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marvel板長篇連載小說
《一線三的日常—警衛亭》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欸跟你們講,那遊民昨天又跑進來餒!」
巡簽表的時候,阿仁哥又來跟我們聊兩句。
阿仁哥是我們轄區內某國中的夜班警衛,
話有點多,總自詡年輕時長得很像梁朝偉,
別的不說,如果不算那顆圓滾滾的啤酒肚,
穿上淡藍色制服,還真有警員633的影子,
三天兩頭就看到他半夜吃著生菜沙拉減肥,
不禁好奇他究竟有沒有把飛機跑道收拾好,
究竟有沒有等到那第二架飛機的降落。
遊民跑進校園吸膠也不是什麼大事情,
好像是有凌晨去校園運動的民眾請願,
這事情被民意代表知道了,上了新聞,
所以自然被要求要比照重大刑案偵辦。
都說是遊民了,除非在校園周邊部屬警力,
否則哪可能隨時知道遊民哪時候現身啊?
此時靈光一閃,阿仁哥就發揮作用了。
跟他約定好一旦發現疑似遊民的身影,
就打個電話給派出所,千萬別打打110,
其一呢是不用透過各處勤指層層轉接派遣,
可以省去時間,也加快我們到場的速度;
其二的話…有點敏感,不好說,內行的就懂。
「唉,我就是怕他吸ㄎ一ㄤ咩!」
阿仁哥搖著手裡的扇子,嚼著口香糖說,
「哪天突然對小朋友怎麼樣就不好了。」
要用成語形容他的話,大概是面惡心善吧,
無奈好幾次他打來派出所通報都為時已晚,
到場只看到好幾個塑膠袋跟空強力膠條。
自覺沒什麼一技之長,阿仁哥不愛念書,
退伍後就應聘保全,派到學校擔任警衛,
十年半載,歲月蹉跎在這小小警衛亭,
沒出什麼大包,也沒什麼特別的建樹,
但跟老師們感情都很不錯,上班也算認真,
偶爾代班上早班時也很常跟學生打成一片;
夜班沒什麼事,相對比較輕鬆的狀況下,
看到他不是坐著打盹、就是捧平板看股票
看著看著,就突然這麼走了。
一天半夜我巡邏,三點多經過學校簽表,
阿仁哥還把視線從平板移開跟我們點點頭,
四點多第二次巡經時,警衛亭的燈亮著,
不過這次就沒看到阿仁哥的身影。
六點下班前接到110派遣的急難救助現場,
OO國中警衛室,警衛臥倒於地口吐白沫。
換下制服的我在回家路上繞了過去,
發現現場已經被刑案封鎖線圍起來了,
據處理的同事轉述,阿仁哥倒在地上,
嘴巴胸口滿是穢物,身體泡在一攤液體裡,
消防學長判斷明顯氣絕多時,不送醫了。
非創傷性腦出血引發中樞神經休克,
太專業的東西我不懂,大概算是中風吧,
阿仁哥也不過半百,只是體型稍胖了些,
至於嘛!
學校警衛亭被黃線封鎖了,
巡邏少了一咖巡邏表要巡簽,
也少了一個可以喇低賽的人。
過了一周,相驗完畢,封鎖線拆了,
一切彷彿沒有發生一樣,地球還是繼續轉,
只是那陣子好幾次巡邏經過警衛亭的時候,
躺著遺體的地方都會濕濕的,彷彿有攤水,
明明艷陽高照,天氣也越來越熱,
沒道理曬不乾啊。
本以為房子最堅強,沒想到它哭得最厲害,
畢竟它也陪伴阿仁哥三年五載。
後來來了個年輕人,沒見過世面的天真樣,
取代了警衛亭裡阿仁哥夜班警衛的職務。
過了沒多久,吸膠遊民也沒消沒息,
加上台灣人民是健忘的,警察當然也是,
時間一久,所長不逼,立委停止關切,
自然而然,吸膠客逐漸塵封在記憶裡。
夜裡,偌大的110案件派遣音效響徹雲霄:
「OO國中內 司令台邊 有遊民在吸膠。」
下面還補充一行「已多次檢舉」的字樣。
「幹,不是叫他不要打110嗎!」
值班同事怨聲連連,派遣現場給巡邏,
到場後叫醒了警衛亭內年輕人陪同入園,
睡眼惺忪的他把手機頁面橘黃色網站關掉,
巡視空無一人的操場,以及旁邊的司令台,
果真在司令台旁找到了吸ㄎㄧㄤ掉的遊民。
把周圍吸食完畢的強力膠拍照查扣起來,
順便把神智不清的遊民架起來塞進車裡,
我稍微訓斥年輕保全,要他下次別打110,
他滿頭問號,指著自己的臉表示震驚:
「110?不是我打的啊!」
點開110派遣現場的照片一看:
報案人 未具名
報案電話 未具名
報案地址 未具名
