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愈辯愈明
首先,謝謝黃敏惠市長的回應,那張證書正說明我想點出高教的問題,不論有無撰寫學位論文,無論攻讀的是在職專班,抑或是大學畢業後報考、申請進入研究所,在畢業證書上都看不出差異。
而這點,可能也是不少人政治人物從事公職之餘,明知無暇讀書、寫論文,選擇在職專班來取得學位的重要途徑。
昨天有人在我的貼文底下留言附上一則新聞連結,2002年《中央社》的報導:「位於嘉義的嘉義大學為了增加知名度,也能吸收來自北部地區的菁英,決定以低價每學分新台幣五千元、師資內容及無需寫論文即可畢業做為三大號召點,希望因此打響EMBA班的名聲。」
以低價搶攻市場,嘉惠學子,這點無妨,但管理學院院長周逸衡的一段話,倒是發人省思,「所有EMBA班畢業前都要撰寫論文,周逸衡表示,其實論文大都以型式上居多,嘉大只要同學交出有關『台灣企業研討』的報告即可抵論文,讓許多忙碌的上班族節省時間」。
節省時間,不須寫論文,可以和大家拿到一樣的碩士學位畢業證書,果然夠吸睛!
根據今天的新聞報導,嘉義大學發出聲明表示,「EMBA碩士在職專班得不修習論文,唯須另修習「台灣企業問題研討」,並繳交專題報告替代」。另外,黃敏惠是在「2004年12月參加企業問題研討公開發表,於2005年1月通過學位口試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
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是甚麼?
正如校方所稱,EMBA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皆為在實務界工作的在職人員,有進修的需求再自然不過!
然而,1996年參選第三屆國代的黃敏惠,經歷是「中山女高教師」、「省議員特助」,1998年參選第四屆立委,經歷多了「國代」和民間團體的董事。2001參選第五屆立委,經歷除多了「立委」,以及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而該委員會監督的主要部會,正是教育部。
簡言之,黃敏惠就讀嘉義大學管理所碩士學分班和在職專班時,她的身分是「立委」,在政治實務界工作。
而黃敏惠呈交所方的「台灣企業研討」的報告,題目叫做「城市品牌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有無取巧?台師大國文系畢業的黃敏惠市長心知肚明!
《學位授予法》(民國93年修訂版本)第六條規定,「大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完成碩士學位應修課程,提出論文,經碩士學位考試委員會考試通過者,授予碩士學位」,「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其論文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管理研究所用技術報告取代碩士論文,除適法性有疑慮外,請問黃敏惠,妳說技術報告具有解決實務問題的價值,請問妳的技術報告有甚麼「技術成分」可言?跟「台灣企業研討」有何相關?解決了甚麼實務問題?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訪評意見」點出:「大部分學生皆非畢業於管理相關學系,而目前卻從事管理實務工作之需求;而採行以『專業技術報告』替代碩士論文的彈性作法。以上皆是該專班為反映此教育目標所採行之『學生需求為主要考量』的權變措施。這些措施,對招生業務卻能發揮一定程度的效果」。
高等教育敞開門歡迎各界來修讀,推展產學合作,改善學用落差,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大學不該把自己當作職業訓練所,甚至是學歷文憑發送所,僅著眼於「學生需求」,這類削足適履、甚或降低畢業標準來迎合學生的心態作為並不足取。
其次,該專班的學位證書上名稱是「管理學院在職碩士專班」,改為管理研究所碩士,應該是後來的演變。亦即,不論入學途徑為何,要不要寫論文,最後學位證書上就是合流統一,看不出差異。黃敏惠最初就讀的是碩專班,證書拿到的與一般生無異,學歷確實是「進擊、增值」。
「訪評意見」也指出:「依照大學法第六條規定,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研究所碩士班 學生,其論文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該專班之屬性是否可歸化為「應用科技類研究所」,尚須釐清其中適法性問題」,顯見,該所以技術報告取代碩論,不無爭議。另,所長稱其他各校也要提交碩論,該所到底具備甚麼「特殊性」?可以如此「特立獨行」?
訪評意見直指「該班以技術報告取代碩士論文(少數學生亦會選擇撰寫碩士論文),雖符合該班教育目標及滿足學生在職進修之需求,然而在落實上仍有落差,且其對指導教授在專業領域的學術研究方面,似乎較無助益。例如,從歷屆所編輯的數冊「台灣當代企業問題研究之技術報告」專輯來看,學生完成的作品似乎是不 夠嚴謹且不夠完整,但又具論文性質之報告」。
不需要寫學位論文也罷,光是技術報告,就被專家學者質疑學生的作品不夠嚴謹且不夠完整。輕易授予文憑,難道不是一種浮濫,把高教學位當作商品化任意授予,無須嚴謹把關?
曾為三屆立法委員、三任嘉義市長、國民黨副主席,且是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對於高教亂象沒有積極作為,甚至聰慧地運用此一巧門取得學位。李眉蓁抄襲論文拿到學位,而黃市長不須寫碩論同樣可拿到碩士文憑,不是更省力?
