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
隆重送上游學姊學習心得Part 2️⃣!
游學姊本來和俐媽約好要見面拍照,
無奈疫情瞬間爆發😔
游學姊體貼俐媽,
要俐媽休養生息且我們都該減少群聚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所以我們決定取消見面。
但是我們真的很想合照呀!
所以就把約見面前幾天她和許可老師的合照,
合成了有俐媽可愛臉兒的甜蜜合照,
但下半身就真的⋯⋯🤣🤣🤣
既然游學姊是俐媽和許可老師的愛徒,
這種照片組合,
也是另類的完美結局啦😜
現在,高二、高三生張大眼睛,
學習游學姊的成功歷程,
希望你們可以衝到自己的理想校系💪🏻💪🏻
——————————————————————
2、 升高三暑假~學測前(給高二生):
作法:
高二下期末考後就把參考書買好,我的原則是先一科一本,有補習的不買。寧願寫完再買新的,也不要一開始就買太多,到時候寫不完徒增壓力。
暑假是我的衝刺期,因為扣掉暑輔,我每天至少有五個小時可以唸書,暑輔結束後24小時都是自己的,可以讀很多。所以我先複習第四冊,再回來一二冊,最後有讀到一點第三冊。暑假結束前寫幾回模擬題(不一定要北模,近幾年學測題也可以),為九月北模做好準備就迎接開學。
開學後有第五冊進度在跑,這時候高一二培養的習慣就派上用場了,我上課聽進度,晚自習馬上切換成複習,雙軌並行不互相影響,頂多段考前晚自習讀一點進度,模考前上課偷讀一點複習,但是基本上進度還是都有跟上。
學測前一個月是長假,我不再寫新東西,只剩考古題、我覺得難度ok的題本(e.g.常春藤英文題本、學校的數學模擬題)、以前念過的講義(反覆看易忘重點跟高頻率考點)。吃好吃的飯跟點心、睡覺、午休看個yt影片放鬆,直到學測。
心態:
我承認暑假很痛苦,在國圖每天讀到腦袋昏昏,回家洗完澡睡覺,隔天再重複一樣的事,覺得日子很暗、很無趣、未來也很迷茫。但是我開學後很輕鬆,因為只剩下第三冊後半跟第五冊了,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跟那時候的我說:撐過去就是你的。開學後我就輕鬆多了,在學校留晚自習,每天留點睡前時間給自己自由活動,在這階段,規律的作息一旦建立,效率就穩定提升,要相信自己!
「穩定」很重要。尤其是到了長假,程度跟讀的東西都差不多了,你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心情。比方說我在第二次模考後隔一天就要去比全國能競,那時離學測正好一個月。我很緊張,我想著還有期末考、學測、考大學,為什麼我要花兩天去比賽?如果沒得名是不是很浪費時間?還好轉念一想,如果每天都把自己當成「戰士」的話,會太緊繃。我把這個比賽當成是抽離環境、放鬆的時間,才沒讓我長假的時候因為太慌張而崩潰。
額外補充:
我一直到高三上才知道我繁星很有利,只要學測考好,就可以走繁星管道。這讓我士氣大振,我知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是在這時候我感覺到希望在對我招手,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尤其是準備很久的人。
3、 學測後~大學放榜前(給高二生):
作法:
我在學測後就開始寫備審。這點因人而異,因為我對自己的學測分數有八成把握,而且我的能力、個性都是面試有贏面、指考比較不穩,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all in個申。我的想法是「不要猶豫,想要就去拿」,學測成績公布後我就全力拚面試,練口才、邏輯、肢體動作甚至表情,能把握的常見題不放過,每天都在想新穎情境題考自己,每天都追著時事新聞。也許你覺得我像是面試機器,但是這階段是我三年來準備升學最開心的時候,我第一次感覺到離夢想那麼近、我的思想是開放的,因為面試沒有標準答案,這是和考試填答案很不同的,我也樂在其中。
心態:
我面試了四間醫學系,到最後幾乎是把面試當成認識新朋友的機會XD考試時放輕鬆好處多多,畢竟一路走來都很努力了,要相信自己,自然發揮就能有好表現。面試完後我一邊念期末考一邊等待(期間還去參加了一個生物營隊),當然會忐忑不安,覺得自己會不會太冒險?甚至懷疑自己的決定,不過事後想起來,只要在每個階段做該做的事,應該就問心無愧。
