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科技 精密脫蠟鑄造打造世界第一螺旋槳王國!
#工業局50週年 #深耕工業基礎專文
「般若科技,長期深耕於精密脫蠟鑄造技術,研發遊艇、快艇、水上摩托車等海上載具所使用的不銹鋼螺旋槳,輕薄精密度高,還能提升引擎性能,穩坐全球第一船用螺旋槳龍頭的寶座」。
🔹全球最大水上摩托車螺旋槳製造廠🔹
從設計、開模到製造
#般若科技 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為世界大廠 ODM 螺旋槳的企業
也是 #全球最大的水上摩托車螺旋槳製造廠!
💁♂加拿大龐巴迪、日商YAMAHA、鈴木都是他們的客戶
比起其他廠牌
般若科技不僅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
還可以做到螺旋槳一分鐘 8000 轉
提升引擎 10% 以上的性能表現
在業界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
因此目前幾乎全球100%的水上摩托車
都使用般若的不銹鋼螺旋槳
快艇也有高達40%的市占率📊
每年生產 70 多萬顆螺旋槳
打造出年營業額 15 億的螺旋槳王國!
🔹堅持先進技術 締造最佳品質🔹
創業初期,般若科技以生產船用 #銅螺旋槳 為主
但是創辦人林允進意識到銅螺旋槳的成長空間不大
決定投入資源研發水上摩托車用螺旋槳市場
他花費了一年時間學習「💡#精密脫蠟鑄造」技術
也在不銹鋼螺旋槳的原料上做足功課
當國外大廠多半使用 15% 鉻、5% 鎳時
般若卻是採用 23% 鉻、10% 鎳,製成真正的不銹鋼
由於般若所製造的螺旋槳放在海水裡幾乎不會生鏽
不但品質優良且價格競爭力高
一下子便在美國出名
使般若代工量從每年5,000顆推高到12萬顆
成長一飛沖天📈!
🔹一度破產 靠堅實技術東山再起🔹
其實般若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曾經遭到大廠抽單一度瀕臨倒閉
為了不想再被單一訂單綁死
使林允進決心全力開發做出新產品💖
在一次次的失敗中
他們摸索出最佳的鋁合金熔湯鍛造技術
成功開發出種類各異的螺槳模組
並將直營與經銷據點延伸至歐洲及紐澳
並且接獲全球船用引擎公司的訂單
如HONDA、SUZUKI、VOLVO、BRP等大廠
讓般若漸漸站穩全球船用螺旋槳王國的龍頭地位🏆
🔹以關鍵技術 多角化經營產品🔹
在冠軍產品不銹鋼螺旋槳之外
般若科技更在近幾年間不斷拓展事業版圖
2013年因為太太健康出了問題
醫生建議應將不銹鋼鍋改為 #鑄鐵廚具
林允進因此用多年來純熟的鑄造技術
研發出打造 MIT 無敵鑄鐵鍋壺🍲
並創立自有品牌「#大古鐵器」
短短數年已在消費者間建立起口碑
更是出了名的「臺灣精品」代表
相信大古鐵器一定會是另一個令人驕傲的台灣之光!
👩🏫#精密脫蠟鑄造技術簡介
#定義:精密脫蠟鑄造是機械工業一種重要的精密成形製造法。先用蠟製成模型,將蠟製模型以石膏泥漿掩蓋,待其乾燥,再加熱使蠟模型熔化流出,形成石膏模,將熔化的金屬直接倒入模中,然後將石膏模敲破,即可取出成品,適合複雜形狀的精密鑄造作品。
#特色:具有尺寸精確、表面光平、不受複雜外形限制、材料選擇多元化等優點,應用面向廣泛,特別適合製造成本高的零件,具工期短、成本低優點。
#影響:螺旋槳一分鐘運轉可達8000 轉,提升引擎 10% 以上的性能表現市場。
#成就:水上摩托車使用的不銹鋼螺旋槳市占率100%。快艇螺旋槳市占率40%。
#研發困境:透過改善不銹鋼螺旋槳原料比例為23%鉻、10%鎳,優化產品的輕薄性與精密度。
📖更多深耕工業基礎專文:https://50idb.gvm.com.tw/
#堅持到底的競爭力 #深耕工業基礎技術
多角化經營優點 在 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EA集團正式在紐交所上市
從遊戲、電商、社群到金融科技,多角化經營的蝦皮母公司SEA集團,吸收與整合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策略優點,成為東南亞區域網路巨擎。
多角化經營優點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二十年達成年營收三百億元~
#建大輪胎 取全球創新力量成就自己】
五十年前,建大工業從自行車輪胎小廠起家,在自行車、機車的小胎市場上穩健成長,然後挺進汽車的大胎市場繼續衝刺,成為目前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擁有自有品牌、行銷一五○國的專業車胎製造廠。這一路順利成長的經營,建大是如何辦到的?
