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台灣設計界的明日之星?
#2020金點新秀設計獎 #名單揭曉
今年共有來自 64 校 138 系、共 5856 件作品報名參賽
經專業評審線上初審後,共有 412 件作品進入決審
最後頒發
8件「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
40件「金點新秀設計獎」👨🎓👩🎓
3件「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
49件「金點新秀設計獎贊助特別獎」💰
2020「#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8件得獎作品名單如下:
🔹產品設計類: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王諭薇、吳宣褘之作品「服務生的救星 翻轉餐推車」。利用物理原理,為外場服務生設計省去力又不傷身的餐推車,減輕負擔與職業傷害。
🔹空間設計類: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林伽恩之作品「藝糧田 — 兒幼種子計畫」,從兒童美術館出發,提出一個城市兒童美學教育系統計畫,讓兒童用玩的方式探索世界。
🔹工藝設計類: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蔡介旻之作品「無覺劇本」。以多樣技法編織堆疊出多樣形態,展現織品形式的更多可能。
🔹包裝設計類: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張珈瑄、簡珮丞、吳家儀、陳偉能、郭鑫泓、張晉嘉之作品「造島世代」。邀請卡設計,運用島嶼透過板塊運動而成,以板塊的片狀結構讓人聯想到巧克力,具獨特、趣味與互動。
🔹時尚設計類: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蔡羽玟之作品「Healing the floral scars」。以編織技法呈現鱗傷終將癒合含苞的意象,一如擺晃人生中結痂的新生頓點。
🔹視覺傳達設計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楊順志之作品「水造佛經-普門品」。佛教隨著時代推移而有不同虔誠儀式傳承著,本作品探討在科技發展快速方便的當代,新的可能發展。
🔹數位多媒體設計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張家寧、沈莉臻、黃芊華之作品「浮標」。浮標是一種簡易的標的物,隨著浮動,它所框出的不確定範圍,以此揭示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
🔹社會設計類: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嚴子崴、翁雅筠、李宥融、陳凱育、李栢勳之作品「田中未來學」。以田中鎮國小小朋友為核心,設計一套循環式地方美感教育系統。
2020「#金點新秀循環設計特別獎」得獎作品名單如下: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林慧敏、姜依萌之作品「有絡」。100%植物纖維具雙面功能的廚房菜瓜布,一面保留外部纖維,另一面則開發出其它纖維可對應的清洗功能,以達到更有效的去污能力。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黃稚善、吳宛儒之作品「SAVIOUR模組教學泳具」。WHO在貧困地區教育孩童學習游泳,但僅用保特瓶作為泳具,而Saviour透過不同組合因應各階段教學需求,成本低廉也永續環保。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潘俊宇、鄭芸、楊鎮嘉之作品「RHITA 永續循環易裝拆行李箱設計」。透過新穎的組裝方式,簡化零件結構與區分材質,讓維修更容易進而增加使用壽命,廢棄後的零件也能更有價值的被再生利用。
此外,為提供更多舞台給台灣設計新生代
培養具國際觀的專業設計人才
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再度與教育部合作
「#藝術與設計海外菁英培育計畫」
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將可獲得甄選資格
獲選者可至海外留學一年,並獲新臺幣150萬元補助
期望藉此鼓勵台灣年輕學子與世界接軌
👉詳情請見:https://www.media.yuntech.edu.tw/
📌金點設計獎官網:https://www.goldenpin.org.tw/
👍金點設計獎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oldenPinDesign/
👨🎓👩🎓新一代設計展官網:https://www.yodex.com.tw/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2AxHYk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北科大各系簡介 設計學院_互動設計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北科#互動設計系- 大學新生季板 的評價
- 關於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敢不敢介紹啦!】互動媒體設計組#2 在遊戲裡逃亡 的評價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六屆後浪賞 #原創實驗藝術獎
#城室計畫
設計團隊 | 胡東凱 (Kai Hu)
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 後製造
每年挑選後浪賞作品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兩組作品讓我毫不猶豫就選入後浪賞,實踐工設胡東凱設計師的「城室計畫」就是這樣的作品。
他從都市這個水泥叢林的宏觀角度切入,以空間設計的語言為概念主軸,以都市中隨處可見的物件如鐵皮屋、排煙風管、三角錐等元素作為核心,設計出一系列家具。胡東凱認為,東亞都市中廣泛存在公共空間的挪用,比如說安全島菜園、騎樓變成小吃攤,或是有人會在路邊洗衣服、挖蚵仔等,這些私領域進入公共空間的日常風景,對長久生活於其中的人來說不值一哂,但卻成為最具當地特色的風景一隅。
這樣公私混合的街景啟發他這個作品計畫的靈感,反其道而行邀請一些平常存在於大家印象中的公共物體進入私領域,比如說排煙風管變成沙發椅,三角錐變成桌子、鐵皮屋成了室內屏風...(全文與多圖詳見連結 http://designsurfing.biz/page/114/1)
*
第六屆後浪賞 #原創實驗藝術獎
#不再清白 No Longer Pure
設計團隊 | 蔡沛宸、陳皓婷 陳好聽 、 葉建昇 (Jian Jianjian) 、李冠德、李孟潔、林憶凱
嶺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畢業製作
對於視傳系的學生選擇畢業專題的方向我經常感到不解。非正式統計憑我個人感覺,大概有7成的人都選擇做印刷物,各種書啊、小冊子啊、報紙啊、繪本啊什麼的。但是同學,你知道當你出社會後你的設計產出基本上就是這些品項,就算做到生無可戀為了溫飽你還是得做下去,那為什麼不趁學校專題這個做設計最自由的時間點,去做出一個跟別人都不一樣的東西呢?