能夠這麼精準提供吸膠客的位置,
除了阿仁哥,應該也沒有別人了吧,
嘖,人都走了,還給我們添麻煩啊,
這種小事就不要再放心上了行不行啊,
我在心底咕噥了幾句,起身騎車離開,
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卻暖暖的。
每個人都是一顆大機器裡的小螺絲,
就算少了你,時間還是會繼續流動,
差別只是有人會取代你,做你的工作。
留下來的是記憶,還有擦肩而過的緣分,
也許我們之間最近的距離不是那0.001公分,
夜裡枯燥的巡邏路上就這麼少了你的陪伴,
一樣的空間,一樣的警衛亭,不同張臉,
大概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吧。
希望阿仁哥的股票在天堂可以持續漲停。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一線三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平板 電話 ptt 在 米娜實況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PTT有人分享了故事
雖然是reddit的文章 真實性會稍微被灌水了一點
但YT現在的確很多包裹著可愛(卡通)外表
內容卻真的不適合小孩觀看的影片
其實不只這些 真的能確定現在幼童節目裡面的卡通真的適合孩子?
上次我們才提過的佩佩豬、哆啦A夢等等
不是只有明顯的色情、血腥、暴力鏡頭出現才來阻止
當佩佩豬用刻薄的言詞對待他身邊的人時
或是大雄撿到錢開心的收進自己口袋時
看到諸如這樣的鏡頭就得教育告知他們
不是丟給孩子電腦手機平板讓他們看這些沒有出門就是乖
如果不多加注意難怪總有人會說出『我家小孩很乖都不出門 怎麼可能會變壞!』這種話
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太容易疏忽了
別再怪罪卡通或動畫帶壞小孩
更多時候我覺得這些東西是給大人看的
心智年齡沒成熟之前怎麼看得懂作者的表達的意思呢
補充兩個例子:
1.曾經我在粉絲團莫名被一個國小生4.5年級而已
留言亂罵婊子、幹XX
後來被我直接找到他的父母
我告知他的母親請他好好教育
母親一開始覺得不可能 我一定是搞錯了
因為他兒子很乖不出門 都在家用手機看影片玩遊戲
直到我截圖和資料貼給他母親看
母親緊張的抓著他兒子打電話給我道歉
2.有孩子看了大雄把錢撿走後
之後在家中看到錢也都認為是自己的
後來父親不斷的教育他
他卻不懂為什麼跟他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
後來父親不斷花時間糾正才把孩子的心態改過來
有趣的是家裏還有另一個孩子 卻沒有被卡通影響
不是每個人都會受到卡通不良影響
平板 電話 ptt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夢想追不到 就創造它
我十六歲唸中山女高的時候想參加大眾傳播社,但是學校沒有那個社團,我就發起全校連署,創了大眾傳播社。創了社以後沒有老師,我就打電話到每一家電視台,當時我只聽過李四端,打了很多電話後找到了他,他就真的來幫我們上課。
我是「傻膽」,傻大姐個性,神經大條所以不怕,覺得「如果你追不到追尋的夢想,那就自己創造它!」
大學毛遂自薦實習學經驗
大學時我想到電視台實習,但是當年念的不是新聞系,沒有正式的實習管道,我就加入學校的校園報社,擔任報社幹部,然後以幹部名義跟電視台聯絡爭取實習機會,後來跟著社團同學們一起到了報社和電視台實習。也因此後來受到當年在電視台的主管青睞進了蘋果日報工作。
到電視台實習後我想到廣告公司看看,念的不是相關科系沒有人脈,我就上網一家家公關廣告公司毛遂自薦,後來卓越公關不凡廣告給了我第一份工作,我還記得我第一天上班就是到農委會的記者會現場搬椅子。至今,那老闆還是我職業生涯的啟蒙導師 。