最後仍是想請教黃敏惠市長,您的那份名為「城市品牌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的技術報告,與『台灣企業研討』的關聯性為何?或是解決了甚麼實務問題?請公諸於世,讓國人一睹,以昭公信。
後記
黃敏惠稱2001年嘉義大學是教育部當時唯一核准「碩士論文」與「技術報告」雙軌並行的碩士在職專班學校,那是因為嘉義大學為嘉義師範學院與原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合併,存有不少技職色彩的系所,包括應用科技類,但管理所並非藝術或應用科技性質,卻一體適用,本來就有適法性疑慮。教育部應非單獨核定管理所報准可以這麼做。這就是巧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央emba課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元智大學 EMBA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心得] 中央大學企管在職專班-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國立中央大學EMBA - Posts 的評價
- 關於中央emba課程 在 107級中央EMBA招生說明會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中央emba課程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李眉蓁論文爆出抄襲爭議,我們應該要注意其中牽涉的學術倫理問題,畢竟學術研究者遵守學術倫理是最基本的道理,而論文的真偽不應淪為選舉口水戰,畢竟 #回歸對政策實質內容的討論與意見交換,才是選舉真正的意義。中山大學也在今天表示,這個案子將進入學術倫理審查機制,送交校外審查後若抄襲屬實,將撤銷李眉蓁的畢業資格和學位。我也在此呼籲,中山大學應該依法處理,並且能有公正、詳細的調查。
此外,去年總統大選至今,蔡英文總統那扇打不開的 #論文門,始終沒有讓人民知道事情真的全貌與真相。隨著選舉結束繼續關上門。
而陳其邁面對記者提問,卻僅回答「不清楚李眉蓁的論文」,表示不清楚她論文的來龍去脈,並未猛攻李眉蓁。
而在陳其邁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曾經和疾管署、健保署、資安處、台大公衛學院等12名專家學者,共同用大數據作為方法論,研究「鑽石公主號防疫論文」,探討台灣如何運用大數據防範新冠肺炎,並整理成一篇完整的論文,最後發表於知名的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卻掛名第一作者,排名前三的作者都是中央官員,引發了違反學術倫理爭議,也有媒體稱為,這是「另類的學術詐欺」。
陳其邁掛名第一作者,完全就是一種 #權力的傲慢!他以行政院副院長的身份掛名第一作者,不只凸顯出整個學術界長久以來由政治人物掛名論文,就能坐享不對稱的學術地位的歪風,也和民進黨自我標榜的進步、改革形象完全背道而馳。
難道,#坐享其成、#秘密交易,就是民進黨的進步改革、台灣價值?我呼籲陳其邁應該向外界說明清楚自己在這份論文上盡了多少心力,才能掛上第一作者的頭銜,並向大家說明一下甚麼才是民進黨的 #進步改革、#台灣價值?
在台灣,碩士、博士生畢業通常要寫符合標準的學術論文才能畢業,碩士在職專班、EMBA或是EBPA,如果是在職進修,並不是要走學術路線,論文可能不是絕對必要,不過學術路線的碩博士和升等當然就另當別論。放眼全世界的學術殿堂,從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開始,設計了許多的開放、線上課程,知識的汲取不僅變得更加便捷,而且亦趨扁平、普及化,這就是知識的普及應用,比文憑更重要的實踐。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學界或政界都不應該充斥論文或研究成果掛名的陋習,知識的生產不該是 #權貴的特權,知識的普遍性生產才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意義。
中央emba課程 在 元智大學 EMBA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敬請踴躍轉發
#邁向高階班🔥🔥🔥
#一同研討瞬息萬遷的市場
您,絕對夠資格成為高階經理人!
🎯「創新思想每一秒鐘湧現的分子,都將昇華為跨往永續經營的捷徑」
🎯「市場制度是由人定義出來,又由人來執行,故不一定完全規律性」
🎯「唯有先行確實的分析,再做具體的創新,你的市場才會因為你,開始不同!」
/
元智EMBA與工研院產業學院
◎ 今年7/21(日)將於台北工研院開設第三屆「策略操盤手-資深產業分析師認證暨學分班」,
本課程從7/21~9/29 每周六(含2天周日),共計10週的高階班,
課程結束後,將考取
☑️APIAA「資深產業分析師專業證照」及
☑️獲列元智EMBA「全球產業分析」三學分
(確認可抵免元智、中原、中央3學分),
/
◎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EMBA官方網站
http://www.cm.yzu.edu.tw/emba/2283
歡迎各位先知與主管、同事、朋友,
一起加入我們!