建大工業的「KENDA」這個品牌在全球自行車界響叮噹,捷安特、美利達自行車的原廠配胎就是它。在全球知名的職業自行車賽中,頂尖車隊也多指定使用KENDA的賽車胎。
創立五十年、從生產自行車胎起家的建大,是國內第二大專業車胎製造廠。「五十年走來,建大專注堅持輪胎的本業,一路經營下來,還算很順!」建大工業董事長楊銀明是第二代經營者,他回憶起父親與叔伯共同經營建大的初期,遇到製鞋產業蓬勃發展的好景氣,伯伯、叔叔決定放棄輪胎,轉向生產橡膠鞋,但他父親不為所動,繼續埋頭做自行車胎的生意。
結果,楊銀明叔伯的製鞋事業,在一九九○年代產業外移後,隨之沒落。「在台灣製鞋最風光的年代,沒有人會想到台灣的製鞋產量會萎縮到今天這般地步,被迫全數外移。叔伯的鞋廠就在我們這裡(建大員林總部)附近,現在已經歇業了,他們還怨嘆自己怎麼不繼續生產輪胎。」長輩的經營經驗,一點一滴都看在楊銀明眼裡。
台灣輪胎產業其實也與製鞋業一樣,在九○年代遇到相同的發展瓶頸。當時台灣股市衝破一萬點,之後引發經濟泡沫化,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大幅攀高,包括建大在內的眾多傳產業者都面臨缺工、找不到土地擴廠的困境。
「明明有訂單,可是我們工人不夠,政府那時沒開放外勞,我們的產品交期總是延遲,只能眼睜睜看著很多訂單流失,但是當時東南亞那邊的競爭者已經追趕上來了,我們很心急啊!一定要趕快想辦法擴產。」楊銀明說,那時找海外生產基地是台灣傳產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
《在分歧點作出精準選擇》
九○年代政府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的南向政策,使得東南亞成了台灣自行車零件製造業者外移的基地選項之一。但考察過東南亞的投資環境後,建大並未心動;另一方面,政府於一九八七年開放赴中國探親後,建大特地跑了幾趟中國考察投資環境,覺得中國比東南亞好,便決定到深圳設廠。
在選擇中國或東南亞作為海外生產基地的分歧點上,楊銀明認為當時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他說,那時的中國被列為未開發國家,從中國銷往歐洲的自行車享有零關稅的優惠(從台灣去的要一七%),而且中國有源源不斷的低廉勞動力;這些優點促使建大決心前往中國投資擴廠。
建大在中國設廠,初期只生產自行車胎,但隨著中國機車市場崛起,建大配合中國機車組裝廠,增加與自行車胎同屬小胎的機車輪胎生產線,在全球小胎市場打下一席之地。
楊銀明指出,建大在創立初期的三十年間,年營收僅有二十億元,然而西進中國的二十年間,年營收快速成長至三百億元水準,且預料今年可望突破三三○億元,「在中國花了二十年做到三百億元,這證明為我們的決策是正確的!」
《不做多元經營 專注輪胎本業》
許多企業為了追求獲利成長,往往會選擇多角化的跨領域投資,但是建大之前也有一些投資輪胎業外的失敗經驗,因此讓他與董事會鐵了心,要更專注經營與橡膠輪胎技術相關的產品與市場。所以汽車輪胎成了建大主力進攻的目標。
目前建大的年營收由自行車、機車及汽車輪胎三分天下,未來會繼續提高汽車輪胎的營收比重,以超越年營收的五○%為目標。
「建大在自行車輪胎已是世界頂尖名牌,但在汽車輪胎界就不一樣,排在我們前面的輪胎廠實在太多了,他們的生產量非常大而且又有品牌,建大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追趕,我們仍然會堅持既定政策、持續擴產、迎頭趕上。」楊銀明說。
《找好手做創新 滿足市場需求》
從第一代經營時,建大即與日本建立技術合作關係;即使在中國打拚期間,依舊設法提升自己的技術競爭力,尋求更新、更好的研發技術,延攬技術經驗豐富的輪胎退休人員及傳奇車手,如北美越野單車賽冠軍John Tomac等,加入自行車胎的研發與測試;發展高值化的商品。
楊銀明說,輪胎的研發除了本身的創新之外,也會受自行車流行趨勢影響,像最近歐洲流行二十九吋輪徑的登山車,建大為因應市場的需求,重做大輪徑車胎使用的模具、硫化機;開發新配方、新材料、新功能,「市場永遠有新的流行,研發工作永遠做不完。」
《利用運動行銷 累積品牌知名度》
目前建大輪胎的年度銷售額在全球排名第二十七,不過建大的獲利表現卻比排名前面的多家中國輪胎大廠來得亮眼,「他們的輪胎質量不高,產品還一窩蜂地搶市,陷入價格戰,有的大廠年度獲利只有我們的一半而已。」楊銀明指出,品牌知名度、獲利才是建大最看重在乎的,「我們也不跟人家硬碰硬地做,我們要走自己的一條路。」
近年來,建大透過贊助國內外高爾夫球手、歐洲職業自行車隊、林書豪所屬的美國職籃休士頓火箭隊、國內職棒球隊等對象,利用運動行銷打響KENDA品牌,在愛好運動的消費者心中加深對KENDA的印象,讓他們在更換輪胎時,會指定選購KENDA產品。
此外,建大也利用政府資源在新興市場行銷品牌,例如參加經濟部貿易局的「新興市場整合行銷傳播專案」,藉由媒體曝光與通路展示等方式,在印尼、越南、菲律賓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對當地終端消費者建立品牌知名度。
品牌要做好,除了利用行銷活動、廣告宣傳,最終還是要回到「品質好、服務佳」的基本功。建大積極提升內部管理,做出品質優良的輪胎,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強化品牌的價值。
由於中國城市化持續進行,有利汽車市場的增長。建大看好中國市場,接下來將在中國與台灣廠區繼續擴增產能。與競爭對手對決火熱的中國市場,建大要顯出自己穩健發展的本事,「越建越大」,衝出更漂亮的獲利表現!
本文出處:《天下雜誌-卓越中堅企業系列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