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0 Thursday
向巴洛克學習(三):
巴洛克城市- 移動空間、權力象徵
基督教在文藝復興後期,教廷的腐敗導致16世紀初教派分裂,1517年北方的馬丁路德、喀爾文等人與政治領袖結盟首先引發宗教改革(Reformation)。巴洛克(Barocco)是義大利教廷對宗教改革的具體回應,1545年教廷開始推行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為了維護教廷權威,轉移焦點以藝術為媒介,將藝術作為宗教統戰的手段,傳達宗教母題,鼓勵人民通過藝術重新肯定信仰的價值,以巴洛克作為新時代呈現在建築、藝術和音樂上的一種「高貴藝術」。
後來在民間的路德派巴洛克藝術(Lutheran Barque Art)也受其影響,逐漸在歐洲部分地區發展出另一種比較簡潔的懺悔式的建築形式。到1730年代巴洛克已經演變成更加華麗與裝飾的樣式,俗稱為洛克克(rocaille, rococo ),出現在法國和中歐和俄羅斯,直到18世紀中葉興起啟蒙運動受新古典主義威脅,歐洲巴洛克才漸式微。
*羅馬城市空間改造- 都市節點及方尖碑:
1585年教宗西斯篤五世 (Pope Sixtus V 1521-90)上任之後聘請建築與城市規劃師馮塔納(Domenico Fontana)為執行顧問,在1585-90年短短五年間,有效改造了羅馬都市空間:一是改善供排水系統以增加市區內山坡居住人口,二是整頓主要道路連接主要教堂及廣場以改善都市功能也方便宣教,三是規範都市空間及街道公共美學的統一性。(Morris 1979:143) 西斯篤五世知道偉大的都市計劃是無法即時完成,他說:
「正如一個帶著占卜杖的人定下一個方尖碑的座落,提供一個最重要的廣場位置,給未來世世代代的[都市]發展做參考」(ibid.146)
馮塔納大力整頓羅馬街道立面強化巴洛克建築形式與都市空間的虛實關係,並且在都市的重要建築及廣場上設立方尖碑,作為都市發展座標,加強主要都市空間相互間的視覺導引,放射性的街道系統讓主要建築之間的聯繫更加方便,也更直接。
1588年薄迪諾(Giovanni Francesco Bordino)的版畫以方尖碑及移動系統紀錄羅馬城市空間,可以清楚看見當時西斯篤五世的都市空間組織及道路節點的空間改造成果。然而這些都是對老羅馬城的修補而成,從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都市紋理整理而成,並非剷除創新。西斯篤的羅馬改造功績斐然,然而他的逝世卻阻礙了他計劃的完成。
*巴洛克對都市的影響:
十七世紀之後法國凡爾賽宮(Versailles1667-1710)及花園的設計受巴洛克的影響是清楚的,法王路易十四在宮前以三條輻射性大道整合視覺焦點,以象徵王權的統治。整體建築及花園至1710年才完成,隨即成為全歐洲最醒目,也是最高貴華麗的宮殿。凡爾賽附近地區也受其影響成為全世界的藝術與精品時尚中心。
十九世紀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的巴黎都市改造,也是受巴洛克都市概念影響的案例。1852年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在歷經巴黎社會1848-51年間的動盪與騷亂不安之後,他終於取得政權建立第二帝國(1852-70)。1853年6月他任命奧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 1809-91) 開始改造巴黎。
奧斯曼以巴洛克城市設計的原則,建立帝國權力象徵,重新規劃道路及林蔭道以聯繫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間,取代天主教的紀念性建築。他為了改善中央市場的交通運輸,拆除了一部分市中心的老舊貧民窟。並且改善南北火車站之間的道路,連接市政中心。他的都市計畫摧毀了大部分的中世紀城區。從1853-70年間,超過2萬棟房屋被拆,也新建4萬棟新房屋。巴黎的基盤設施如下水道系統、新橋、歌劇院、市民公寓等建設都在這個時期完成。