出國留學前想要參加西北大學的新生說明會,發現沒有,我在ptt上看到剛考上的人的聚會,硬著頭皮就去參加,跟「未來的學長姐」聊天,成了我自己的新生說明會。後來我真的考上西北大學當了學生會長,我就自己幫學弟妹辦了說明會。
申請學校時我想要參加申請行銷或傳播的讀書會,找不到,我就在ptt上發起,自己找了一群人一起研究學校,因為我英文爛,我就分配自己擔任總整理的工作(把已經是中文的摘要整理在一起)。
寫商業計畫寄公司 創造自己的職位
從西北大學畢業後正逢金融風暴,沒有人脈的我逐一拜訪學校不認識的老師,拿了老師「行銷公會」的年訊,一個個會員打電話毛遂自薦,到了紐約和洛杉磯拜訪他們。發現了一家有興趣媒體集團,於是我到街頭、網路搜尋訪問該公司的讀者、客戶及競爭對手,整理成二十頁的商業計畫,我寄信給總經理:「我到了紐約及洛杉磯見到大部分您的競爭對手,我整理了一些他們的最新策略,妳有二十分鐘聽嗎?」當然,商業計畫寫著我可以幫忙他們創立這個新部門,最後他們收了我,我「找到」了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
畢業創校友會 找財政部長當會長
在美國,名校校友對學校的認同感很高,校友網絡力量強大,藉著名校做為媒介,台灣得以跟在政商界有影響力的校友建立關係。畢業後我想參加西北大學校友會,發現沒有正式組織,於是我發起學校同學一起創立校友會,上網找了五百名校友,聯繫名人,打電話找到了前財政部長呂桔誠擔任會長,讓台灣成為該校全球第七個校友會。舉辦西北大學校友與其他美國名校的交流活動,以此讓其他名校也更認識台灣。
在校友會推廣國民外交下,過去幾年,台灣與芝加哥產學界的交流越來越活絡,例如2012年西北大學統計教授艾德華參訪台灣;2011年西北四十名學生教授參訪台灣企業並與清華大學交流;2010年邀請台灣前財政部長呂桔誠到芝加哥演講;2009年「整合行銷傳播之父」唐˙豎爾茲 到台灣演講並協助華碩、宏碁等公司將台灣品牌帶向國際。在短短兩年,西北大學主要科系台灣學生人數增加37%。西北大學校刊以全版專訪創辦西北校友會與推動國民外交的故事,文章中特寫台灣國旗,校刊更寄發全球校友。故事也受台灣、美國兩地媒體大幅報導。
創造機會 台灣英文老師進亞馬遜做行銷
當年我在西北大學有個同學,我至今仍很欽佩她,她念西北大學整合行銷傳播研究所前是英文老師,完全沒有行銷經驗,後來她進了美國亞馬遜做行銷,靠的就是「自己創造機會」的決心。讀書時大家都很窮,她聽說寄宿家庭要到邁阿密度假,她想去但是沒錢買機票,於是她坐巴士去,三天三夜。她就是這樣的堅定的人。
不怕從零開始 帶企業到矽谷闖蕩
我在美國希爾斯百貨時,我被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針對百貨挖角, 但是機會在冰天雪地的鄉下明尼蘇達州,當時住在美國第三大城芝加哥的我一心像其他的數位人一樣想搬去矽谷,但深思熟慮後,我覺得這個機會難得,先接受再說,日後有機會再轉,但是我跟公司遊說全新的平板電腦電商部門及矽谷生態的重要。果然一上班公司高層變動,矽谷成為策略性的地點,公司請我到舊金山創立團隊。就這樣,我到了世界科技中心矽谷展開職涯另一個里程碑。
草創維艱,我的團隊有長達半年沒有辦公地點,我想辦法和廠商協商,共用辦公室,過去針對百貨在矽谷沒有產品部門,我一家家聯繫跟矽谷科技公司建立關係,不久後打響名聲,開始有科技業同行和廠商找上門合作。後來我的團隊拿下了有美國數位界奧斯卡之稱的Webby獎等十一個大獎。
你的夢想在哪裡?追不到,那就創造它吧!
https://medium.com/…/%E5%A4%A2%E6%83%B3%E6%89%BE%E4%B8%8D%E…
本文獻給我的啟蒙導師 Camile, Lenin, 簡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