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自經區洗產地 全球都在洗
王亮/關務署前署長(台北市)
韓國瑜臉書直播說明自經區,表示高雄所以需要自經區,是因為高雄財政太困難了,他要想辦法衝經濟,成立自經區可讓高雄脫胎換骨。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
最近各界在爭論應否設置「自經區」,有人説它會「洗產地」,即會把產地「MIC」洗成「MIT」。在全球化下,全球原料大部分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就以「蘋果」供應鏈為例,它約有七百多個鏈環,其下還有「子」鏈環、「孫」鏈環,原物料也都來自世界各地,最終產品的原產地是哪一國,悉依WTO原產地規則的規定。我國早已依此規則訂定了「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現在有人將「原産地變更」講成是「洗產地」,似乎有醜化此模式的產業互補合作,以及商業模式的靈活運用之嫌。
那些人所謂「洗產地」,其實就是原料加工後已「實質轉型」,也就是加工後,已脫胎換骨成另一種產品,至於是否已達「實質轉型」標準,由進口國審核決定。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特定原產地規則」,還針對每一項貨品訂定更為嚴格的標準,以防隨意轉口搭便車。
根據我國「進口原產地認定標準」規定,要達到「實質轉型」程度,原料加工後,税則前六碼須已變更,或其附加價值達卅五%以上。FTA的「特定原產地標準」更為嚴格,例雙方可能約定,某項原料加工後,其税則前四碼須已變更(即須變化更大)或(及)附加價值達五十%以上(加值須更多),標準採「或」是單標準,採「及」是雙標準,達標更難 。
台灣市售每件萬元以上的防水夾克,有些品牌是以台產布料送到中國大陸加工成防水布料,再在原地加工成防水夾克,運回台灣時,因已「實質轉型」,其原產地依我國規定標「MIC」。日本的原料也可送到台灣自貿區加工,如可達到兩岸ECFA特定原產地標準,也可標「MIT」,出口到中國大陸享零關稅的優惠。兩岸沿海自貿區也交流加工、優勢互補,台灣自貿區的半成品送福建自貿區加工,如可達該項貨品的東協FTA特定原產地標準,也可標「MIC」出口到東協十國享零關稅優惠。
綜上所述,原產地規則是國際規範,各國皆無異議,也未阻撓其運作。我國在此方面早已與國際接軌,假如自經區做的叫「洗產地」,那世界上每個國家,包括我國在內,每天都在「洗」。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