額外補充:
我有想過要不要去補坊間的面試補習班,最後沒有去的原因是學校跟同學還有學長姊都幫助我找到很多資源,已經夠了,就跟學測買參考書一樣,我不希望太多太密集的練習影響我自己的步調。所以還是要評估,找到自己覺得最舒服、最適合的方法。
—————————————————————
謝謝妳相信俐媽、相信許可老師,
也謝謝妳把弟弟的學習也交給我們,
也請代我向妳的父母表達感謝,
教出這麼認真、負責、進取、貼心、又熱忱於造福別人的女兒,
還願意把她交託於我們,
謝謝😊😊😊😊😊
#俐媽的驕傲
#台大明明菁英輩出
#經驗傳承很重要
#我和許可的另類合體
#會不會不蘇湖😂😂
#妳是我們英數合體的巔峰代表作之一
#將來一定是仁醫
#俐媽的健康就拜託妳啦😃
#俐媽教出好多醫科學子應該多交流
#想交流的記得聯絡俐媽唷
台大醫學系繁星二階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未來 非他辭職可補救
鄭紹成/大學教師(台北市)
今年學測數學滿級分人數創新高,恐導致超篩。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學測放榜,前晚先用Line告知在補習班的女兒,數學滿級分偏多、大考中心主任辭職負責消息,女兒只回了一句:「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
對於一個不滿意去年入學成績決心重考,又再一次遇到數學沒有辨識度的嚴重出題錯誤,女兒只有一句話的回覆可見其感慨。
科舉時代掄才,主考官員主試出錯,削職為民、發配邊疆、廷杖砍頭多有;現在考題由大考中心把關,考題經過五階段審測,居然還會出現如此嚴重疏漏,難以想像。去年數學科目滿級分已經破紀錄,今年又成長一倍,一次的錯誤已經不可容許,二次的誇張錯誤,我回給女兒一句「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
五年級生的我常用自己高三休學在家自修考上國立大學的過去,鼓勵雙胞胎女兒,只要努力一定會考上理想科系。她們回我:「那是以前啦!現在努力讀書也不一定如此,申請入學已經把指考的名額都快搶光了。」
誠然,少子化讓入學申請成為大學搶學生的首要和第一管道,此所以近年來各大學都大幅提升申請入學名額,更高額備取名額到令人咋舌地步(去年交通大學材料系正取廿二、備取一七一;長庚大學醫學系正取五十六、備取二三九)。前段班的學校合格申請者均表現優異,為免遺珠之憾故高額備取。但如果大費周章,讓學生和家長準備資料、南北奔波,大學教授又要費時費力審查資料、面試,到最後讓考生幾乎統統有獎,只是產生「進入先後」名單,是否是社會資源的變相浪費?
多元入學管道確實讓學生多了繁星、申請入學、指考等不同的升學方式,但這也造成學生入學素質不一,前此也有國立大學因為學測入學學生數學能力與念完高三之指考入學學生有差,另開加強班之情事;今年台灣大學醫學系也有第二階段筆試,不啻是否認學測的篩選功能。又如果通過學測申請到大學入學之學生,不需要有高三下的學習就能勝任,那教育部何不直接縮短高中就學時間?
身為家長也是大學老師,深切體會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優渥家庭背景,可以打造出適合入學申請的亮麗書面審查資料;當國立大學學生大都來自社經地位較高家庭(二○一六年研究資料,台大將近一半的學生是來自台北市、新北市,其中大安區又占最多數有六點八九%),現在的大學入學方式已經讓台灣未來的階級分立只會更加明顯,而不會模糊消弭。
面對少子化,大學競相爭取先有學生、落袋為安,申請入學幾乎成為主流,再加上這兩年出現之出題辨識度問題,主事者若不能先有通盤和長遠性改革和規畫,台灣動盪不安不會是因為政治因素,而是教育的星星之火開始燎原,貧富更不均、階級更對立。
「我的未來不是他辭職可以補救!」但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則是要靠主事者來創造和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