也因此當我看到嶺東科大視傳系這個由蔡沛宸設計師、陳皓婷設計師 、葉建昇設計師、李冠德設計師、李孟潔設計師、林憶凱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不再清白》時,一眼就非常喜愛!
他們利用視覺設計的藝術表現,呈現出人類得到眼睛病變後的各種視覺現象,並且在作品表現上除了印刷以外,勇敢挑戰各種有趣的複合材質與製造技術......(全文與多圖詳見連結 http://designsurfing.biz/page/114/2)
*
第六屆後浪賞 #原創實驗藝術獎
#皮膜上的事 Be only flesh and blood
創作團隊 | 黃柏強、 廖一豪
臺灣科大設計系畢業展
「皮膜上的事」這件作品擺在台科大的互動作品展區裡,反而彰顯出他們與眾不同的獨特性。老件的小抽屜立櫃中擺放著各式各樣奇異的皮膚切塊,想藉由作品去談「污名」這件事。
皮膚病徵是人類肉體外層最容易被立刻識別的「異常」,當他們被凸顯與界定後,也代表著我們對某些事物的「既定印象」。比如說你看到有人身上皮膚很多紅疹,或許就會猜他可能食物中毒、或是私生活不檢點。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蕁麻疹,或是心因性的過敏反應。這樣的生理反應都會對應到身體當中某些成因,人類生活的日常,不過通常都不是人們眼裡看到的那樣,當流言被廣傳,也就是污名化的開始。
對這件作品非常感同深受,其實也是因為自己的生命經驗。在我30歲那年生了一場怪病,全身只要有皮膚的地方除了臉之外,都長滿了紅疹與奇癢難耐的小水泡......(全文與多圖詳見連結 http://designsurfing.biz/page/114/3)
*
#分享文章贈送活動
今天開始一連七天,每天都會分享一篇後浪賞得獎作品文章連結,活動方法如下:
1.本文按讚
2.分享並設定公開
3.在本文底下或轉發連結時加上一些你的感想
我會從每一篇幫我分享文章的粉絲當中選一位出來。獎品有《致——迷路的設計人》講座門票2組,《書上設計展2019》5本,最後我會從七位幸運的粉絲當中依序抽出得獎者,請大家踴躍幫我分享啦!感謝!