在皇帝的支持下,奧斯曼與他堅強的技術團隊在短短17年間內對巴黎的改造,有了亮麗的成果。哈維說:「這些工程的價值已經獲得證明,建築師和行政官員的聲名大噪,都市計畫的邏輯也受到肯定,人們普遍同意巴黎往後三十多年的發展基本上是完全遵循奧斯曼訂定的路線。」(Harvey, 2003:100)
近世紀的殖民城市規劃受巴洛克城市規劃的影響普遍可見,如尹風(Charles L’Enfant 1754-1825) 的華盛頓首都規劃(1791 Fedral City)、拉金(Edwin Lutyens 1869-1944 )的新德里(New Delhi 1912-30)等。1859年撒達(Ildefons Cerdà i Sunyer 1815-76)的巴賽隆納(Barcelona Extension 1859)都市發展計劃也是。
*反思:
台灣的都市空間結構巨大改變主要是在二十世紀,日本帝國主義者在台灣進行的殖民都市改造。當時除了接受上述巴洛克城市的權力象徵的軸線、圓環與輻射性道路規劃手法之外,亦受衛生功能支配觀念的影響,重視陽光、給排水、防震、防火等安全的「功能城市」需求。殖民前期的台北、台中的市區計畫均受波頓(William Kinnimond Burton 1856-1899)以及濱野彌四郎(1869-1932)等衛生工程師的直接影響(尾辻國吉 1943:143)。
日本帝國主義者為了更進一層對殖民產業的有效掠奪,建立完整鐵道運輸系統是其一,殖民產業空間的規劃是其二。1908年縱貫線鐵道通車,許多酒廠、糖廠、樟腦煙酒專賣工廠等多設置在鐵道車站附近,且在市區中心,往往與行政官署巧妙結合,以達有效權力控制。地方政府在此原則下執行市區改正,塑造台灣的城市成為殖民產業都市類型。這個新的殖民城市規劃與本地傳統的都市象徵及都市紋理產生矛盾,卻屈服在五十年的帝國殖民權威之下,人民原有的集體記憶逐漸地被拭除。
台灣傳統都市空間與都市紋理,目前仍餘留可見者不多。少數如台南、嘉義、新竹等都市仍保有清晰的都市紋理及空間文化特質,都市發展尤其需要謹慎,不能一味地思古濫情保存,也不能一味地都更改造或建設開發。為了擁有城市自明性(Identity)的文化城市,増進觀光產業,今天兼具真實性與時代性的都市保存或都市修補,可能比什麼都重要。
嘉義市區改正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 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複習台灣史,今天要講的古是「街道名稱改正」。
話說戰後 #台灣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其實是發生在光復之後的第一時間。那我就會問啦,明明發生在1946年的事,為什麼基進黨偏偏跳過不提,卻只提晚得多的興嘉重劃(1978年)?
不提,當然是因為尷尬啦,因為根據當年的《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會被改正的街道名稱,僅限於三類:
1.紀念日本人物
2.宣揚日本國威
3.明顯為日本名稱者(如旭、若松、梅千枝)
新名稱的命名原則,則以
1.發揚中華民族精神
2.宣傳三民主義
3.紀念國家偉大人物
4.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者
四者為限。
(資料來源:「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電送案」(1945-10-29),〈各縣市街道名稱改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44100001001。)
換句話說,這些在戰後改為新名稱的街道,其實是早在日本時代就被改過的。本來的名字,早就不在了。
咦?外省人來台灣,不是應該大肆破壞台灣的文化與記憶嗎?怎麼是這一副高度自我克制的樣子?
我又要繼續問了啊,日本時代改名的時候,真的如他們基進黨所說的,採取一種「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立場?