👱♀️課程/報名聯繫窗口:張秘書
☎️連絡電話:02-77060070#205
📩聯絡信箱:Carol1996@saturn.yzu.edu.tw
/
「市場的變遷,每一秒都難以捉摸,
一起加入我們,共創更卓越的佳績!」🎯
「遠東集團過去多位學員結業後於公司內部,凡升遷、創新都有具體不錯的表現!」
/
◎ 本課程業師包含:
工研院-
羅達賢 特聘專家、 產業國際策略發展所 蘇孟宗所長、
王本耀 訓練長
遠東巨城- 李靜芳 董事長
IBM- 陳輝遠 副總、IBM 陳孝昌 首席分析師
APIAA- 王建全 理事長
商研院- 王建彬 副院長
國發會- 鄭貞茂 副主委
台經院- 高仁山 主任
清大科管院- 史清泰 講座教授
交大科管所- 袁建中 所長
元智大學- EMBA謝志宏 執行長,共計10位
企業、商研界高階主管親臨授課,與學員們共同探討產業轉型、產業創新、分析產業與市場趨勢等議題。
#元智EMBA #高階資深經理人認證班 #別再浪費寶貴時間 #速戰速決把握良機吧!🔥
中央emba課程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央emba課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央emba課程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央emba課程 在 國立中央大學EMBA -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109級高階主管企管碩士(EMBA)班招生簡章已於今日(09月12日)公佈,歡迎考生免費索取下載電子簡章。 今年的招生 ... ... <看更多>
中央emba課程 在 [心得] 中央大學企管在職專班-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鑑於先前在報考研究所時,網路上對於中大企碩專班的心得較少,藉由本篇個人修業心
得向大家分享,提供有興趣者參考。個人是103屆入取、105年(今年應屆)畢業,以下資訊
僅供參考,需依學校規定為準。
一、入學考試分為書審、筆試與口試。
筆試考古題網路上有,就不多提。主要是集體口試的部分,非常刺激。
一次大約是6個考生、有6位口委,一個人僅有非常少時間回答問題、且回答順序依口委隨
機指定,當時我的口試題目如下(後來有問同學,各批次的題目都不同,而且差異很大):
7-11提供座位讓顧客用餐,妳知道他是用什麼方法?因為門市也無因此而擴大。
最近看了什麼管理書籍?給你什麼樣的啟示或心得?
為什麼選擇報考中央企管?有報考其他校系嗎?
工作上遇到困難與挑戰是什麼?你如何克服?
人民幣開放對台灣的影響?
簡短說明你的工作職務與KPI(要有明確數字)
二、入取後的修業狀況。
基本上都是平日18:30上課,有些老師可以接受18:45開始上課,會依據第一堂課全班
討論結果。我們班蠻多台北上班的,考量開車塞車時間,都會盡量跟老師喬18:45分。有
少數老師會安排周末上課,其實我們班普遍很喜歡周末上課,主要是下班趕上課壓力比較
大。而兩年下來,幾乎所有的老師都非常在意出席狀況,所以如果經常需要加班無法準時
上課的,個人不建議報考。若計畫兩年內要畢業,課程的安排其實非常緊湊。個人因為大
學是本科系,故基礎學分皆已抵免,若非本科系需於考取後七月開始暑修課程。
兩年課程如下參考:
資訊管理:老師很有料,可以學到很多資訊相關的知識,考試考古題很重要。
人力資源:老師很有料,透過老師與同學課堂討論與實務分享,可以學到很多。
財務管理:老師很嚴格,會當人,需要課後複習與不斷的習題計算練習,沒在開玩笑。
行銷管理:老師很嚴格,會當人,需要批判性思考與也需要背很多理論,沒在開玩笑。
生產管理:老師不予自評,每個人感受不同,考試考古題很重要。
管理會計:老師不會當人,除非你一直補考都不通過,需要一直計算習題。
組織管理:老師很兇但是有料,會開書單,一個月看要一本書並報告,不能帶稿與看螢幕
。
公司理財:讀優秀原文期刊並報告,老師人很好,有問題都可以請教。
數量方法:統計老師太厲害是神的境界,所以助教幫忙複習很重要,考試主要是軟體操作
。
組織變革:原文理論,透過影片與課堂講授,可以學到很多資訊,不考試。
策略管理:原文理論,每堂課同學導讀,老師補充,期末需繳書面報告。
創新管理:每堂課同學導讀,老師補充,期末需繳書面報告。
三、論文指導教授
雖然論文寫作在二年級才開始,但是很多同學在一上就找好指導教授。蠻多教授都會
讓學生扎實學習、準時畢業,但也有教授是採放任制,學生是否準時畢業需看個人造化。
截至今天,本班已1/3以上通過論文口試,所以只要肯用心努力,兩年準時畢業不難。
四、總結
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不是來交朋友的,它是玩真的,沒在開玩笑。然
而扎實的訓練雖然修課期間有滿滿的壓力,但走過的確也是滿滿的收穫。建議有心學習的
同學可以一起加入中大企研大家庭,若是只想輕鬆拿學歷的,這裡真的不適合,因為一點
也不輕鬆,而且期間超崩潰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29.10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65937591.A.364.html
... <看更多>