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溫馨且充滿祝福
——林良爺爺的告別追思禮拜影片)
https://youtu.be/o2eNJYav7-Q
南門教會牧師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895年臺北與臺南日軍入城的歷史,辜顯榮與巴克禮的事蹟常在對來龍去脈一知半解的情形下被拿來胡亂比較。這些歷史值得我們更深入去了解啊~
--
當事情被極度簡化後丟下一句「都一樣啦」,這往往不代表「中立客觀」,而是腦袋沒在思考的藉口、或是立場早已先決的拙劣掩飾。
今天(10/5),是巴克禮(Thomas Barclay)博士逝世紀念日。
有些事今天不講,可能會內傷。說到巴克禮的事蹟,一定會提到1895年他替臺南人去跟日軍交涉和平入城的事,然後就一定會有人把他和辜顯榮在臺北的事相提並論。
1895年巴克禮去與日軍交涉時,當時臺南的情境,是劉永福忽然落跑,不少臺南人原本還在期待的軍事力量瓦解,日軍又即將攻城對臺南進行砲擊。城內重要人士決定去與日軍交涉,告知劉永福落跑已無攻城的必要,但要讓日軍改變軍事計畫談何容易?
為了取信日軍,於是發起和談的蔡夢熊兄弟找到與英國友好的同學許廷光,前去與英國領事胡力牆交涉看能否向日軍談談,胡力牆表示自己有官方身分不便出面,請他們去找長老教會宣教師。這樣才一路牽去巴克禮那裡。
受到臺南居民請求,巴克禮也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要求請求者自己寫下要跟日軍說明的「公稟帖」(請願書),他只是代為轉交,轉達臺南居民的意願,而不是自己要去。並且一定要有臺灣人隨行。
巴克禮會這麼小心,是因為當時臺灣仇外情緒早已沸騰,基督教會與信徒早被視為通敵的發洩對象,到處有臺人教徒被打被殺。如果他直接就去跟日軍談,耳語一傳出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的故事現在應該比較多人知道了,巴克禮帶著臺南人寫下的一大疊公稟帖,當晚就由小南門出城,含宋忠堅牧師及城內重要人士在內的一行人拿著英國國旗、燈籠、唱著聖歌在茫茫黑夜中往南走向日軍營區。最後在二層行溪旁今清王宮一帶遭遇日軍前衛,深夜巴克禮被帶去河對岸的太爺庄見第二師團長乃木希典,奇蹟的改變了原本日軍三方集結後對臺南發動總攻擊的軍事計畫,隔日上午日軍和平入城。
一個被動被拜託去交涉的人,和臺北表現積極的辜顯榮,到底有什麼可以被相提並論之處?不願意花時間深入了解的人,「啊~都一樣啦」掛嘴上,一副好中立好客觀好棒棒,其實正抹煞了前人對這塊土地的貢獻和努力。
南門教會牧師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895年日軍進攻台灣,南部區域隨著八卦山戰役讓日軍損害極大,因此改變戰略,分三路從嘉義、枋寮海路及彰化陸路南下,突擊駐守台南的民主國劉永福黑旗軍,但內部軍紀惡化,劉永福早已離開台南,台南城陷入無政府狀態
為了求民眾在安危下生存,台南士紳懇請巴克禮外籍牧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向日軍將領乃木希典求和,協助處理向日軍交涉治安維護,但當時發生過排外的麻豆事件引起民眾不安,黑旗軍駐防在台南期間,由於日軍南下犀利攻勢,引起黑旗軍的軍心動搖,為防奸細滲透開始針對外國人和基督徒進行搜捕,卻發生流血衝突
在劉永福等人暗渡離開台灣後,民眾的安危暴露在險境中,10月20日,巴克禮牧師引導日軍台南城小南門,台南就漸入日軍的控制之中
圖為日軍的征台之戰期間,所記錄的「南進軍行進計畫表」,可以發現當時日本明治維新後,漢學普遍在日本社會中相當濃厚
感謝Prince Wang 提供
前幾天民視台灣演義節目來店裡錄影,談巴克禮博士在臺南的點點滴滴。隨著愈來愈多史料得以公開取得,許多事件的細節也愈來愈清晰。之前常有人來質疑,1895年日本征臺戰役,巴克禮交涉讓日軍入臺南城,和臺北辜顯榮有什麼不同?
透過日軍與教會方面的史料交叉比對,可以把一些較精準的時序還原回來。日軍增援部隊於10月10日、11日分別於布袋、枋寮上岸,與原本的近衛師團三路朝臺南推進。之後計畫於10月23日三隻部隊到達預定位置後,對臺南城發動總攻擊(如圖)
10月19日,距離日軍發動攻擊僅剩幾天,消息也由英國領事館傳到臺南部分人士耳中。傍晚6點,劉永福帶著隨從與愛犬前往安平潛逃。
10月20日,臺灣民主國人去樓空的消息開始傳開,原本寄望劉永福會和日軍來個最終大決戰的臺南居民,終於得自己面對自己的命運。無政府狀態的臺南城,失去軍事力量的保護,距離日軍攻城只剩幾十個小時,幾乎也沒什麼選項了,只能去向日軍告知劉永福已離開,戰爭狀態已結束了,交涉和平入城。
為了讓日軍相信所言為真,必須找具有公信力的人士代表前往交涉,於是發起的仕紳先找上了英國領事胡力檣,領事因具備官方身分不便出面,因此又轉往找英國宣教師巴克禮。
由於當時臺人仇外情緒已瀕臨極限,一週前麻豆剛發生教會信徒及友人遭虐殺事件,為了避免幫忙交涉被誣指為「通敵」「臺奸」 ,巴克禮要求居民把自己想請願的事項寫在紙上簽名蓋章,他只是代為轉交,並且要有臺灣人一起隨行。由目前已知的隨行者姓名來看,其中不乏城內極具輩份的人士,顯然也是為了讓日軍相信劉永福真的走了。之後拿著一大疊「公稟帖」的巴克禮、宋忠堅牧師以及隨行者,就在傍晚七點由小南門出城,拿著英國旗、唱著聖歌在茫茫黑夜中走向日軍營區... (待續)
看到這裡,再想想前面講的那些莫需有的質疑,歷史教育是不是很重要?
臺南和平紀念‧重演消逝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