「母 獨 角 仙 躁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問題] 獨角仙不吃東西- 看板Arthropod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母獨角仙躁動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PTT.CC 的評價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母獨角仙躁動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PTT.CC 的評價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獨角仙鍬形蟲各類大兜討論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母獨角仙鑽進土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母獨角仙鑽進土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獨角仙的飼養方法 - YouTube 的評價
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 吳青峰〈一點點〉
作詞 吳青峰 X 作曲 林宥嘉 X 導演 陳珊妮
青峰說,「這是一隻蟬的故事。」2016年林宥嘉演唱的〈一點點〉,由林宥嘉作曲、吳青峰作詞、陳珊妮製作;其實當時青峰給出的第一版歌詞,就是現在2020年青峰版的〈一點點〉。這次的青峰版,音樂部分邀請了劉胡軼製作,編曲巧妙地表達出土壤內的生活,帶著一點點盼望與驚恐,以及那對出土後未知的迷惑;透過音樂刻劃出潮濕的土壤,點滴的水從外流入,跟著青峰的聲波,一起破土而出;就像所有的迷惘,都帶著無畏,隨著電吉他、鼓聲的躁動,大鳴大放。外面的世界,讓人驚惶,卻再也回不去土裡了。
MV視覺由青峰的好友陳珊妮擔任導演,而陳珊妮也正是2016年林宥嘉版本的音樂製作人。MV上,陳珊妮由羅蘭巴特「作者已死」的概念發展,透過視覺,表達外界對青峰這位作者及其作品的解讀。常常,外界對這位作者有太多的解讀,也對他的作品貼上過多標籤;身為好友的珊妮,以其對青峰的理解、他受到的外界壓力、被窺探的種種,以及他的內心自我,透過視覺上那一層層的擠壓、碎裂、近乎崩塌的壓迫,像是窺探青峰的腦內世界般,將那些觀看的視界,展現在觀者眼前。
-
〈一點點〉
我睡在土壤裡面失眠
我在考慮何年何歲
追隨自然的演變
對一隻平凡的蟬而言
得要拼命讓人看見
傳達生命的熱烈
總說大鳴大放 才算活過
這樣褻瀆黑暗 又算什麼?
一點點想像你的臉
一雙眼 看見了誰 變成了誰
一點點失去你的臉
是因為 想成為誰 都不像誰
你是誰 (你蛻變 我不變)
誰能明白外面的世界
提供完美拿來摧毀
夢總是拿來幻滅
誰能明白土裡的世界
不怕表情換來誤解
不怕心換來欺騙
看來遙不可及 才是追求
其實近在身邊 反而不懂
【Song Credit】
曲|林宥嘉 @林宥嘉 Yoga Lin
詞|吳青峰
製作|劉胡軼
編曲|劉胡軼、楊穎彪
弦樂監製|劉胡軼、李朋
聲音設計|吳青峰
吉他、Bass|楊穎彪
鋼琴|劉胡軼
鼓、打擊樂|武勇恆
弦樂|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合聲、合聲編寫|吳青峰
吉他(AG)錄音|李楊、邢銅@55Tec Studio
鼓、打擊樂錄音|李楊、李游@55Tec Studio
弦樂錄音|江松松@北京唱片廠錄音棚
人聲錄音|吳青峰@青Home
檔案編輯|劉胡軼
混音|李游 @55Tec Studio
母帶|全相彥 @OKmastering Studio
製作協力|周靜
【MV Credit】
導演|陳珊妮 @sandeechan
副導演|談宗藩
製片|吳容宸
現場製片助理|郝翊展、王琦凱、陳冠綺
攝影師|余靜萍
攝影大助|阿信
攝影助理|妄想機team
燈光師|林宏洋
燈光大助|許原毓
燈光助理|林盈宏、阿德
美術指導|陳韋中
執行美術|拾壹
美術協力|張維展、陳茂榮、溫左丞
選角|Lucy, Lucy team
演員|趙雨柔、范偉倫、李誦恩、吳政群、林佳瑩、黃馨、廖婕涵、劉大智、吳明德、黃璟賢、張騏凱、林倢伃、劉惠怡、劉婧蓉、郭盈伶、徐詩宇、廖茂欽、邵浩鈞、劉新民、邱楷婷
特別演出|徐千秀
造型|施筱柔 team
演員妝髮|Edna
剪接|陳珊妮
後期|談宗藩
攝影器材|妄想機影音
燈光器材|成功片場
交通|廖桑大車隊
手寫字|吳青峰