除非基進黨所在的台灣是某種平行宇宙(從他們如此篤定的態度我們也不排除這種可能),否則日本時代所謂的 #町名改正,是指大日本帝國政府在台灣各大都市實施的行政區劃改革,本質就是將整套日本架構移植到殖民地台灣來,將台灣自明清時期以來的線性街道命名方式,改為日本特有的町。
從架構看,「町名改正」是連根拔起的改革,從內容看也是一樣,兒玉町、旭町、宮前町、大和町、明治町、大正町、乃木町、朝日町、川端町、新高町,咦?我好像漏了昭和町,我是真的看不出來,這些名稱到底有哪怕是一町點「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意味了。
其實,若非該主要幹道在日本時代就已經被改成日本式的名字,現在中正路、中山路作為主要幹道的名稱的狀況,恐也不會出現。我的家鄉 #桃園平鎮 的中正路、中山路,就都是位於邊陲的小路,這當然就是源於客家人沒佔到好地方......(若彤!注意你的禮貌!),而且這兩條路位於老眷村周圍,非常點題,保有在地歷史。
大日本帝國當然毫不「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你基進黨可以說「日本人對台灣人不是很好但我還是決定要愛他們」,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創意,我就是這樣,畢竟愛是沒有條件的,但你要說日本人比中華民國更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那你恐怕就有轉不完的邏輯髮夾彎了。
因為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恰恰是中華民國這一邊。
就拿貴寶地嘉義來說,現在最基層的「里」,這些名字,就都是1946年改名時納入正式行政區劃的。
看看這些美麗的名字:
翠岱、雲樂、雲霄、涵洋
祐民、內安、育英、培元
順天、鎮南、雙忠、成仁、崇文、文昌、初陽、中庸
爽文
康莊、書院、驛站
花塢、芳草、蒼松
劉厝、盧厝、新厝、頂庄、中庄、下庄、新店、後店、車店
(「嘉義市區里新舊名稱對照表呈送案」(1946年03月28日),〈各縣市街道名稱改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44100001018。)
平心而論,真要說對不起,就只是對不起原住民朋友而已,搞了個 #吳鳳鄉。但即使是這樣,至少也做到了番仔田改名豐田。現在的台南市東山區,也是此時由「番社街」改為「東山鄉」。反正1945年8月15日之後中華民國就是威權政府,轉型正義也不包含日本時代幹的事情,看你們要不要把它改回番社區和番仔田里,這種有本土特色、有在地歷史的名稱。
既然談了1946年的「街道名稱改正」,就一定要提一下彰化市的「#陳稜路」。這條路同樣也是1946年全台轉型大改名時,由日本時代宮前町的一部分改名而來的。
這部分不多說了,簡單查詢一下「#陳稜」,大概就能理解,以對岸的地名來命名重劃所出現的新路,他的邏輯在哪。
就連「嘉義」這個地名,也是林爽文事件中,乾隆以「嘉死守城池之忠義」之意,下詔將「諸羅」改名為「嘉義」。
今天台灣有嘉義、嘉義還有爽文里,這種在地的歷史感夠爽了吧?
基進黨啊,這份鄉愁,可不都是國民黨帶來的喔。
不尊重本土並保有在地歷史的,究竟是誰呢?
雖然基進黨的原文還是沾了一下 #二二八,這裡就先不提了,改天再貼台灣省專賣局嘉義分局員工的二二八日記給大家看。
嘉義市區改正 在 傾聽您的聲音 嘉義市議員鄭光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通(中山路) 嘉義市重要商業區段★
嘉義市中山路的開發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紀初,也就是1900年左右,當時台灣已經在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割讓給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取得台灣統治權後,積極治理台灣各地,當然也包含嘉義市。當時嘉義市範圍不大,在1906年時發生嘉義大地震,嘉義市幾乎全毀。因此日本實施市區改正,將嘉義市區重建。
於是中山路就此開通,在日治時代,中山路是嘉義最大的道路,當時是內地人(日本人)及本島人(臺灣人)的一流商人所形成的商業區,故稱為大通。
而我對中山路的記憶,約莫是在高中時期,每當學校下課後,都會與同學騎著腳踏車至中山路的補習班加強學科。或者是去光南買文具用品,甚至與同學一起去中山路的麥當勞或肯德基。
目前嘉義市人口數約26萬人左右,大部分的市民也都居住在舊市區範圍。雖帳面上人口數無法與大都市相比,但嘉義市幅員狹小,故人口稠密度較高。
直到現在,中山路依舊是嘉義市最重要的道路與商業區,中山路也是市民前往火車站的主要道路之一,因此交通十分繁忙。
#中山路商業重要區段
#中山路舊名大通
#嘉義市地狹人稠
#人口密度六都以外最高
嘉義市區改正 在 1906年3月17日發生規模7.1的梅山大地震(按- 嘉義 的推薦與評價
早在1902年3月嘉義廳即以防治傳染病肆虐為由,提出嘉義市街市區改正計畫,相當於是現代都市計畫,希望改善環境衛生,但是當時總督府正在進行縱貫鐵路嘉義至新營的工事,無 ... ... <看更多>
嘉義市區改正 在 《玉曆寶鈔》—《玉曆》流傳的經過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市區車隊. 台北幸福山港 · 大稻之行團 · Taipei01小惡魔車隊 · 臺北左岸夜騎團 ... 嘉義市 · 嘉義縣. 南部房產. 台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東部房產. ... <看更多>
嘉義市區改正 在 日本在台市區改正嘉義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嘉義 地區在日治時期曾是臺灣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也因其地理位置成為臺灣林業的中心地。戰後 嘉義 市是臺灣三個省轄市 ... 日本在台 市區改正嘉義 上. 4.2K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