《#書上設計展2019》
誠品(79折):https://pse.is/eslite2019
金石堂(83折):https://pse.is/kingstone2019
博客來(95折):https://pse.is/Books2019
封面:劉克韋
內頁:海流設計 Flowing Design
#design #art #work #graduation #finalproject
#後浪賞 #畢業專題 #畢業製作 #設計人生
#新一代設計展 #Aplus創意季 #放視大賞 #青春設計節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六屆後浪賞
最近這幾年看到越來越多有趣的平面設計與動態設計的跨界作品,加上有蠻多同學開始以策展的形式來做作品,原有的獎項分類已無法滿足,因此今年開始我增設一個「#五感傳達科技獎」,主要是針對一些不管是以高科技或低科技,數位或是印刷,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見的感官體驗的作品,我就會把他收到這個項目裡。
*
作品名稱 | 時間博物館 Time Museum
設計團隊 | 黃宇脩、黃嘉宏 JiaHong Huang 、林芝妤
崑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畢業製作
時間博物館的印刷物包裝上印刷著一行字:座標上的位置、故事開始的地方。不知為何非常吸引我。試著把那幾個神秘未解的座標數字輸入瀏覽器,原來是台南市左鎮區。設計團隊黃宇脩設計師、黃嘉宏設計師 、林芝妤設計師將團隊成員老家的一幢老房子當作一個採集標的,將藏匿於其中的歷史與文物以一種考古的方式挖掘紀錄,再加以歸納整理。
《時間博物館》作品分為平面印刷物與立體裝置,他們以電影《星際效應》當中對於時間的概念投射為軸線,將許多事件的發生點連結呈線,最後集合成量體,就成了「時間博物館」的方塊立體。這也是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模組,作者在現場也宛如博物館導覽員。
#平面的部分堪稱今年我看到的視覺設計表現之最!他很好地將「museum」英文字加以扭曲轉化,組合成一些難解的外星文字,堆疊成一個被壓縮的方塊,同時使用許多帶有星際電影感的襯線/非襯線字體,那些漂移的數字與線條組合成一個彷彿蟲洞般的黑色空間,像是穿梭時間旅行一般......(全文與多圖詳見連結 http://designsurfing.biz/page/112/1 )
*
作品名稱 | Mobistress
設計團隊 | 陳映璇
旋轉跳躍 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105級畢業展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在意「觀展體驗」,除了像是 VR 這種戴上裝置進入虛擬世界、或是AR 一般將數位結合實際情景在裝置上操作,也有蠻多同學會在有限的展場空間裡,設計出一個能讓觀者直接走進去感受「#沈浸式體驗」的作品,北科大的陳映璇設計師的作品「Mobistress」便屬於這種類型。
「Mobistress」是一個針對現代文明病「#科技焦慮」所做的情境沈浸式體驗作品,過程中為保有最完整的體驗,體驗者必須取得預約號碼牌輪流進入設計師設計的空間。一開始先沒收體驗者手機放入夾鏈袋中保存,並丟入一個抽屜保存,接著設計師會化身檢測師,拿著一張從國外蒐集而來的報章雜誌資料,說明過度依賴智慧型手機的確會造成人類開始離不開手機,同時也會給體驗者填寫一個由「歐洲行動裝置心理學家聯合協會 EFMPA」 (European Federation of Mobile-Psychologists’ Associations 所設計的檢測量表,自我評估如果現在將手機抽離自己的生活的話,在情緒上會有什麼變化。但這個乍看頗正經的國際組織「EFMPA」卻藏有驚人的秘密在其中,讓人有種被設計了的感覺......(全文與多圖詳見連結 http://designsurfing.biz/page/112/2 )
*
#分享文章贈送活動
今天開始一連七天,每天都會分享一篇後浪賞得獎作品文章連結,活動方法如下:
1.本文按讚
2.分享並設定公開
3.在本文底下或轉發連結時加上一些你的感想
我會從每一篇幫我分享文章的粉絲當中選一位出來。獎品有《致——迷路的設計人》講座門票2組,《書上設計展2019》5本,最後我會從七位幸運的粉絲當中依序抽出得獎者,請大家踴躍幫我分享啦!感謝!
《#書上設計展2019》
誠品(79折):https://pse.is/eslite2019
金石堂(83折):https://pse.is/kingstone2019
博客來(95折):https://pse.is/Books2019
封面:劉克韋
內頁:海流設計 Flowing Design
#design #art #work #graduation #finalproject
#後浪賞 #畢業專題 #畢業製作 #設計人生
#新一代設計展 #Aplus創意季 #放視大賞 #青春設計節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吉村亞希子寫的 寶寶的健康守衛隊!:腸胃小精靈+我的健康守衛隊 和蘇懿禎,郭乃文, ... ... <看更多>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吉村亞希子寫的 寶寶的健康守衛隊!:腸胃小精靈+我的健康守衛隊 和蘇懿禎,郭乃文, ... ... <看更多>
互動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組 在 北科大各系簡介 設計學院_互動設計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媒體 設計組 :以互動媒體應用與互動遊戲 設計 為主,並能創造互動式體驗的情境與場域。 視覺傳達設計組 ... 北科大各系簡介┃ 設計 學院_ 互動設計系. 747 view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