歌詞翻譯|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藝人彩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Rick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髮型助理|Ray Zeng from ZOOM Hairstyling
藝人造型|施筱柔
平面記錄|吳仲倫
影像紀錄|李依純
-
從你的印象深刻 到他的集結成冊
吳青峰第二張專輯《冊葉一:一與一》
收錄8首譜曲之作及8首作詞之選
🎧 實體購買/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QFCYYYYUY
#吳青峰
#一點點
#冊葉一
🎥〈一點點〉MV花絮 https://youtu.be/eBwZC3gn92w
🎧〈一點點〉數位收聽 https://umg.lnk.to/QFYDD
-
🎬 上冊MV
〈費洛蒙小姐〉https://youtu.be/2cX7SzDSA5o
〈我會我會〉https://youtu.be/VUcHG43p_2Y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https://youtu.be/UTT4x4_D3xE
〈最難的是相遇〉https://youtu.be/5sbFn-FPdAk
〈阿茲海默〉https://youtu.be/9wNkBJpzpZQ
〈穿牆人〉https://youtu.be/3TWnpeFg_wo
〈柔軟〉https://youtu.be/qjSsdOoMhcY
〈低低星垂〉https://youtu.be/7_oAVAKZsyc
🎬 下冊MV
〈寧靜海〉https://youtu.be/hEJ1LIKCbmw
〈等〉https://youtu.be/KBpkD06Yp_o
〈年輪說〉https://youtu.be/7M8GD3pHLek
〈困在〉https://youtu.be/x_4B6Gp8ar8
〈一點點〉https://youtu.be/trfYUpA369o
〈迷幻〉https://youtu.be/pR3bvNzeWJc
〈月亮河〉https://youtu.be/luQ55zDwhYE
〈極光〉https://youtu.be/-Sc8wUdPEY8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獨角仙鍬形蟲各類大兜討論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現在還有獨角仙母蟲嗎? 去問甲蟲店基本上都沒有了. ... <看更多>
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母獨角仙鑽進土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推薦與評價
產卵前母蟲會害怕,躁動,一但吃飽就會很急的想鑽進土裡,母蟲不配有可能是配過了, ...我家獨角仙一直在土裡!這樣會有機會交配嗎? - 昆蟲論壇可是後來我右爬了很多文很多 ... ... <看更多>
母 獨 角 仙 躁動 在 [問題] 獨角仙不吃東西- 看板Arthropod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餓死抬頭
之前跑來我家的獨角仙,
目前居住在有果凍台、黃色水草 (? 那個到底叫什麼來的)
還有每三天給一次新鮮水果的寵物飼育箱裡
但是... 很大的問題是
他兩天都還吃不完一顆果凍耶 >"< 實在很怕他會餓死
去魚中魚或類似的寵物店,都跟我說用土把蟲埋著養比較好
之前買的日本進口果凍不夠高級,建議我買沒標籤但一顆10元的果凍
不然就一直推銷我800元的飼育組合 實在不太想相信他們
(謎之音: His mother's 日本果凍明明就也是他們上次推銷下才買的啊 X)
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獨角仙食慾的嗎?
他雖然不會躁動, 每天呆呆的也不太動,吃少動少的
可是這樣遲緩的生活,實在看了很心驚
深怕他哪天就成仙了
如果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健康活潑活跳跳的話,請告訴我吧,謝謝!!
PS.養了將近一個月後的心得:
這麼方便的寵物,應該要流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8.1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